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教案《排排隊》反思
大班數學教案《排排隊》反思
1、大班數學教案《排排隊》反思
活動目標:
1、喜歡發(fā)現生活中有規(guī)律的事物,感受規(guī)的存在和美感
2、嘗試通過自己的排序活動,體驗操作的樂趣。
3、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活動準備:
項鏈一串、有規(guī)律的事物、幼兒在排序方面的生活經驗以及開放性的材料。
活動過程:
一、感受規(guī)律的存在,發(fā)現生活中的規(guī)律。教師出時傳好的項鏈,進行提問:
1、漂亮嗎?為什么?
2、在項鏈上你還發(fā)現了什么?
3、它是按照什么規(guī)律串起來的?
4、如果你來串,你會怎樣做?
二、引導幼兒聯(lián)想生活中有規(guī)律的事物,使幼兒感受到規(guī)律在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
1、去了我們的項鏈是有規(guī)律的外,在我們的生活中你還發(fā)現哪些東西是有規(guī)律的?
2、他們是按照什么規(guī)律排起來的呢?
三、幼兒嘗試利用多種材料排序,體驗創(chuàng)造與表現的樂趣
1、我們知道了生活中有這么多東西,都是按照一定規(guī)律進行排隊的,那我們今天也來玩一個排排隊的游戲好嗎?
2、一會兒大家可以在教室中任意選擇你喜歡的材料,為他們排排隊,可以你自己也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合作完成這件事情。但是在做之前大家要思考兩個問題:
(1)你為什么要這樣排隊?
(2)你是按照什么規(guī)律進行排隊的?
3、提示幼兒:如果你的排隊方法很多,怕記不住,可以自己取一張紙把你排隊的規(guī)律都記錄下來。
四、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五、幼兒間的相互交流
1、幼兒分兩組進行交流,一組幼兒坐在那里當講解員,另一組幼兒自由參觀,然后交換。
2、幼兒自由參觀,可以互相猜一猜他利用了幾種排隊的方法。
3、教師有目的的與幼兒一起參觀,有重點地進行多維度排序的講解與評價。
六、活動延伸:幼兒可以再活動區(qū)中進行多維度排序的嘗試,并進行相應紀錄。
活動反思:
《排排隊》本課的亮點是強調學生的自主性和實踐性,讓學生自主參與知識探索、發(fā)現與形成的全過程,并通過體驗與感受,構建屬于自己的認知體系。二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些造型表現的經驗,僅靠老師的講解是枯燥的,于是本課中我設計了多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親自體驗。
一、以趣味為本
學生畫的人普通是用幾個圓和火柴人的線條為符號的形象化,一種習慣性的表現,缺少觀察和思考的成份,對此,我以游戲為切入點,通過觀察同桌來感受“人”的外形線條,再用童趣的長高高,減減肥的添畫法來動動手術,在本課中有玩,有學,有樂,盡管如此,快樂了還需要有效,達到教學目的仍是課堂追求的最終目的。
二、以生活為樣
排排隊此課用公共場合常見的排除現象設置情境,進行觀察和人物繪畫表現,排隊不管學生在校內還是校外都很常見,上學,放學,吃,玩都經歷過,容易喚起學生的回憶,從而也能“侃侃而談”排隊時的場景和發(fā)生的故事。例如有個學生說,他在買車票的時候有人推他的事情,我進一步引導,讓他談談不排隊的行為,以及他當時的感受,這樣比說一句空洞平白的我們都要講文明,守秩序要來得生動和深刻。
2、大班數學教案《分類》含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分類讓學生感知不同標準分類的意義。
2,培養(yǎng)兒童的動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3,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4,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重點難點
1按標準進行分類,并能說說什么是分類,
2對不同物品分類,培養(yǎng)兒童動手能力,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衣服,鞋子,書及作業(yè)本,瓶子,籃子,玩具狗。
活動過程
評價等級:
小朋友每6人一組,圍成半圓形坐好,并在中間亂七八糟地堆放著各種雜物衣服,鞋子、瓶子、小狗、書等
師;小朋友們,在我們這間教室堆放了好多東西,你們瞧都有哪些東西?
生;有小狗、書、衣服、還有鞋子、瓶子,籃子。
師;這些東西這樣放在教室里,好不好?為什么?
生;不好,鞋子、衣服、瓶子喝的放在一起不衛(wèi)生。
師;你能給老師好的建議嗎?
生; 應該把東西整理好。把同類放在一起。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把這些東西收拾、整理、分類擺放好。
教師引導幼兒每組選擇收拾一種物品,每組把東西一樣一樣地分類放好。
師 :老師想看那位小朋友最能干,生興趣很高,樂于參與。有序的上來撿本組物品。
讓幼兒感受到分類的好處,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老師覺得每組分得都好,很整齊、很漂亮。
教學反思
在上節(jié)課分類學習中,孩子們對分類的內容已經掌握,我也做了一些提示,所以在每組撿物品當中,進行得非常順暢。
開始教師就把東西亂七八糟地丟在教室中間,讓孩子們親自體驗雜亂無章的生活,即不美觀、又不衛(wèi)生,這樣孩子們就產生了收拾的欲望。在收拾當中要按秩序有條有理,物品要按分類的擺放收拾。
這節(jié)課較好的體現了理念。同樣的東西,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分類、整理方法體現了動手能力、交流合作的良好行為習慣,孩子們有了這樣的體念,達到了我們的教育目的。
3、大班數學教案《比較寬窄》含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繼續(xù)比較寬和窄,能正確地表達比較的結果,在比較中進一步理解物體寬窄的相對關系。
2.除了目測比較外,引導幼兒嘗試用物品作自然測量比較。
3.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觀察、比較、判斷能力以及對事物作寬窄比較的興趣。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fā)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寬窄不一的毛巾、圍巾、手絹、紙板若干。
2.幼兒掛書第16頁。
活動過程:
1.使用幼兒用書第16頁。
(1)請幼兒看一看:圖中有哪兩個動物?它們長得怎樣?
(2)請幼兒觀察比較:哪張床最寬?哪張床最窄?它們分別是誰的?請把動物與相應的床連線。
2.使用準備好的物品作寬窄比較。
(1)教師兩兩拿出物品,請幼兒說一說:這兩個物品哪個寬?哪個窄?你怎么知道的呢?
(2)教師提問:"我們除了用眼睛看,還能夠用其他方法來比較兩個物體的寬和窄嗎?"鼓勵幼兒積極動腦筋思考。
(3)請幼兒嘗試用書本、積木等物品來對對別的物品作寬窄的測量。
教學反思:
繼續(xù)引導幼兒關注教室里面、幼兒園里面、家里面有哪些東西寬,哪些東西窄。請幼兒用繩子或者其他東西量一量家里面自己的小床和爸爸媽媽的大床,餐桌、書桌和茶幾??纯从惺裁床灰粯诱堄變簩W習用跨步、腳印、竹竿、繩子等在戶外進行自然測量,比較路的寬窄、墻的寬窄等。
4、大班數學教案《統(tǒng)計》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做條形統(tǒng)計圖的方法,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2、學習通過圖表感知數量的多少。
3、體驗積極幫助他人的情感。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5、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學習通過圖表感知數量的多少
2、難點:做條形統(tǒng)計圖的方法,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活動準備:
水果圖片,統(tǒng)計圖,展示板,多媒體課件,彩色即時貼。
活動過程:
一、探索新知
1.創(chuàng)設情景。
師:老師今天帶來了四種水果,看看是那四種水果?
(視頻出示水果圖片:草莓、梨、西瓜、菠蘿等)師:你能一眼就看出每種水果有幾個嗎?
師:每組的操作盒里也有這些圖片,請給它們排排隊,數一數,比一比。
(排隊的方法有很多,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師:今天老師準備了一張表格,從這張表格可以看出來,我們給水果排隊應該是從哪邊開始?
(從下往上排隊,水果標識在下邊。)小組合作完成表格。討論哪種水果最多?哪種水果最少?并把表格貼到黑板上。
師:你是怎樣擺的?哪種方法能讓人一眼就看出水果的多和少?
幼:一個格子擺一個水果就能幫助我們比出多和少。
師:哪種方法最好?為什么?
幼:按從少到多排或從多到少排的方法比較好,一看就知道什么最多,什么最少。
2.介紹統(tǒng)計圖。
師:你們在擺圖片時有沒有碰到困難?
幼:西瓜圖片太大,一個格子放不下。
師:誰有好辦法?
