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語言》教學設計

《大自然的語言》教學設計

《大自然的語言》教學設計

《大自然的語言》教學設計之一
佚名

  
  教學要求:
  1.學會9個生字和11個詞語,認識6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通過讀課文知道課文中大自然的語言指的是什么,從而了解一些自然現(xiàn)象,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指導朗讀課文,從讀中知道課文中大自然的語言指的是什么;指導識字、學詞。
  難點:學生對有些自然現(xiàn)象缺乏感性認識;有些語句較難理解。
  課前準備:
  1.課文及有關大自然的課件、朗讀課文的錄音帶。
  2.到郊外等自然景區(qū)游覽:看有關大自然的電視節(jié)目等。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初讀課文
   1.淺顯簡明的導語出示課題后,相機進行生字“語”的教學。
   2.教師范讀(或放錄音讀),學生靜聽,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3.學生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認讀生字。(給足時間,照顧差生)
   4.自由讀課文,讀后在課文中找出9個生字和6個要求會認的字,反復拼讀,讀準為止。
   5.檢查生字讀音:同桌互讀互查,教師利用不帶拼音的字卡采取開火車、指名讀、互相幫等多種形式進行,重點檢查“仔、那、永、訴”的讀音。
   6.自由讀全文,要求讀正確。
   7.大聲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用序號標出節(jié)次。
  二、指導讀好一、二、三節(jié)
  1.學讀第一節(jié)。
 ?。?)教師范讀??凑n件:以春天為背景,蝌蚪在水中游動;大魚躍出水面;雪山、三葉蟲化石......等自然現(xiàn)象揭示自然奧妙的片斷。
  (2)學生自由練讀。
  (3)小組討論:通過看插圖、結合課前的郊外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是怎么知道的?
  (4)全班交流:相機處理“說話、語言、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等詞語。
 ?。?)個人自由反復練讀,同桌互讀互評;指名讀。
 ?。?)全班齊讀第一節(jié)。
  2.學讀第二節(jié)。
 ?。?)先自由讀,再指名讀。
  (2)看課件:春天的背景,小蝌蚪在水中游來游去。
 ?。?)指名讀一句,(貼小蝌蚪圖)范讀,齊讀。
 ?。?)啟發(fā)學生想像討論:小蝌蚪在說什么呢?(相機進行口語訓練)
 ?。?)師生合讀。
     師:這是大自然的語言:
     生:春天已經來到人間。
 ?。?)學生反復練讀,同桌互讀,從讀中知道這一節(jié)大自然的語言指的是人們看到水中游著的蝌蚪,就會知道春天到了。
  (7)看課件:春、夏、秋、冬各季節(jié)特征的片斷,加深擴展學生的感受,以幫助突破難點。
 ?。?)反復練讀,指名讀、評,最后齊讀第二節(jié)。
 ?。?)齊讀一、二節(jié)。
  3.學讀第三節(jié)。
 ?。?)指名讀第三節(jié)。
 ?。?)看課件:真實圖像:大魚及其魚鱗的特寫。動畫:小魚漸漸長成大魚,魚鱗上的圈圈逐漸增多。(配以簡單講解)
 ?。?)自由練讀,思考:這一節(jié)大自然的語言指的是什么?它告訴了我們什么?
 ?。?)自由練讀,同桌互讀,指名讀,評后齊讀。
 ?。?)討論:你還知道哪些類似的例子?
 ?。?)看課件:樹的年輪與年齡。
  (7)齊讀一至三節(jié)。

               第二課時
  一、指導讀好第四、五節(jié)
  1.學讀第四節(jié)。
  (1)指名讀第四節(jié)。
 ?。?)看課件:“三葉蟲”化石的特寫,簡介。出現(xiàn)詞語“化石”,讀詞語“化石”。
    看課件:海洋逐漸演變成雪山。簡介“三葉蟲”化石年代久遠,出現(xiàn)詞語“古老”,讀詞語“古老”。
    三葉蟲是生活在海里的微生物,可是現(xiàn)在是在哪里找到它的化石的?
    指名讀第一句。范讀,齊讀。
    這是在告訴人們什么?指名答,讀第二句,范讀、齊讀。
  (3)自由試讀第四節(jié)。指名讀、齊讀。
 ?。?)這個奧秘是大自然告訴我們的。--出示詞語“告訴”,讀詞。
大自然還告訴了我們這樣一些奧秘--看課件:動物化石(恐龍蛋等)、植物化石。
  2.學讀第五節(jié)
 ?。?)大自然的語言真是太奇妙了,我們怎么才能發(fā)現(xiàn)它的語言、讀懂它的語言呢?
  (2)指名讀最后一節(jié)。讀詞語“粗心大意”、“永遠”。
 ?。?)范讀第五節(jié),必讀。
 ?。?)總結:不愛學習,總也看不懂大自然的語言;粗心大意永遠也看不見大自然的語言;只有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善于觀察的人,才能發(fā)現(xiàn)大自然更多的“語言”,探索更多的奧秘。
 ?。?)齊讀全文
  二、思考小結
  1. 自由讀課文。
  2. 思考討論:詩中大自然的語言指的是什么?
  3. 口頭練習,相機完成課后練習第1題。
 ?。?) 水里游動的蝌蚪,是大自然告訴我們--
 ?。?)魚鱗上的一個個圈圈,是大自然告訴我們--
  (3)喜馬拉雅山上的“三葉蟲”化石,是大自然告訴我們--
  三、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運用已有的知識分析記憶本課生字。
  2.指導書寫。
 ?。?) 觀察字的間架結構,指名發(fā)言。
 ?。?)范寫“就、訴、永”。
    就:左右結構(不要漏寫最后一筆"點"。)
    訴:右邊是“斥”不是“斤”。
    永:獨體字。
 ?。?)學生描寫、臨寫。教師巡回輔導。完成課后練習第2題。
  四、完成課后練習第3題。
  五、擴展活動。
  1.準備三個頭飾(蝌蚪、魚、三葉蟲)邊表演邊讀詩。
  2.說一說,畫一畫,你還知道大自然能告訴我們什么?(相機完成課后第4題)
  3.召開一次《和大自然交朋友》的主題班會。
 

《大自然的語言》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