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體會

師德體會

師德體會

  

師   德   體   會

教育的理想是為了一切的人,

無論是城市的還是鄉(xiāng)村的,

富貴的還是貧窮的,

聰慧的還是笨拙的;

教育的理想是為了人的一切,

無論是品德的還是人格的,

生理的還是心理的,

智慧的還是情感的。

我們應該珍惜“人民教師”這光榮稱號,對每一個孩子的今天、明天負責。有人說:“一個人經(jīng)常有什么樣的行為,就會漸漸形成什么樣的習慣;有什么樣的習慣,就有什么樣的態(tài)度;有什么樣的態(tài)度,就有什么樣的性格;有什么樣的性格,就有什么樣的人生命運。從這個意義上說,老師對兒童的作用就像國王一樣偉大?!?/P>

經(jīng)過一周的師德培訓使我深深地感到人民群眾賦予我們的責任――我們是孩子人生旅途的啟蒙人。我們教育中的一點一滴將直接影響到一個孩子的未來,只有當教師不斷地進行反思,才能分析自己的教育言行,努力審視自己的教育行為;才有可能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確立新的目標,規(guī)劃新的發(fā)展,使每一個幼兒的潛能,得到充分的展示。

而反思讓我

*重新認識了幼兒。傳統(tǒng)的教育觀,把幼兒當作一個接納知識的“容器”,一個被動的接受者。隨著教育觀的不斷轉(zhuǎn)變,幼兒的一個自主的、有能力的學習者的觀點,被我們逐漸認可,而現(xiàn)在我知道了幼兒不僅僅是一個有能力的學習者,更是一個有能力的思考者、思想者!他們有自己分析事物的邏輯,有獨特的解決問題的方式,更有我們無可比擬的大膽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重新認識幼兒:從“容器”到有能力的學習者,在到有能力的思考者,在這一過程中我獲得了更多、更好的教育靈感和教育智慧。

*重新反思了幼兒園的課程。幼兒園的課程,應追求怎樣的價值取向――“結(jié)果取向”,還是“過程取向”?更適合“目標模式”或“過程模式”?通過學習、實踐、反思,我知道了追隨幼兒經(jīng)驗為主的、由師生共同構(gòu)件的、高開放、低結(jié)構(gòu)、重過程的課程,也許更適合幼兒學習,更有利于幼兒的發(fā)展。

*重新思考了教師的教育技能。教師的教育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