幼:也可涂顏色來表示。
出示多媒體課件(教師展示涂顏色的方法。) 一種水果有幾個就涂幾個格子。
師::涂顏色的看起來非常清楚。這時就會出現四個柱子。我們只要比較柱子的高低就能知道水果的多少。
(出示統(tǒng)計圖展示板)想一想,圖中的四個柱子、數字、水果標識都告訴我們什么?。
師:如果我們還想知道這種水果有幾個,草莓比梨多幾個,這圖能告訴我們嗎?我們該怎么辦?
師:現在我們再來看這張圖,底下的圖片可以告訴我們是什么水果。數字可以告訴我們哪種水果有幾個,像這樣的圖叫統(tǒng)計圖。
3.看圖提問題。
師:請你說說從統(tǒng)計圖中發(fā)現了什么秘密。
幼:統(tǒng)計圖告訴我西瓜最多,梨最少。
幼:統(tǒng)計圖還告訴我蘋果有5個,比草莓少1個。
二、應用知識
1.創(chuàng)設情景。
師:六一兒童節(jié)就要到了,我們班要開聯(lián)歡會,可是老師不知道小朋友們都喜歡吃什么水果,所以我們以組為單位,統(tǒng)計一下最愛吃的水果,老師這里有一張表格,請小朋友們把自己的即時貼貼到最喜歡吃的水果那欄里,統(tǒng)計好之后,討論一下,什么水果是你們組最愛吃的?
2.小組討論結果展示。
師:請每組出一名小朋友,拿著統(tǒng)計圖說一說。
3.分析應用。
師:根據這些統(tǒng)計圖,我們知道了哪些水果該多買一點,哪些水果該少買一點?為什么?
三、鞏固練習《數學練習冊》統(tǒng)計練習題。
活動反思:
靜下心來思考,在整節(jié)課中存在許多以上不足之處外,還有一個就是自己本身存在的一些不太注意的細節(jié),如:如果教學中語言更精練,提問更有針對性,讓學生自由支配的時間更多一些,大膽讓學生根據信息提出數學問題,練習設計更有坡度一些,我想本節(jié)課效果會更好。
總之,在以后的教學中教師要用自己的親和力與學生溶為一體,讓學生在寬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中,利用教師提供的豐富的生活事例,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自己的觀察、比較、分析,與他人的合作、交流、探索中,發(fā)現規(guī)律、自主構建、獲取知識、發(fā)展能力、學會求知、學會共處,并初步感受到數學的魅力,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為自己的終身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5、大班數學教案《排序》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幼兒按大小,多少,序數等進行1—5排序。
2、訓練幼兒排序能力,體驗排序游戲帶來的快樂。
3、感知序數的方向性,初步使用序數詞來表示物體的位置。
4、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活動準備:
卡片,5個瓶子(裝有不同顏色并有刻度)、頭飾 、帶序號的5個小椅子、帶序號(1—5)的可掛脖子的紙牌 、套卡(5套不同顏色不同大小形狀的卡紙組成)。
活動過程:
一、激情引入
昨天我們班來了一名新小朋友,這個小朋友卻不知道站在隊伍的什么位置?
二、排隊排序
1、*先請三名小朋友上前面來,請一名“老師”幫他們排隊
師:我先請一名小朋友當老師,這名小“老師”要幫助這三名小朋友按從矮到高的順序排好隊
* 四名小朋友排隊
師:剛才那名小“老師”排得不錯,我們都覺得很好,現在我再請兩名小朋友到前面來,一名繼續(xù)當小老師,幫助后上面的小朋友排到隊伍里。
當排好后,老師再請另一名小朋友上來幫助四名小朋友重新排隊,按照從高到矮的順序,下面的小朋友當評委,看他排得對不對?
*五名小朋友排隊(同樣的方法,讓幼兒為五名小朋友排隊)
(這部分主要是讓幼兒學會目測高矮,能夠要據老師的要求從高到矮,或者從矮到高進行縱隊排列)
2、過渡:看來我們班的小朋友真的不錯,可以當老師了。 遇到了一個麻煩,想讓小朋友幫這五個瓶寶寶排排隊
教師出示5個不同的顏色,不同容量的瓶子,事先打亂順序。請小朋友按照不同的順序排列,可以從多到少,也可以從少到多,排列后請幼兒說出排列的理由。
(注:幼兒可根據多少,也可以根據刻度的大小,還可以目測高低。)
過渡:小朋友最愛吃哪種水果呢?
3、教師這有5盤蘋果,請小朋友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排列!
教師出示5盤蘋果,每盤蘋果的個數由1—5個,可讓幼兒自由發(fā)揮:可以從多到少,也可以從少到多,只要說出理由即可。
4、過渡:小朋友有些累了。排了半天隊,先幫小朋友然后是瓶子和蘋果現在我想請表現不錯的小朋友玩一個“找椅子”的游戲
游戲規(guī)則:5名小朋友帶著5個不同的序號的紙牌,有5個按順序排序的椅子,每個椅子背上貼上序號(1—5),當老師說:“預備,坐”!小朋友可根據自己紙牌上數字去找椅子??茨膫€小朋友又快又好!
(適當增加難度)將椅背上的數字去掉,根據老師的指令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按1—5坐下,看哪個小朋友反應快。
(讓幼兒學會按序數排序)
三、 區(qū)域活動
過渡:游戲結束了,下面到了自己動手的環(huán)節(jié)了
過程:教師給每一組小朋友發(fā)一套卡片,套卡是由5種形狀5個大小5種顏色組成的25張卡紙圖形
教師讓幼兒自己想象排序,其中發(fā)揚小朋友的團結協(xié)作精神,可按圖形、顏色、排出隊來。但按大小排列出來有些困難,教師可給予提示,因為按大小排列顏色和圖形就不同,思維跨度較大!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以孩子們的操作為主,讓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動手操作的機會,活動的目的基本達到,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按規(guī)律排序?;顒拥倪^程能兼顧全體幼兒的需要,注意幼兒的個體差異,讓每個幼兒都有成功和進步的體驗。
6、大班數學教案《排排隊》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喜歡發(fā)現生活中有規(guī)律的事物,感受規(guī)的存在和美感
2、嘗試通過自己的排序活動,體驗操作的樂趣。
3、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活動準備:
項鏈一串、有規(guī)律的事物、幼兒在排序方面的生活經驗以及開放性的材料。
活動過程:
一、感受規(guī)律的存在,發(fā)現生活中的規(guī)律。教師出時傳好的項鏈,進行提問:
1、漂亮嗎?為什么?
2、在項鏈上你還發(fā)現了什么?
3、它是按照什么規(guī)律串起來的?
4、如果你來串,你會怎樣做?
二、引導幼兒聯(lián)想生活中有規(guī)律的事物,使幼兒感受到規(guī)律在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
1、去了我們的項鏈是有規(guī)律的外,在我們的生活中你還發(fā)現哪些東西是有規(guī)律的?
2、他們是按照什么規(guī)律排起來的呢?
三、幼兒嘗試利用多種材料排序,體驗創(chuàng)造與表現的樂趣
1、我們知道了生活中有這么多東西,都是按照一定規(guī)律進行排隊的,那我們今天也來玩一個排排隊的游戲好嗎?
2、一會兒大家可以在教室中任意選擇你喜歡的材料,為他們排排隊,可以你自己也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合作完成這件事情。但是在做之前大家要思考兩個問題:
(1)你為什么要這樣排隊?
(2)你是按照什么規(guī)律進行排隊的?
