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作家] 劉興詩[中國]
時間:2022-10-08 03:05:31
[童話作家] 劉興詩[中國]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世界科幻小說協會會員(亞洲及中國最早加入該協會的5個會員之一)。中國科學文藝委員會委員,四川省科普作家協會副主席。曾任中國地質作家協會副主席,四川省科普作家協會副秘書長,科學文藝委員會主任委員,四川省作家協會理事、全委會委員、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等職。被中國科普作家協會表彰為成績突出的科普作家,四川省科協系統(tǒng)先進工作者(1983年),遼寧省有關單位評選為“孩子們最喜愛的科普作家”等。列入《中國文學家辭典》、《兒童文學辭典》、《童話辭典》。1931年5月8日出生于武漢,四川德陽人,幾代前是廣東興寧遷來的客家人,更早來自福建寧化。1939年發(fā)蒙于南京五臺山小學,1950年,重慶南開中學畢業(yè)。1956年,北京大學畢業(yè)。1956年起,先后在北京大學、華中師范學院、成都地質學院(現在的成都理工大學)任教。成都理工大學學科專業(yè)建設高級顧問,教授。在廣西、新疆有關專業(yè)單位兼任史前洞穴考古學、果樹古生態(tài)學研究員。
1945年,發(fā)表第一篇作品。
1952年,開始科普創(chuàng)作。
1960年,開始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
1961年,開始科幻小說創(chuàng)作。
至2004年12月,在境內外共出版100本書(境外7本),主編30余套叢書或選集。境內外125個出版社,114個刊物,78家報紙,以及電影制片廠、電臺等其他56個單位,發(fā)表各類作品(小說,科幻小說,童話,科學童話,散文,知識小品,詩,古典詩詞,科學詩,劇本,評論,論文等)共1800余篇。列入390多個選集。國內除寧夏、西藏、澳門外,其他29?。▍^(qū))、直轄市和港臺地區(qū),均有作品發(fā)表。已排定在2005年將在中國大陸出版14本書(另11本書可能在2006年初出版),臺灣出版15本書。因此至2005年底,出版總量將達123本書。
迄今獲獎93次。其中國際獎1次(美術片《我的朋友小海豚》,獲1982年意大利第12屆國際兒童電影節(jié)最佳榮譽獎,意大利共和國總統(tǒng)銀質獎章),海峽兩岸獎1次(童話《偷夢的妖精》獲1989年海峽兩岸第一屆中華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獎),全國獎23次,省市獎37次,報刊及其他獎31次。
低幼童話《小哈桑和黃風怪》,獲1954-1979全國第二次少年兒童文藝創(chuàng)作評獎三等獎、全國第二屆兒童文學優(yōu)秀讀物獎;《阿雪的世界》獲《兒童時代》1981年童話征文優(yōu)秀作品獎;《謝謝您,施耐爾太太》獲陳伯吹兒童文學獎,優(yōu)秀作品獎;《小河里的老妖精》獲《童話報》1998年秋季童話佳作排行榜;科學童話《魔法山的秘密》獲成都市優(yōu)秀科普作品一等獎。
童話《星孩子》、小說《虎孩》分別列入1983年、1988年“全國紅領巾讀書讀報獎章活動推薦書”。科普讀物《考古之謎博覽》列入1994年“讓精神世界更美好”推薦書。
小說《蛇寶石》,科幻小說《辛伯達太空浪游記》列入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少年文庫”。以上兩書均被臺灣有關方面列為推薦書。
《美洲來的哥倫布》被評為中國科幻小說重科學流派代表作。
一些作品譯為日、朝、英、法 、荷、匈、俄、世界語。一些作品被改編為話劇、廣播劇、連環(huán)畫和縮寫故事。
一些作品被列入大學中文系兒童文學教材,小學課本,臺灣小學實驗課本(大陸作家唯一被選入臺灣小學教材者)。
曾經多次在一些大學及其他學校開設科幻小說、兒童文學講座,包括臺灣一些大學中文系研究生班、作家團體等。在一所大學為地理系、歷史系、中文系同時開設系列專題學術講座。
一些作品被選為瑞士、澳大利亞等國有關單位的學習中文教材。
2000年,以兒童文學和科幻小說作家身份應邀訪問臺灣,進行環(huán)島考察及學術報告。
科幻小說創(chuàng)作基本觀點:“幻想從現實起飛”,“科學幻想是科學研究的直接繼續(xù)”。主張科幻小說應具備科學與社會雙主題,從切實可靠的科學基礎上萌發(fā)幻想,與其他文學作品相同,注意反映顯示生活,書法人民大眾心聲。唯一不同僅是以浪漫夸張手法,折射顯示生活而已。應盡量避免閉門造車,胡思亂想,脫離現實生活和人民大眾的純娛樂性創(chuàng)作傾向。
科普創(chuàng)作基本觀點:科普是將科學知識清楚明確交付給讀者,不能故弄玄虛,使讀者越讀越糊涂,成為一種玄學。不贊成將各種無聊的傳聞冒充科學普及。堅決反對批著“科學”外衣,宣揚迷信和偽科學的現代迷信傾向。
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基本觀點:主張真善美原則,美的意境和語言,真的情感和知識,善的性靈和追求,對當代兒童成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應盡量減少玩弄噱頭的純娛樂性創(chuàng)作,堅決抵制各種有害少年兒童的不健康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