《桂林山水》教學設計,教案

《桂林山水》教學設計,教案

《桂林山水》教學設計,教案

《桂林山水》教學設計之八
煙煙漣漪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理解重點句子.
   2.通過看圖和理解課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受到熱愛祖國壯麗河山的思想教育,陶冶愛美的情趣。
   3.學習作者細致觀察和具體形象地描寫景物的方法、培養(yǎng)觀察力和理解、表達能力。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歸納中心思想
  二、教學重點、難點
   1 重點: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想象其美景.
   2.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三、課時安排 兩課時。
  四、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圖文對照,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練習給課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一.整體感知
  觀察圖畫,說一說進入圖文描繪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中,你的感受?課文是怎樣評價桂林山水的?你最喜歡哪一部分內容?為什么?
  二.檢查預習、質疑問難
  1.指讀課文、正音、解詞
  波瀾壯闊:指大海波浪翻滾,景象壯觀。
  翡翠:綠色的硬玉,半透明,有光澤。
  拔地而起:從地面上突起。
  屏障:像屏風那樣遮擋著的東西。
  危峰兀立:危,高;兀立,直立。高高的山峰聳立著。
  怪石嶙峋:奇形怪狀的石頭重重疊疊的樣子。
 ?。?)通過預習,說一說你最喜歡課文的哪一部分內容?為什么?
 ?。?)小組交流預習后的初步感受。
 ?。?)學生質疑問難。
  2.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導入語:(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結晶,它以其高大堅固、氣魄雄偉成為世界上的一個偉大奇跡,成為外國人到中國不能不去的旅游區(qū)。在我們祖國的南方也有一個外國旅游者不能不去的地方,它就是以山水清秀聞名的桂林。這節(jié)課我們就學習《桂林山水》。(板書課題)
  (2)出示彩圖,同時播放課文朗讀錄音進行范讀,對圖文進行整體感知,引導學生進入圖文描繪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而后讓學生感受。
  3.出示圖、結合課后題進行提問。
 ?。?)先整體觀察,再部分觀察。分部觀察時先看水,后看山,最后把山、水和游人結合起來進行觀察。
 ?。?)在分別看水和山時注意它的特點,邊看邊想象,用欣賞的方法看。
  (3)說說觀察內容時要說出從哪兒看出來的?(桂林山水清秀玲瓏,優(yōu)美動人。漓江的水平靜、清澈;桂林的山奇峰羅列,形態(tài)萬千,有象山、老人山、駱駝山等,山圍繞著水,水倒映著山,山水交融在一起;江面上幾只小船青山、綠水、紅花、小舟匯成一幅錦繡山河的美景。)
 ?。?)學生試說圖意。
 ?、僬垖W生說說漓江的水。
  (深綠色的漓江水,從眼前伸向遠方,平靜、清澈。近處漁人的竹筏和小船,兩只貨船平穩(wěn)地行駛。對岸幾條木船靜靜地停靠著。遠處有一只大船牽引著小木船正緩緩地開來。每座山在水中的倒影都平直清晰,山形、山色、山林都一一再現(xiàn)于水中。)
  ②請學生說說桂林的山。
 ?。ń幍娜剑筮叺南耨橊劊疫呄翊笙?,中間的像老人;遠處的山拔地而起,奇峰羅列,形態(tài)萬千。這些山大小高低不一,顏色各異,色彩明麗,有的危峰兀立,有的怪石嶙峋,有的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
 ?、壅垖W生說說山水交融的情景。
  4.圖文對照,理解課文,討論分段。
  (1)指名朗讀課文。
 ?。?)分小組討論,課文中哪些內容與課文中的插圖配合、分別介紹了桂林山水的什么特點?你讀懂了什么?
  (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段,介紹了漓江的水靜、清、綠和桂林山的奇、秀、險的特點。)
 ?。?)另外幾節(jié)主要寫什么?
  (課文的第1自然段講作者蕩舟漓江觀賞桂林山水的原因。課文的第4自然段講桂林的山水美,猶如一幅完整而美麗的畫卷。)
 ?。?)討論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講作者觀賞桂林山水的原因。
  第二段(第2自然段)講桂林的水。
  第三段(第3自然段)講桂林的山。
  第四段(第4自然段)講桂林的山水美。
  (5)按分好的段落指名朗讀課文。
  5.布置作業(yè)。
 ?。?)抄寫生字新詞。
 ?。?)練習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的
    聯(lián)系課文內容,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語。理解漓江水的特點和桂林山的特點。
    學習“總―分―總”的敘述方法,分點把特點突出來;培養(yǎng)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學習新課
  1.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說說你最喜歡本文中的哪一部分內容?為什么?