3、提示幼兒:如果你的排隊方法很多,怕記不住,可以自己取一張紙把你排隊的規(guī)律都記錄下來。
四、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五、幼兒間的相互交流
1、幼兒分兩組進行交流,一組幼兒坐在那里當講解員,另一組幼兒自由參觀,然后交換。
2、幼兒自由參觀,可以互相猜一猜他利用了幾種排隊的方法。
3、教師有目的的與幼兒一起參觀,有重點地進行多維度排序的講解與評價。
六、活動延伸:幼兒可以再活動區(qū)中進行多維度排序的嘗試,并進行相應紀錄。
活動反思:
《排排隊》本課的亮點是強調學生的自主性和實踐性,讓學生自主參與知識探索、發(fā)現與形成的全過程,并通過體驗與感受,構建屬于自己的認知體系。二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些造型表現的經驗,僅靠老師的講解是枯燥的,于是本課中我設計了多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親自體驗。
一、以趣味為本
學生畫的人普通是用幾個圓和火柴人的線條為符號的形象化,一種習慣性的表現,缺少觀察和思考的成份,對此,我以游戲為切入點,通過觀察同桌來感受“人”的外形線條,再用童趣的長高高,減減肥的添畫法來動動手術,在本課中有玩,有學,有樂,盡管如此,快樂了還需要有效,達到教學目的仍是課堂追求的最終目的。
二、以生活為樣
排排隊此課用公共場合常見的排除現象設置情境,進行觀察和人物繪畫表現,排隊不管學生在校內還是校外都很常見,上學,放學,吃,玩都經歷過,容易喚起學生的回憶,從而也能“侃侃而談”排隊時的場景和發(fā)生的故事。例如有個學生說,他在買車票的時候有人推他的事情,我進一步引導,讓他談談不排隊的行為,以及他當時的感受,這樣比說一句空洞平白的我們都要講文明,守秩序要來得生動和深刻。
7、大班數學教案《認識方位》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在森林Party的情境中感知左上、左下、右上、右下這四個方位,發(fā)展空間方位知覺。
2.活動中能有序,細致地進行觀察,清楚、響亮地表述自己的見解。
3.感受圣誕聚會的快樂,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5.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白板課件《森林Party》。
2.操作材料、自制跳舞毯各人手一份。
3.自制儲物柜及圣誕禮物。
活動過程:
(一)參加森林Party,激發(fā)興趣。
師:小朋友,圣誕節(jié)快要到了,我們一起到森林里參加一個快樂Party吧。
(二)通過住旅館情境分房間,鞏固上、下、左、右。
1.用一根直線給旅館分房間、擺家具,復習上下。
師:旅館只有一個房間,我們有男生和女生怎么辦呀?
2.探索另外一種分房間方式,復習左右。
(三)利用兩根直線分房間,認識左上、左下、右上、右下。
1.引導幼兒利用兩根直線把旅館分成四個房間。
師:"有四個小動物來參加我們的Party了,它們想每人住一個房間,怎么辦?"2.幼兒第一次操作。
3.認識左上、左下、右上、右下。
師:你們的房間都分好了嗎?這個是哪個小朋友分的?你上來介紹一下。你再說一下小動物分別住在哪個房間?和他一樣分的小朋友舉手。你們都是這樣分的??墒莿偛胚@個小朋友介紹小動物住哪個房間的時候,說的是這個、那個的,有點介紹不清楚。我們能不能幫這四個房間都取一個好聽的名字呢?我們先來看看小貓住哪個房間?先看看它住在左邊還是右邊,上面還是下面呢?那我們就給它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左上。"那小羊、河馬、大象它們住在哪個房間呢?
4.根據動物要求進行第二次操作。
(四)舉行森林Party,鞏固左上、左下、右上、右下。
1.根據指令找尋神秘圣誕禮物師:小朋友們真聰明,我們的舞會要開始啦。讓我們把今天的舞伴請出來。我數到123,你們把坐的地墊翻過來,這就是你們的舞伴??纯茨愕奈璋槭裁礃?
2.Party游戲:跳舞毯。
(1)結合課件先進行方位的練習。
(2)跟著音樂跳舞。
活動延伸:
日常生活:繼續(xù)了解生活中的其他方位,如東南西北等。
活動反思:
經過這次的上課,幼兒對方位知識的感知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對后面的序數教學幫助很大。
從備課到上完課,對走自己的啟發(fā)還是很大的,認識到了幼兒教學的游戲性很重要,把游戲帶到課堂中,在游戲中學習,這樣的學習方式對幼兒園孩子來說是比較適合的。
8、大班數學教案《分水果》含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大班小朋友已經開始學習數學知識,在學習數的可分性方面理解不是太好,在學習中、活動中缺少協(xié)商合作意識,語言表達能力也不夠完整。
活動目標
1.體驗數量為5的物體分成兩部分有多種不同的分法,能用標記和數字等符號記錄分的結果。
2.能與同伴協(xié)商,學習分工合作完成任務。
3.體驗分享的快樂。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什么是每次分的數目不相同。
2.語言的完整描述。
活動準備
蘋果卡片10張 男孩圖片1張 女孩圖片1張 操作單若干張 梨卡片若干張
活動過程
一.分水果
1老師家里來了兩個小客人(哥哥和姐姐),請小朋友幫老師把五個蘋果分給兩個小客人,在操作單上記錄下來,并給大家完整地講述分的結果。
2.出示五個蘋果請小朋友來分一分,要求要和剛才分的不一樣,并記錄下來,并完整地講述分的結果。
3.引導小朋友討論:兩次分的結果一樣嗎?幫助小朋友理解什么叫每次分的不一樣。 <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網.>
4.再將五個蘋果分給兩個小客人,要和前兩次不一樣,可以怎樣分?
二 .操作活動:分水果
1.發(fā)放梨卡片和操作單。
2.兩個小朋友自由結合,分工合作。引導小朋友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記錄。(一人分水果,一人記錄結果)
3.展示小組操作單,并向大家講述一下自己的操作過程和記錄結果,同時學習同伴的記錄方式。
4.集體檢查是否按要求完成,記得和分的是否一致。再次感受5分成兩份有多種不同的分法。
三.活動延伸
1,帶領小朋友玩“對口令”的游戲。
2.請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玩分東西的游戲。
教學反思
在活動的開始我運用了家里來了客人,要給客人分水果,可我不知道怎么分來引導孩子進入課堂,孩子的積極性很高,也很踴躍。
在操作活動時,沒有考慮到孩子的個體差異,是一小部分孩子在操作過程遇到了困難,大部分孩子在分工和合作上還是做得很好的,孩子在講述自己的學習成果是也非常的勇敢大膽。
再重新上這節(jié)課 的時候,我會把操作活動這個環(huán)節(jié)加上逛超市,準備各種各樣的水果,讓小朋友先去超市買水果,然后再分水果,這樣會讓學習更加貼近生活,不但學習了生活常識,還給小朋友一個更加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
9、大班數學教案《對稱》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學習“對稱”這一數學知識點,大致了解“對稱”這一含義。
2、操作體驗中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學會裁剪簡單的對稱圖形。
3、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重難點
俠義理解“對稱”的含義,在操作體驗的過程中運用其知識點,把學以至用放在幼兒的教學課堂。
廣義理解“對稱”,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體驗其學習的樂趣。
活動流程
一.“玩”對稱,體驗特征
1.沒人一張白紙,把紙對折,然后從折痕處開始撕,撕一個自己喜歡的圖形.
2.展示部分幼兒的作品,看一看這些圖形,你們有沒有發(fā)現什么共同的地方?
(引導幼兒進行觀察,比較,小結出這些圖形的特點:對折左右兩邊都相同,把它疊在一起,會重合)
教師提出概念:像這種對折后左右兩邊能完全重合的圖形,我們叫它對稱圖形.
二.“剪”對稱,操作體驗
1.說一說
定義:什么叫對稱?(指圖形或物體兩對的兩邊的各部分,在大小,形狀和排列上具有一一對應的關系)
2.看一看
A.出示對稱圖形的一半,讓幼兒想象結合另一半,會是什么圖形
B.教師用對稱的方法對兩幅圖進行裁剪(示范)
3.剪一剪
C.幼兒自己動手裁剪老師已經勾畫出來的對稱圖形
D.幼兒自己想象裁剪對稱圖形
三.“找”對稱,提高認識
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東西也是對稱的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設計通過幫小昆蟲找翅膀,激發(fā)幼兒主動去觀察、發(fā)現、感知對稱的圖案,讓幼兒了解生活中到處都存在著對稱的事物。此設計是一個整合了語言、科學、藝術、數學等多個領域的知識與能力的綜合活動。由此活動還可以引申出許多探索活動,以開闊幼兒視野,激發(fā)幼兒主動觀察事物的積極性,提高幼兒自我分析能力和審美能力,培養(yǎng)幼兒關心自己、關心他人、關心環(huán)境的美好情感。此活動適合大班幼兒,如果在中班進行,可以把它分成兩個活動來完成。
10、大班數學教案《正方體》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認識正方體,能區(qū)分正方體與正方形,初步感知正方體的基本特征。
2、能找出生活中正方體的物品,感知立體圖形。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和空間知覺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yǎng)思維的逆反性。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骰子、正方體圖形紙、課件
2、學具準備:制作正方體的圖樣紙、彩筆、膠棒
活動過程:
一、預備活動。
1.師幼問候
2.情景導入
“今天我要帶小朋友前往神秘的魔術樂園玩,接下來我們要踏上神秘的魔術之旅了,請小朋友和我一起做?!?/p>
《積木房》:積木寬,積木長,我用積木蓋新房,小朋友們請進去,都夸房子真漂亮!
二、集體活動。
(1)觀察圖形
幼兒觀看課件
師:“圖形紙上有什么圖形?有幾個?它們一樣大嗎?”
