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官”多了好不好?

“學生官”多了好不好?

“學生官”多了好不好?

      

新聞

據(jù)某報報道,最近在南京市瑞金北村小學二年級(5)班發(fā)生了一件稀奇事:全班42名學生各個都當上了班干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官銜”,其中中隊長就有12名,負責收作業(yè)的小組長25名,還有專門負責關門的“門長”,負責關燈的“燈長”。

南京市瑞金北村小學二年級(5)班的班主任告訴記者,班里絕大多數(shù)的學生都非??释诎嗬铩罢茩唷保瑹o論是中隊長、班長,還是小隊長、小組長、課代表或各類委員,甚至課外討論的四人小組長等芝麻綠豆大的小“官”,都有學生愿意當。

據(jù)說,新的班干部制度實行以后,學生的積極性被大大調(diào)動起來了,可有關人士對于這種現(xiàn)象卻表示憂慮: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當官意識,到底是不是一件好事?

觀點

關鍵是要做好引導工作

多數(shù)家長對這一做法持肯定態(tài)度。既是家長又是教育者的洪流先生告訴記者,他家小孩成績不是很好,但特別要強,自從如愿當上小隊長后,盡管“官職”不大,但對自己的要求明顯嚴格了,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做作業(yè)。

但在一片認同聲中也有人提出異議。江蘇省教育學會會長周德藩認為,學校此舉很有創(chuàng)意,鍛煉學生能力非常好,但不應提倡“人人有官當”,這樣做容易使學生從小受到“官本位”思想的影響,而且學生心知肚明“官職”肯定會有大小之分,會不自覺地產(chǎn)生等級觀念,從而扭曲他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看不起平凡的工作崗位,不利于愛崗敬業(yè)意識的形成。

江蘇省教育廳孫曙平處長說:“既然‘當官’不可避免,我們就要正面地、健康地教育孩子,為什么要當官,怎么樣當官?!爆F(xiàn)代社會的“官”,需要服務社會的精神,需要淡化權力意識。瑞金北村小學二年級(5)班的做法,只要引導妥當,就能很好地培養(yǎng)孩子的“服務精神”。為了節(jié)省資源,有學生專門負責關燈,為了班級的安全,有學生專門負責關門,這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服務意識。

江蘇省教育廳基教處陸志平處長認為,培養(yǎng)學生的“領導意識”和“領導能力”也是素質(zhì)教育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每個人不一定都要當“官”,但每個人都應該有領導意識和領導能力。培養(yǎng)孩子的“領導意識”,也注重培養(yǎng)了學生的大局觀念、宏觀意識。它能使人在思考問題、處理問題時,“站得高、望得遠”。

所以說,問題不在于學生當不當“官”,而在于如何引導學生當好“官”,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或是社會,怎樣給學生灌輸這種“領導意識”和“服務精神”才是關鍵。(光明日報)

激勵孩子可有不同方式

一名社會心理學家認為,以“做官”來激勵孩子的積極性在短期內(nèi)可能會有不錯的效果,但是時間久了學生自然會產(chǎn)生倦怠心理。最重要的是,如果孩子習慣了做“官”,一旦“下崗”,心里必然會有失落感。所以,激勵孩子的積極性可以選擇其他方式。

浙江大學教育學在讀博士后顧平認為,班級可以多組織一些和學生生活經(jīng)驗密切相關的活動,同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和組織管理能力。另外,班干部選舉可以先實行輪流制,讓每個學生都有鍛煉的機會。在一輪當選后,最后再進行一次民主評選,選出最適合的幾個學生,組成班委會負責班級管理工作。這樣一來,由于每個學生都有當班委的體驗,學生們會換位思考,更好地配合班委的工作。(現(xiàn)代快報)

“官銜制”不符合教育理念

不能否認,一定的“官銜”與責任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比如說“門長”負責關門,“燈長”要負責關燈。但筆者認為,北村小學這一做法的負面作用要遠遠大于正面作用。

“官銜制”進入學校不符合現(xiàn)代教育理念。當前,我們的教育目的是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在教育過程中,“德智體”全面發(fā)展應該是現(xiàn)代教育追求的具體目標。與此同時,要讓學生在心目中樹立公平、平等的現(xiàn)代觀念。“官銜制”的做法恰恰與此完全相反。這種做法是現(xiàn)代教育的倒退,實質(zhì)上,是一種扭曲式教育,其合理性令人質(zhì)疑!

筆者希望,這種做法只是一個個案,但即便如此,也還是令人擔憂。在一個法治成為主流的文明社會里,在小學生中間實行如此“官本位”思想的教育,當事教師與有關部門怎么不深思一下呢?(中青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