  2.學習課文第一段。
 ?。?)課文是怎樣評價桂林山水的?作者又為什么要蕩舟漓江來觀賞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甲天下”“甲”是第一的意思。“甲天下”是“天下第一”這句話的意思是桂林山水的美天下第一。交待了作者蕩舟漓江的原因,表達了作者向往桂林山水的迫切心情,起到了統(tǒng)領全篇,引出下文的作用。)
 ?。?)講解“觀賞”與“欣賞”的異同。
 ?。ā坝^賞”中的“賞”,就是“欣賞”的意思,“觀”就是“看”的意思,我們常說“欣賞夜景”“欣賞交響樂”這說明“欣賞”可以是看,也可以是“只聽不看”。而“觀賞”卻非看不可。)
 ?。?)指導朗讀,要讀出贊美的感情和心情迫切的語氣。
  (4)試背這一段,指名背誦。
  3.學習第二段
 ?。?)觀察圖畫或投影、錄像中的漓江的水。輕聲讀課文問:作者用什么和漓江的水作比較?比較的目的是什么?
 ?。ù蠛5乃憠验煟莿拥?。西湖的水平如鏡,是靜的,而漓江的水動而不覺具動。通過比較更突出漓江水有奇特的美。)
  (2)朗讀第二段,了解每句話的意思。(分小組討論)
 ?。ǖ谝痪渲v漓江的水與其他地方的水不同,強調漓江的美有獨特的地方;第二句講漓江水的特點是靜、清、綠;第三句講蕩舟漓江的感覺。)
 ?。?)指名讀課文,畫出排比句,讀排比句,說說漓江的特點。
  (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漓江的水的特點是“靜”、“清”、“綠”。)
  (4)學習這個排比句的寫法。
 ?。ㄏ葘懗鎏攸c,而后通過“得”后邊的文字,把這個特點以補充說明。凡是補充說明的都用“得”字相連。注意用“的”字相連每一分句中已有逗號,因此分句之間用分號。)
 ?。?)引讀排比句,老師讀每一分句的前半句學生讀后半句。
  (6)指導朗讀
 ?、佟罢骒o啊”一句,輕輕地拉長聲音,給人以靜的感覺。
 ?、凇罢媲灏 币痪洌x輕聲,但比上旬的聲音稍高些,略帶驚奇之感,好像讓人看到了“江底的沙石”。
 ?、邸罢婢G啊”一句,聲音響亮些,飽滿些,給人以充滿生機的感覺。
  (7)學生仿讀后齊讀。
 ?。?)啟發(fā)想象漓江水“靜、清、綠”是怎樣的一種意境。
 ?、偌偃缥覀兪幹劾旖?,能聽到“嘩嘩”或者“叮咚”的流水聲嗎?能看到漓江水在流動嗎?
  ②假如我們往江底看,可以看見什么?
 ?、厶痤^,向遠處看,漓江的水多綠??!書上打了個什么比方?這個比方用什么比什么?
  4.學習第三段。
  課文二、三段的敘述方法相似,第三段可以學生自學為主。
 ?。?)分小組討論、自學第三段,結合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解決以下問題。
 ?、佥p聲自由讀課文,畫出描寫山的特點的詞句。
  ②再讀課文,想一想這一段與第二段在寫法上有什么相似之處?
  (先用名山作比,然后用一排比句寫出桂林山的特點。)
 ?、塾^察圖畫或投影、錄像中桂林的山。問:桂林的山與別處的山有什么不同?有哪些顯著的特點?
  a“奇”。課文從兩個方面描寫。一是“拔地而起,各不相連”。一般的山脈逐漸高上去,且連綿不斷,桂林的山卻是從平地崛起,互不相連。二是“奇峰羅列、形態(tài)萬千”羅列,排列?!靶螒B(tài)萬千”各有各的樣子。除了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教師還可以補充介紹,有的像背著娃娃的婦女,有像好斗的公雞,有的像下山的猛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蓮花,有的像捧書而立的書童,有的像敞胸露肚的羅漢……使學生感到桂林的山真是形態(tài)萬千,目不暇接
  b“秀”。課文打了兩個比方“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寫出秀”的表現(xiàn):郁郁蔥蔥,色彩明麗?!捌琳稀逼鹫趽踝饔玫臇|西,本課指桂林一帶的山。
  c“險”課文用“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概括了這一特點,并用“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下來”的感覺,突出了桂林山的“險”?!拔7遑Aⅰ?,即高峰聳立?!肮质揍尽敝钙嫘喂譅畹氖^重重疊疊。
  朗讀一首描寫桂林山的詩,加深學生對桂林山的特點的認識。
 ?。ü鹆株査芬凰ǎ燧喛幢M千萬峰,
  有山如象鼻,有山似飛龍。
  有山如軍艦,有山似芙蓉。
  有山如臥佛,有山似書童。
  有山如萬馬奔馳,有山似牛女相逢。
  有山如五女相逢,有山似耕作的老農(nóng)。
  有山如將軍升帳,有山似左右侍從。)
  ⑤,動手畫一畫桂林的山都是什么樣子?可自由發(fā)揮想象,比一比看誰畫的最好,找?guī)酌瑢W到黑板演示。
 ?、蕻嫵鲞@一段中的排比句,讀一讀。
 ?、咭x排比句,老師讀每一分句的前部分,學生讀后一部分。
 ?、嘀笇Ю首x
  練習朗讀,讀出桂林山的奇、秀、險,讀出對桂林山的喜愛之情。(重點指導讀好“真奇啊”“真秀啊”“真險啊”。)
  (⑨啟發(fā)想象桂林山“奇”“秀”“險”是怎樣的一種意境?