師:“這張圖形卡紙上有6個一樣大的正方形,我們變個魔術,看看它能變成什么?”
(2)操作活動
教師做示范,將圖紙折疊后變成正方體。
師:“今天變成的這個新圖形叫正方體?!毙∨笥褌円瞾碓囋嚢?。
(3)認識形體
請幼兒觀察正方體
師:“正方體由幾個面組成?”(請小朋友用彩筆點數)
師:“每個面都是什么圖形?每個圖形一樣大嗎?”
小結:用六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叫正方體。
(4)師幼互動
師:請小朋友說一說生活中有哪些正方體。
三、游戲活動:
1.游戲名稱
“擲骰子”游戲
2.游戲規(guī)則
請一名幼兒擲骰子,幼兒根據骰子的數字回答問題。(www.banzhuren.cn)回答正確的小朋友上臺擲骰子。(骰子上標注問題)
數字1:正方體有幾個面?
數字2:正方體的六個面一樣大嗎?
數字3:生活中有哪些正方體的東西?
數字4:生活中有哪些正方形的東西?
數字5:正方體的六個面是什么圖形?
數字6:再擲一次骰子。
3.活動小結
活動反思:
本課我通過形象、生動、直觀的教學手段把長方體變成正方體,使學生把長方體與正方體之間的聯(lián)系建立起來。對于正方體的特征,讓學生運用探究長方體的方法去觀察、操作、推理。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然后讓學生探究正方體與長方體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通過讓學生對照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紙盒,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求證、總結,找到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并且知道正方體是一種特殊的長方體。
同時,通過生動的課件演示,展現了常見的正方體,將生活與數學有機的結合起來。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使他們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11、大班數學教案《種子排隊》含反思
活動目標:
1、 將收集來的種子進行排列,并能進行分析比較。
2、 能認真傾聽,積極思考,養(yǎng)成耐心細致的操作習慣。
3、 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 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 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種子(蠶豆、花生、黃豆各8顆)。
2、人手一張操作卡,一支鉛筆。
3、每組在備有同樣的種子一盆。
活動過程:
一、直接導入
小朋友,你們的桌子上都有哪些種子呢?請你們來說說看?[快思老師.教案網出處](有蠶豆、花生、黃豆)
二、第一次排隊。
感知數量相同。大小不同的種子,排列的長短不一樣。
1、 小朋友‘這些種子都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蠶豆是扁扁的,黃豆是圓圓的;蠶豆大,黃豆小等)。
2、 說的很對!小朋友們,這些豆子的形狀不同、大小也不一樣,你們想一
想可以用什么辦法來比較這三樣種子哪個多、哪個少?哪個大、哪個小呢?(可以讓它們排隊)
3、 對呀,排隊是一個好辦法,排好了隊還可以數一數。
4、 幼兒第一次操作記錄
師:好吧,那我們就用排一排,數一數的方法,看看這三樣種子哪個多,哪個少,(出示操作卡),問:這上面三條線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每樣種子排在這個線上)
5、 那每條線的開頭有面小紅旗是表示什么呢?(就是從紅旗開始排隊)
6、 教師提出操作要求:小朋友排隊的時候,每顆種子都要緊緊挨著,不把種子灑落在地上或桌子上,排好后數一數每排有幾顆,并在每排種子的后面的第一個方格里記錄。
7、 集體分析比較。
師:現在,老師請小朋友把你的記錄表拿上來給大家看看?小朋友,你們看,從這張操作卡上你們看出了什么?三樣種子的數量都是多少?(都是8顆,一樣多)
8、 你還發(fā)現了什么?它們的隊伍都一樣長嗎?(不一樣)那哪個最長,哪個最短呢?
9、 提問:為什么種子數量一樣多,排列的隊伍都不一樣呢?(因為這些種子的大小不一樣)
10、小結:小朋友說的真好,都被你們發(fā)現了這個秘密,原來啊,種子的數量相同,大小不同,排列起來的長短是不一樣的。
三、第二次排隊。
感知大小不同的種子,排列的隊伍相等時,種子的數量不同。
1、小朋友,如果用這些種子在一樣長的線上排隊,種子的數量會不會一樣多呢?
2、幼兒第二次操作。請幼兒接著往下排,排好隊伍后數一數,用數字寶寶記錄在后面的第二個方格里。
3、集體分析比較
師:從這張操作卡上你們發(fā)現了什么?數量還一樣多嗎?(不一樣)為什么排列一樣長的隊伍,有的種子少,有點餓種子多呢?(因為種子有大小)
4、說的真好,又被你們發(fā)現了一個秘密,原來排列的長度相同時,種子的大小不同,數量也是不同的。
四、第三次排隊。
感知排列的疏密與隊伍長短之間的關系。
1、明確要求:小朋友,現在老師要請你們在排一次,就是不管疏密方法排隊,都要使每樣種子的數量一樣多,每樣種子都是8顆,排列的隊伍也是一樣長,記住哦,它們的隊伍要排的一樣長。
2、幼兒操作。師:小朋友,想一想怎樣把小的種子變得和大的種子一樣長呢?或者把大的變得和小的長呢?
3、展示操作卡,集體分析。
師:小朋友我們來看看每樣種子要一樣多,隊伍是不是排的一樣長呢?你是用什么方法讓隊伍變得一樣長呢?(把小的種子排的稀一點,大的種子排的密一點就變得一樣長了)
4、還有誰覺得自己排的比他更好的,請你上來。
結束語:小朋友,今天我們學會了給這些種子排隊,還可以用其他的種子來排隊,小朋友晚上回家可以跟你們的爸爸媽媽一起排隊哦!
活動反思:
幼兒園數學教學是一門系統(tǒng)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有著自身的特點和規(guī)律。密切聯(lián)系幼兒和生活,利用幼兒平常接觸到的、熟悉的事物來設計數學活動,是解決數學知識的抽象性與幼兒思維具體形象性這一矛盾的最好方法。
操作法是幼兒學習數學的基本方法,我們投放幼兒自己收集、非常熟悉的大小不一的種子材料,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讓幼兒帶著問題去操作、思考、探索。通過種子排隊、層層遞進的環(huán)節(jié),感知物體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的一種互逆關系。本次活動,發(fā)展了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yǎng)了幼兒的學習習慣。活動中,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說出自己的理解,讓每位幼兒都有自己的操作空間,讓幼兒對數學活動充滿興趣,并為入學前增添了興趣。
12、大班數學教案《規(guī)律排序》含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按規(guī)律排序是幼兒園數學活動的一項基本活動內容,有多種變化的規(guī)律。在活動中,我們發(fā)現孩子們常有不同的排列方式,如顏色、大小、形狀的多種間隔。于是便設計了“找一找、排一排、說一說、擺一擺”這一系列數學活動,幫助孩子們整合日?;顒咏涷?,提升對規(guī)律排序的認識。
活動目標
1、能通過觀察、推理發(fā)現物品、圖形或數字的排序規(guī)律。
2、能按照已有規(guī)律繼續(xù)排序。
3、激發(fā)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使之愿意并喜歡參加數學活動 。
4、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yǎng)思維的逆反性。
5、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1、 發(fā)現并按規(guī)律進行排序。
2、 自己創(chuàng)造規(guī)律進行排序。
活動準備
1、 材料準備:動物圖片若干,幼兒操作材料,各種圖形卡若干。
2、 經驗準備:認識幾種平面圖形。
活動過程
一、 找一找
今天大森林里開聯(lián)歡會,許多小動物都來參加,我們也去看看吧!
問題: (1)大森林里真熱鬧,誰來參加聯(lián)歡會?
(2)它們排隊有規(guī)律嗎?什么規(guī)律?
二、排一排
1、有些小動物來晚了,我們來按照規(guī)律給它們排好隊吧。
2、引導幼兒排列出”ABCABCABC” “AABBAABB” “AABAABAAB”“ AABCAABC”等不同模式。
三、 說一說
在我們身邊有哪些物品是有規(guī)律的?(桌子、椅子、衣服的花紋)
四、 擺一擺
1、 操作材料練習
問題:(1)你能看出來這些圖形(數字)是怎樣排列的嗎?
(2)你來試試接著往下排吧?
(3)說說你是怎樣排的?
2、我們看了許多排列圖案,你能不能用手中的材料排出一些圖案,然后讓自己的伙伴接著往下排?
五、分享自己的創(chuàng)造成果和經驗。
六、談談排序跟我們生活的密切關系。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以孩子們的操作為主,讓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動手操作的機會,活動過程首先讓幼兒找到小動物的排隊規(guī)律,然后讓孩子排一排,說一說身邊什么是有規(guī)律的,最后讓孩子們擺一擺,讓孩子們在展示的基礎上,老師加以總結?;顒拥哪康幕具_到,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按規(guī)律排序。活動的過程能兼顧全體幼兒的需要,注意幼兒的個體差異,讓每個幼兒都有成功和進步的體驗。
我認為本節(jié)課的亮點是“擺一擺”,在此環(huán)節(jié)幼兒可以自己動手把想的規(guī)律擺出來,體現了手腦互動,然后說出自己是按照什么規(guī)律擺的,在說時注意要說完整話,用“我是按照……規(guī)律排序的”句式完成。最后請小伙伴接著自己的作品往下排,小朋友來做小老師檢查是否正確。
我認為本節(jié)課的不足是缺少小組活動,下次設計時加小組活動,讓小朋友們有競爭意識,合作意識。
13、大班數學教案《對號入座》含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自制座位票,了解座位票中“排”與“座”的意義。
2、學習按座位票中的兩個條件,對號入座的正確方法。
3、發(fā)展幼兒大膽與他人交往的能力。
4、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活動準備:
教具:一張大的“排”、“座”;1~4排的“排”標記。
學具:幼兒每人一張小的“____排____座”;幼兒禮物每人二份,老師禮物若干,小盤子、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自制座位票
1、談話導入
今天許多客人老師來看小朋友上課,你們開心嗎?請和后面的客人老師打個招呼???這里的椅子已經排成了一排排,請小朋友找個小椅子坐下來,請第一排的小朋友站起來,請第二排的小朋友揮揮手,請第三排的幼兒點點頭,請第四排的小朋友舉雙手。
請小朋友說說你是怎么知道你是坐第幾排?
2、認識排,幼兒自做“排”號
小朋友看,這是什么字(排)什么排?這個排字的前面多了什么?這一橫線表示寫幾排?請小朋友從小盤子里拿出筆和紙記在紙上,你是第幾排的?
3、給每排貼上“排”的標記。
哪些是寫1排的,老師送你們一個大大的1排給你們,哪些是寫2排的,老師送你們一個大大的2排給你們、、、、、、、
請小朋友把筆和紙放回盤子里,數一數每排座位都有幾張椅子?請問你是坐在幾排幾座?
請所有5座的小朋友站起來,請所有4座的小朋友點點頭,清所有3座的小朋友揮揮手,請所有2座的小朋友站起來,請所有1座的小朋友舉雙手。
4、認識“座”幼兒制作“座”位號。
看!老師手里還有什么字?(座)拿出你的紙記下你是幾座?請小朋友寫座位號時一定要從你這一排的第一個有標記的地方開始數起。
5、認讀座位票
請小朋友把你們的紙打開,這就是座位票,請小朋友讀一讀你的座位票。
二、交換座位票,學習看票找座位。
請小朋友把筆放回盤子里,拿好座位票上來找個好朋友和他交換座位票讀一讀,大聲地讀出來,然后找到好朋友的座位坐下去。
三、小結:
我們看座位票找座位時,要先找到“排”,再找到“座”。
四、根據禮物上的座位票,給同伴送禮物。
小朋友看,老師這里有許多禮物,請小朋友根據禮物上的座位票,找到相應的座位把禮物放在同伴的椅子上。
請小朋友再拿出你們的座位票看看和禮物上的座位票是不是一樣,他們有沒有送錯。
今天,小朋友都拿到了禮物,但后面好有許多客人老師沒有拿到禮物,現在請小朋友幫老師根據禮物上的座位票來送禮物給下面的客人老師。
五、小結:
小朋友你們學了看座位票找座位這個本領開心嗎?請小朋友想一想,你在哪里見過座位票。
小朋友知道得真多!以后你們就可以看票自己找座位了,不用再麻煩爸爸媽媽了。下次我們再來玩看座位票找座位的游戲好嗎?
活動反思:
用于生活的模擬游戲,體現了數學活動的有用。學習數學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幼兒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體驗到學而有用的喜悅感。
14、大班數學教案《趣味拼搭》含反思
活動目標:
1、鞏固對常見平面圖形的認識,初步體驗平面圖形之間的關系。
2、發(fā)展幼兒創(chuàng)造力和思維靈活性。
3、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4、體驗數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活動分析:
重點:是感受平面圖形之間的聯(lián)系。
難點:幼兒在感受過程中關鍵點是對于不同圖形中共用邊的感知與理解。
活動準備:
火柴棒若干根、記號筆、紙。
活動過程:
(一)變魔術,引出課題。
1、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變魔術,大家想不想學呀?
2、出示兩個三角形,提問:它是由幾根火柴棒拼搭成的?
3、教師變魔術
(二)教師啟發(fā)幼兒用火柴棍拼搭圖形,感知圖形邊的共用特征。
1.請小朋友用5根火柴搭出兩個三角形。
2.請小朋友用6根火柴拼搭一個正方形和一個三角形。
3.請小朋友用7根火柴拼搭一個長方形兩個正方形。
(三)幼兒操作活動,發(fā)展幼兒創(chuàng)造力和思維靈活性。
1.出示記錄表,提出拼搭的要求。
2.教師觀察幼兒操作情況,進行指導。
3.活動評價。
(1)幼兒評價:拼得是什么圖形?誰拼得好?為什么?
(2)教師評價:表揚會應用公用邊的原理、注意用較少的火柴棍拼搭出較多圖形的幼兒。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回班級進入區(qū)域繼續(xù)利用我們的棒來繼續(xù)變魔術,好嗎?
活動反思:
1.讓數學變成好玩的,有意思的。
為什么學生喜歡這節(jié)活動課,因為這節(jié)課直觀形象,滾一滾,堆一堆,摸一摸,搭一搭,數一數,像玩游戲一樣,有趣好玩。所以,數學教學中經常用到的數形結合,用動畫片中的人物創(chuàng)設情境,聯(lián)系生活中的數學等就是讓數學變得好玩一點,學生積極性才高。數學教學應該向語文課學習,讓學生能感知數的靈動,讓數學教學變得豐富多彩。
2.數學要多讓學生操作。
數學教學中,盡量讓學生多操作,多動手。學生在操作中感受會更深。滾一滾,如果要對低年級的學生說是很難說清楚的,但學生動手滾一下,不言自明。包括數學教學中常用的剪一剪,折一折,畫一畫,比一比,就是讓學生多操作。
3.要調動學生的各種感覺器官。
有人說感覺器官用的越多,記得就會更牢固。這節(jié)課讓學生動手操作,用手去摸,動手去堆,用眼睛觀察,調動了學生的多種器官。
4.了解學生,讓學生學會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數學。
低年級學生在用語言表達數學問題時,有時候不太準確,這時候就不要強求學生記住一些難以理解的詞語,可以等一等,現階段只要讓學生有所感知就行了。如平面,曲面等。
5.放手讓學生討論。
不要小看這些小孩子,他們思維活躍,想法多樣,只要你給他們一個舞臺,他們就會精彩演繹。在搭一搭這個活動中,我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可以搭出哪些物體,學生搭出了很多新奇的造型,我都給與了肯定和表揚。
15、大班數學教案《水果超市》含反思
活動目標:
1、會商量確定水果的價格,并制作價目標簽。
2、初步感知5以內數的組成,初步理解加減法運算。
3、培養(yǎng)幼兒積極參與活動的興趣。
4、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yǎng)思維的逆反性。
5、體驗數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已參觀過水果店、超市。
2、幾種水果玩具(數量為幼兒4倍)、貨架、代幣券(數字1---5)。
活動過程:
1、教師和幼兒共同布置“水果店”。
讓幼兒確定水果的品種,貨架的擺放位置。
2、幼兒分組商議水果價格,并給每個水果制作價目標簽。
3、參觀超市并購物。
(1)教師帶領幼兒參觀超市,引導幼兒觀察水果上的價目表。
(2)商量分成兩組,輪流扮演收銀員和顧客。
(3)扮演顧客的幼兒每人領1張5元的代幣券開始購物。
“每個幼兒只能買5元錢以內的水果”。
“如果讓你用5元錢買兩樣水果,你可以買哪兩樣?”
請幼兒把自己買的兩樣水果在記錄表上圈出來。
教師小結:共同討論用5元錢買水果有幾種買法?引導幼兒找出5的組成的規(guī)律.
“如果讓你用5元錢買三樣水果,你可以買哪三樣?”