  A.桂林的山“奇”在哪里,當游客看到那些奇峰羅列、形態(tài)萬千的景象,會有怎樣的感受?他們又會發(fā)出怎樣的贊嘆?
  B.“翠綠的屏障”“新生的竹筍”是什么樣的?為什么用它來比喻桂林的山?
  C.桂林的山“險”表現(xiàn)在哪里?“好像一小心就會栽倒下來”這是人感覺到的,這里指的是山栽倒下來還是人栽倒下來?
  5.學習第四段
 ?。?)剛才同學們仿佛游了漓江的水,又觀賞了桂林的山,你們對桂林的山水一定還有總的感受?,F(xiàn)在,讓我們先看看第四段,這一段寫作者游覽后總的感受,文字雖少,內容卻很豐富,寫得很美。請大家自己閱讀欣賞、說說這一段為什么寫得好。
 ?。?)學生自學,教師點撥,認識寫得好的原因。
 ?、俟鹆值纳胶退惺裁礃勇?lián)系?
 ?。ㄋ闹車际巧?,山的影子都倒映在水中,即山水交融,水困山而增色,山因水而添秀)
 ?、谏剿蝗?,已經(jīng)很美了,不僅如此,在這山水之間還有空中的云霧迷茫,山間的綠樹、紅花、江水的竹筏小舟的點綴,使這幅畫顯得更美了。在這美麗的景色中行船,會有什么感覺?為什么?
  (因為桂林山水的景色太美了,就像一大幅美麗的畫卷,因此小船在碧綠的江面上行駛,人就仿佛置身于畫卷中游覽、觀賞。形象地表達了作者蕩舟漓江的深刻感受。
  “畫卷”繪畫長卷,一般要卷起來收藏。“連綿不斷的畫卷”即很長很長的畫卷。從桂林到陽朔,航程83公里,沿途都是青山綠水,美不勝收,說桂林山水是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十分貼切。)
 ?。?)學生個別朗讀,全體有感情地朗讀,讀出蕩舟漓江、被桂林山水所陶醉的感情。
  6.朗讀全文。
 ?。ㄈ┛偨Y擴展
  1.根據(jù)板書,要求學生簡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2.總結全文。
  這篇課文是看圖學文,畫面與課文內容基本一致。寫出了桂林山和漓江水的特點,作者贊美桂林山水的秀麗,強烈的熱愛祖國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貫穿全文,作者生動而細膩地描繪了桂林山水的特點,使我們有身臨其境之感。
  3.圍繞重點學會表達。
 ?。?)課文描寫了什么?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ㄕn文描寫了桂林山水奇特的景色,抒發(fā)了作者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2)課文是怎樣一步一步描寫桂林山水的?參照板書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ㄕn文先總后分再總結的方法來描繪桂林山水?!肮鹆稚剿滋煜隆币痪涫强偲?,然后分別介紹桂林的水和山,最后綜合桂林山水相依,互為輝映的奇異景色。)
 ?。?)結尾的詩句與課文第一、二兩段的哪些句子有聯(lián)系?在全文結構上起什么作用?
 ?。ā爸坌斜滩ㄉ希嗽诋嬛杏巍迸c課文第一段中“我們乘著木船蕩舟漓江,來觀賞桂林的山水”與課文第二段中“船槳激起的微波,擴散出一道道水紋,才讓你感覺到船在前進、岸在后移”這兩個句子緊密聯(lián)系,可以說,結尾的詩句是這兩個句子的延續(xù)與總結,使全文的結構顯得十分緊湊完整。)
 ?。?)課文為什么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ㄟ@是因為作者有敏銳的觀察力,抓住了桂林山水與眾不同的特點,用比喻、聯(lián)想、想象把桂林山水的秀麗景色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所以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
  4.綜合訓練、發(fā)展技能。
 ?。?)桂林的山水,只是祖國美麗的河山的一小部分,對此,你有什么感想?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習排比句及分號的用法。
 ?。?)以一個小導游的身份,結合課文內容,指圖具體介紹桂林的山水。
  六、布置作業(yè)
    根據(jù)課文內容填空
   1.漓江的水的特點是(  ?。?、(  ?。?、(   )。
     桂林的山的特點是(   )、(  ?。?、(   )。
   2.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這句話用了(  ?。┑男揶o方法。
    把(   )比作了(  ?。?。
  七、板書設計
>《桂林山水》教學設計,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