幼兒繼續(xù)在水果記錄表上圈出自己買的三樣水果。
(4)規(guī)則:買的水果價格合起來正好是代幣券上的數字。
4、購物游戲可反復進行,并延伸到區(qū)域游戲活動中。
附記錄表:
5元 = 蘋果 梨子 草莓 橘子
1元2元3元4元
5元 = 橘子 草莓 梨子 蘋果
4元3元2元1元
活動反思:
活動以水果店游戲的情節(jié)來開展,符合幼兒的心理年齡特點,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較高。
16、大班上學期數學教案《豆寶寶排隊》含反思
【活動目標】
1.積極動手操作,嘗試用數字、符號記錄豆子的數量及排列的結果。
2.初步感知物體的大小與排列長短的關系:一樣多的種子排列時,大種子排的長,小種子排的短;隊伍一樣長時,大種子用的少,小種子用的多。
3.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師和幼兒共同收集的豆子。
2.一排豆子,2張排列卡
3.磁性黑板磁鐵、記錄單、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觀察發(fā)現,有哪些豆寶寶。
1、引導幼兒觀察盤中有哪些豆寶寶。
2、請幼兒將三種豆寶寶分類,感知并在集體中交流每種豆子的數量。
3、在第一張排列卡上記錄豆子的數量。
4、討論:在一張紙上同時記錄三種豆子的數量、怎樣記錄才清楚
5、請幼兒用自己的方式記錄觀察結果,并在集體中進行交流。
二.隊伍排到哪里——記得清楚,看得明白。
1、嘗試讓一種豆寶寶在第二張排列卡的線上排隊。
2、討論:隊伍有多長?
3、鼓勵幼兒積極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討論拿掉豆寶寶后,也能讓別人知道種子排的隊伍有多長的方法。
三.猜測并實踐——豆寶寶排隊。
1、請幼兒猜測:讓三種豆寶寶分別在第二張排列卡上排排隊,從短線處開始排起,一個挨著一個,哪一種豆寶寶排的隊伍最長,哪一種最短,為什么?
2、動手試一試
3、在集體面前講述自己的操作結果。
4、討論自己的操作結果,為什么?
5、鼓勵幼兒大膽的運用數字、符號、圖畫以及表格記錄排列的結果。然后積極交流自己的發(fā)現,說出原因。
活動建議:
區(qū)角活動:在科學區(qū),比較自己收集來的其他豆寶寶,為他們排隊,感知物體大小和隊伍長短的關系。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了解了孩子對數學都很薄弱,為了能夠使他們對數學感興趣,我準備在以后的數學活動中多加游戲,做到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的目的。真正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不斷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17、大班數學教案《超市》含反思
活動目標:
1、 初步學習利用圖表進行統(tǒng)計的方法,并了解圖表統(tǒng)計的特點。
2、 樂于嘗試和探索,愿意與同伴合作學習,體驗成功的樂趣。
3、 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4、 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活動準備:
1、 貨架3個,小籃5個,推車2輛,玩具類、餐具類、文具類若干。
2、 統(tǒng)計圖范例一張,表格兩張。
3、 幼兒操作用的統(tǒng)計表若干、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 引出課題
1、談論與超市有關的內容,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今天老師與小朋友一起開一個超市,我當老板,你們當員工好嗎?我已經準備了這些貨物,你們看是什么?
2出示貨架、小籃、推車問:這些東西有幾個呢?你能用線條、數字、圖片
等各種辦法記錄下來嗎?
二、通過記錄貨架等物品初步嘗試統(tǒng)計
1、 讓幼兒用自己的方法記錄貨品的數量。
2、 交流自己的記錄方法。歸納出幼兒統(tǒng)計的方法:畫上一樣物品再寫上數字,有多少物品就畫多少個。
3、 討論圖表的制作方法。出示教師的統(tǒng)計表讓幼兒討論它的優(yōu)點,能看出各種物品的多少,還能看出誰最多誰最少?并操作演示圖表的記錄方法:數字標號從0開始從下往上標,每一格表示數量一個,要統(tǒng)計的貨品用簡筆畫的方法畫在對應的格子下面,有多少物品就涂多少格子。
4、 幼兒嘗試用圖表的統(tǒng)計方法進行記錄。
三、 通過對超市商品的分類,學習和利用圖表方法統(tǒng)計貨品。
1、 請幼兒把超市的商品進行分類。師:看看我又采購了什么貨品?出示鉛筆、橡皮、水彩筆、碗、筷子、勺子、積木、皮球、風車,引導幼兒進行分類,并數數分別有多少。引導幼兒分類并把貨品放在貨架上嘗試合作學習。
2、 采用任務的形式請幼兒對各種類別的商品進行統(tǒng)計并進行檢驗。
3、 總結:今天我們學會了用圖表法來統(tǒng)計物品的數量,但是還有許多種方法也可以統(tǒng)計物品的數量,以后我們再學。
四、 結束部分
1、 我們的超市全部準備好了,誰能給它取個名字呢?
2、 為了讓超市生意興隆,我們去宣傳,讓更多的人都知道我們的超市。(幼兒出教室)
課后反思:
本次活動的開展表面上是按超市的實際流程展開,實際上內在遵循了幼兒思維的發(fā)展,注重由易到難、逐層深入的原則,如:先讓幼兒自由的記錄,然后教師推薦新方法,大家共同分析,最后讓幼兒動手操作,并在集體中進行交流和檢驗,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意見,既起到與同伴分享交流、拓展經驗的作用,也自然地完成了互相驗證,讓幼兒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應注重幼兒動手操作方面的訓練,提供讓幼兒自主操作,主動學習的機會。
18、大班數學教案《日歷》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日歷,學會看日歷。
2、了解日歷在生活中的運用及作用。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多種不同的日歷
活動過程:
一、出示日歷,引起興趣。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好多東西,我們來看看是什么?(日歷)
1、和幼兒一起說說日歷的樣子
2、引導幼兒觀察日歷
師:日歷里面有什么?(數字、文字等)
二、深入認知
老師這里有一本日歷,我們一起來看看它有什么秘密?
1、認識年份。
師:這是哪一年的日歷?(2012年)
2、認識月份。
(1)一年的第一個月是幾月?最后一個月是幾月?12月過完后就表示一年結束了,新的一年開始了。
(2)那一個月有多少天呢?這些小數字會告訴你。
一年有12個月,有的一個月31天,有的30天,二月有28天。
3、學習查找日期
1、今天是幾月幾日?誰能從日歷中找出來?(幼兒示范)
2、老師的生日是11月7日,誰能找出來。
3、國慶節(jié)是幾月幾日?!來自快思老師教案.!誰能找出來?
4、老師說節(jié)日,幼兒在日歷上找出來,并進行評價。
三、活動延伸
小朋友之間互相提問、指認日期。
教學反思:
《綱要》指出幼兒數學活動的內容應從幼兒身邊取材,以幼兒身邊的日歷說起讓幼兒感受數學就在身邊,有利于激發(fā)幼兒的探索欲望和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的目的是讓幼兒初步認識日歷,在操作中了解一年有12個月,不同月份有不同的天數。對日歷感興趣,初步感知時間概念,懂得珍惜時間。發(fā)展推理能力。
這對于我們班孩子來說是一個還沒有接觸過的新知識,為了能讓幼兒的還子們學的開心有趣于是我以今天是什么年的問題引出主題。果然還子們的積極性一下了高起來了 。接著我以小兔子不明白的問題讓孩子們的幫助解決。你帶的日歷是那一年的? 2011年、2012年、兔年、龍年的孩子們爭先恐后回答著。你是怎么知道的?孩子的小眼睛可亮了:我的日歷最上面有數字2012的就是2012年。我的日歷上有好多小兔子的我就知道是兔子年。一年有12個月這一點大多數小朋友知道,可是對于每個月有不同的天數、認識幾月幾日他們還從來沒有學習過。
于是我在黑板上掛了一個大年歷,請他們觀察一個月有多少天,是不是每個月的天數都是一樣的。孩子們的發(fā)現果然不出意外,他們問:老師,為什么有的30天,有的31天,還有這個2月怎么是29天(28天)。在他們發(fā)現這個問題后,我用"拳頭"形象地來區(qū)分大月小月,調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孩子們在學中樂,玩中學,真正做到了"寓教于樂"。在尋找日歷秘密的過程中,孩子們的發(fā)現遠遠超過了我的預期。有的孩子說:"老師,我發(fā)現了日歷上的數字顏色。""為什么不一樣呢?",我把這個球又拋給了孩子,有的孩子就說:"紅色是休息天,我們可以不上課。"有的孩子說:"不對,有的紅色不是休息天,是節(jié)日,你看!"還用自己發(fā)現的事實給你證明
在接下來的"找節(jié)日"環(huán)節(jié)中,當我說出節(jié)日后,小朋友首先要反應是幾月幾日,接著在年歷中找出來。在找的過程中,孩子們找得都對的,而且迅速還很快!可是我發(fā)現這樣能力弱的小朋友得不到鍛煉了,于是我說:請幾個孩子到老師的日歷上來找。這下,孩子們更積極了。
整個活動下來,給我感觸最深的是,要想小朋友學得開心,首先老師必須帶動學習氣氛,讓每個小朋友都在不自主地投入到活動中去,只有大家都參與了,老師教得開心,小朋友學得也開心。
19、大班數學教案《踩高蹺》含反思
活動目標
1、正確比較5個以上物體的高矮,能按高矮排序。
2、在比較、操作中,體驗高和矮的相對性。
3、能大膽的嘗試、比較,積極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
4、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5、培養(yǎng)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活動重難點
能大膽的嘗試、比較,積極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二)中腳踩高蹺的貼絨娃娃5個。
2、師幼共同制作高矮不同的雪糕娃娃棒。
3、幼兒用書第3頁的"雪糕娃娃棒圖卡"、第25頁《比較高矮》的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觀察貼絨娃娃,猜測娃娃的高矮。
1、猜猜誰最高、誰最矮。
2、比一比,找出正確的比較方法。
3、從矮到高(或從高到矮)排序。
二、操作練習,鞏固對高矮、長短的感知。
1、雪糕娃娃排隊。
請幼兒比較雪糕娃娃的高矮,并按從矮到高的順序為雪糕娃娃排隊,最后說一說雪糕娃娃是怎樣排隊的。
2、插紅旗(幼兒用書第25頁)。
師:把最高的旗桿涂成紅色,最矮的旗桿涂成綠色。用什么方法能找出最高和最矮的旗桿呢?
3、救救小動物(幼兒用書第25頁)。
師:小動物被困在屋頂上了,請你想個辦法救救小動物吧!有什么好辦法呢?
活動反思
大班在方面給了我很大的感觸,常常會覺得有的錯誤是根本就不應該發(fā)生的。在本次中更讓我感慨良多。歸結起來有兩點:
一、畫面觀察較差。
在本次活動中主要是讓幼兒通過各種方法進行5個以上物體的排序。在活動中,我首先讓給踩高蹺的貼絨排隊。幼兒人人都能將娃娃按高矮排好隊伍。接下來是讓幼兒將手邊長短不一的吸管按長短排序,幼兒也都能將吸管排好??墒窃诮酉聛淼牟僮鞑牧现?,幼兒在紅旗的排序上產生了很大的分歧。這些紅旗的旗桿長度有的相差非常細微,有很多小朋友容易看錯。雖然操作之前我已經引導他們要比較旗桿的節(jié)數,但了解是一回事,真正做時有很大一部分幼兒都排錯了,不是順序搞錯就是序號記錯。而這一切都反應出幼兒對畫面的觀察不夠細心,做事太過急促。
二、對自己缺乏信心,沒有自我認同感。
進入大班以后,我發(fā)現有許多小朋友都對自己的行為非缺乏信心。具體表現在:做作業(yè)時總喜歡看別人的,甚至有的小朋友剛剛拿到作業(yè)紙就現看別人是怎么做的。以至于有的小朋友交上來的作業(yè)讓人看了都有點哭笑不得的感覺,因為他的答案都是反寫的。明顯全是照抄別人的。
要想從根本上增強的自信心,我覺得我們必須注意讓幼兒真正掌握我們所要讓他們掌握的。因為只有當他們真正懂了、學會了,才能做到心中有數,才能對自己產生認同感,不是嗎?
20、大班數學教案《種花》含反思
【設計意圖】
最近區(qū)域活動中,幼兒特別喜歡幫花片積木排隊、串珠、穿項鏈等。通過孩子的談話交流,我了解孩子對排列規(guī)律的濃烈興趣,但缺乏對排列規(guī)律的正確感知、認知。因此,我就根據我們班近期發(fā)現的問題設計了這次活動。想通過這次活動使幼兒對有規(guī)律的排序有一個正確的認知,讓孩子能根據花朵的排列進行排序。
【活動目標】
1、能在活動中找出花的規(guī)律,并能在老師的引導下按花的大小、顏色規(guī)律進行排序。
2、對數學活動感興趣。
3、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4、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活動準備】
蝴蝶姐姐小花園的場景布置;蜜蜂寶寶家的種了一些花的花園布置,種花材料(花兒)
【活動過程】
1、發(fā)現蝴蝶姐姐小花園里花的排列規(guī)律
“蜜蜂媽媽帶著蜜蜂寶寶到蝴蝶姐姐的小花園里去玩嘍!”
“花兒好看嗎?”“長得整整齊齊的還是亂亂的?”
師幼:很整齊,像排著隊。
第一排:紅花紅花紅花紅花紅花……(紅花排隊)
第二排:大花小花大花小花大花小花……(大花、小花輪流排隊)
第三排:紅花黃花紅花黃花紅花黃花……(紅花、黃花輪流排隊)
小結:蝴蝶姐姐小花園里的花是按照規(guī)律來排隊的。
2、引導幼兒根據已種的花的排列規(guī)律接著種花。
“我們也要在自己家的小花園里種上花了,以后蜜蜂寶寶可以去采蜜的。媽媽已經在空地上先種了一些花,寶寶看看是按照什么順序排的,再接著往后排,你們愿意嗎?”
①空地1:黃花黃花黃花黃花……
?、诳盏?:黃花紅花黃花紅花黃花紅花……
③空地3:小花大花小花大花小花……
操作活動:啟發(fā)幼兒依樣接著種花(給花兒排序)。
3、活動評價。
老師展示個別幼兒的作品,請幼兒說說,他是怎樣做的?
表揚做的好的幼兒。
請兩名幼兒去看看花兒長得好不好(檢查并糾正)。
帶領蜜蜂寶寶高高興興去采蜜。
【教學反思】
本次《種花》活動,目的是讓幼兒找出規(guī)律并按簡單的規(guī)律進行排序。整個活動以“花園的花”貫穿主線。分兩大環(huán)節(jié)完成,層次清晰,第一個環(huán)節(jié)讓幼兒觀察去發(fā)現花的排隊是有規(guī)律的,通過花的對比引導幼兒感知花兒排隊的基本特征。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引導幼兒根據已種的花的排列規(guī)律接著種花,讓幼兒感受了按花的大小、顏色規(guī)律進行排序的樂趣,也培養(yǎng)了幼兒的觀察力、思維的敏捷性。
21、大班數學教案《球體》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了解球體的主要特征。
2.比較、發(fā)現球體和圓形的不同,并樂意表述自己的發(fā)現。
3.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玻璃球、飛盤、乒乓球、小皮球、木珠、光盤、圓環(huán)、硬幣、瓶蓋等及其圖片,筆和記錄表。
2.環(huán)境布置:圓圓世界--擺放玻璃球、小皮球、木珠、乒乓球等各種球體物品及圓環(huán)、光盤、飛盤、硬幣、瓶蓋等。
活動過程:
(一)以"圓圓世界"導入活動,教師ppt展示圖片,引發(fā)探究的興趣。
師: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進入一個"圓圓世界",看看這個世界里都有什么東西?它們哪里一樣?
(二)引導幼兒在"圓圓世界"里邊玩邊探索,初步感知球體的特征。
1.介紹玩法和記錄要求;老師把他們請到了教室,待會兒小朋友們滾一滾,玩一玩,看一看他們是不是都可以滾,如果可以滾的就在這個圖示下面"√",不能滾的就打"×"。
2.幼兒選擇"圓圓世界"里的物品玩,教師觀察、引導他們;把玩的結果記下來。
3.結合記錄,交流玩的結果:有哪些東西是可以滾的?哪些東西是不可以滾的?
4.小結:原來,"圓圓世界"里的東西都可以滾。
(三)再次探索,進一步感知球體的特征。
1.師;"圓圓世界"里的東西都可以滾,但可以隨便滾嗎?請小朋友們再去滾一滾,玩一玩這些東西。操作時請按照記錄表上的圖片指示進行,并且把玩的結果記錄下來。
2.幼兒再次探索,教師觀察、引導幼兒;把玩的結果記錄下來。
3.結合記錄,交流結果。
4.小結:從各個方向來滾、滾來滾去都不會倒的這些東西,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球體"。
(四)引導幼兒找一找生活中的球體物品。
1.師幼交流:找一找我們的周圍有哪些東西是球體(如柜子上的地球儀等)。
2.師展示ppt,介紹生活中的球體及其作用,。
師:老師也找了一些球體,我們看看都有哪些?它們?yōu)槭裁匆龀汕蝮w?。
3.引導幼兒在生活中尋找球體物品。
師:回家以后你們再去找一找球體的東西,看一看這些東西有什么作用,會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什么問題。
教學反思:
數學來源于現實,存在于現實,并且應用于現實,數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幼兒把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教育活動的內容選擇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22、大班數學教案《文具》含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二十以內”的認數、讀數、寫數是關鍵。在實施過程中必須注意要在實際情況中體驗數的意義。數的出現是對實際生活中物體、人數的抽象概括,也是學生用符號表示物體數量多少、大小的起始階段。研究表明,學生認識數的符號將經歷三個過程:直觀操作———圖象符號———數字符號。
活動目標
1、認識6~10各數,能正確數出6~10的物體個數;正確讀、寫6~10各數;順數、倒數0~10各數。
2、通過學生的動手參與,培養(yǎng)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數感,體驗實物、符號、數字的聯(lián)系;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和檢查能力。
3、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培養(yǎng)學習的樂趣和學習的自信心,滲透一一對應思想。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6~10各數的書寫
6~10各數的書寫
活動準備
“小小文具店”圖,田字格黑板,6~10的數字卡片。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認識6~10各數
師:新學期到了,同學們都買了什么文具?
(出示圖)
1.你能數數這個文具店里有哪些文具嗎?
2.數一數每種文具有幾個?
3.教師零亂貼出6~10的數字卡片。
4.指導學生看書連線:我們的書中也有一個小小文具店,你能數一數,把學習用具和數字朋友連起來嗎?同學們獨立完成,說說你是怎樣連的?學生回答時教師連線。
二、實踐活動,感知身邊的數學
師:小小文具店的各種文具我們數清楚了,可是我們小朋友的文具盒里有些什么呢?老師也想了解一下,誰愿意數一數,再告訴大家?
活動一:數自己的文具
1.數出自己文具盒里的文具,記在心里,再和同桌的伙伴說一說。
2.再指定2~3組學習伙伴匯報給大家聽,注意引導學生語言簡潔明了。
活動二:數兩個人的文具
1.把同桌兩人的文具合在一起,再數一數,每種文具有多少個?
2.匯報交流
學生回答有幾支鉛筆時問:你是怎么知道的?
方法一:數出來的。
方法二:把兩個人的鉛筆加起來的。
對第二種方法要給予肯定的鼓勵。
如果學生的文具數超過了10個,學生能數清楚或算出來,也要加以表揚。
3.延伸:在數你們兩個人的文具時,你還發(fā)現了什么?
三、寫一寫,說一說
師:小朋友真會動腦筋,用不同的方法了解了兩個同桌學習用品的情況,接下來,我們就要把今天認識的6、7、8、9、10寫下來,比一比,誰寫得又快又好。
1.觀察數字卡片6、7、8、9、10
2.指導學生寫。
(1)教師邊示范,邊說明各數的書寫要點:
(2) 學生邊看老師示范或課件演示,邊在桌子上用手寫一寫。
(3)學生在第10頁上先描4個,再獨立寫一個。
(4)小比賽:每個小朋友在本子上寫6~10各兩個,再在小組內評評誰寫得好,并展示給大家看。
(5)你會寫自己家的電話號碼嗎?試試看。
小組內說一說:6、7、8、9、10還可以表示什么?
四、練一練
擺一擺,說一說
(1)分小組把6、7、8、9、10根小棒分成兩部分,看看有幾種不同的分法。
(2)請小組代表在黑板上演示出來。引導學生有順序地分一分,說一說。
教學反思
"創(chuàng)設情景,認識6~10各數" 通過創(chuàng)設小小文具店這一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習熱情,同時進一步認識到物體的個數是幾就用幾表示,體會數的產生,加強數與形的聯(lián)系,發(fā)展學生的數感。
"實踐活動,感知身邊的數學" 這一環(huán)節(jié)安排了兩個小實踐活動,其目的首先在于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到用數學的眼光來看待身邊的事物,加深對10以內數的認識;其二在活動中加強交流的意識,善于向同伴表達自己的想法。
"寫一寫,說一說” 在學生已掌握了書寫格式的基礎上,著重指導各數書寫要點。通過想像、兒歌幫助學生記憶1~10各數的特征,教師的示范使學生掌握數字的筆順方向和布局,并通過小比賽、小評價激勵學生的上進心,力圖把數字寫得整齊美觀。
孩子的興趣比較容易變化和轉移,也就是穩(wěn)定性不高。與孩子的年齡特征有關。大班孩子的注意力持續(xù)20至25分鐘。今后我要在“興趣培養(yǎng)中的誤區(qū)”得以加強。
23、大班數學教案《青蛙》含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本班的孩子都是村上的,而且還是個混合班,但還是對青蛙也都有一定的認知,特別是在模仿青蛙聲音的時候,可以做到惟妙惟肖,在數學這一領域,卻是個很大的弱點。因此,為了激發(fā)她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把孩子們感興趣的實物結合數學知識一起學習,能達到不一樣的效果。
活動目標:
1、學習6以內的加法。
2、能惟妙惟肖的把青蛙的聲音給表現出來。
3、學習用頓音和停頓表現歌曲,感受歌曲的歡快、詼諧。
4、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6以內的加法
2、學習用頓音和停頓表現歌曲,感受歌曲的歡快、詼諧
活動準備:
1、錄音磁帶《青蛙笑》,幼兒用書《美好的鄉(xiāng)村》
2、教師自制大圖(池塘中有幾片荷葉和荷花)
3、折紙青蛙6個(其中有一只大一些,做青蛙媽媽)
活動過程:
一、說一說
師:小朋友們,看一下,老師手中的朋友是誰呀?
生:青蛙
師:對了,是青蛙,那你們知道青蛙生活在哪里嗎?它平時吃什么?誰可以模仿一下青蛙的叫聲?
生:青蛙是害蟲,生活在河里和池塘里,還有在稻田里。它的聲音是呱呱呱。
師:小朋友們真棒,把青蛙的聲音模仿的真像,老師現在帶著大家一起去池塘邊看看,看一下池塘里有多少是青蛙?看誰的眼睛最仔細觀察了。
二、看看說說
1、教師出示大圖,通過擺放青蛙表現出一個算式情境。先將這個情鏡描述一下,然后口述算式,得出一個數。如:五只青蛙在荷葉上,“撲通”又有一只青蛙跳上荷葉,現在有幾只在荷葉上?為5+1=6
2、教師在大圖上擺放青蛙,幼兒根據教師擺放的情境進行口算。
3、請個別幼兒嘗試在大圖上擺放青蛙,并請其他同學來進行口算
4、幼兒完成幼兒用書《青蛙有多少》的練習,并進一步學習6以內的加法練習
三、學唱歌曲《青蛙笑》
1、教師播放錄音磁帶《青蛙笑》的第一段,幼兒一邊翻看幼兒用書 《青蛙笑》,一邊欣賞
2、學唱歌曲,注意唱出歌曲中的頓音和停頓的地方(要求唱出歡快、詼諧的感覺)
3、教師和幼兒進行情境式的表演(教師扮演青蛙媽媽,幼兒扮演青蛙寶寶)
4、結束課堂
教學反思:
在教學《青蛙》這一活動時,先引導幼兒回想起青蛙的特征,并了解青蛙的生活常態(tài)和模仿青蛙的聲音,讓幼兒學會青蛙的基本知識,并在模仿中激發(fā)她們的學習興趣,為下一環(huán)節(jié)打下一個基礎,通過看大圖,貼一貼,創(chuàng)設情景,極大地提高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并學會描述這個情景,再剛開始的時候,只有幾個能力比較強的孩子會,經過幾次的練習和幼兒自己在大圖上擺放和編題,帶動了很多幼兒也學會編題和列示,特別是在幼兒用書上的練習,除了幾個年齡相差太大的跟不上,基本上都完成的比較好,根據課堂反饋信息來看,幼兒知識掌握的都比較好,由此可見,數學課堂上引導幼兒多運用幼兒動手、動口、動腦,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創(chuàng)設最佳情景,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身心潛能,省時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是幼兒學好數學的重要途徑。另外,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如果將生活實際加進去,合理地運用動手、動口、動腦操作,可以幫助幼兒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把幼兒難于理解的數學知識具體化,進而大大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發(fā)展幼兒的數學素質和能力。
24、大班數學教案《四季花圃》含反思
活動意圖: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我們身邊形形色色的事物,都能提供給我們諸多的數學信息,幼兒對數學的學習依賴于生活中對具體事物的反復自由探索和親身體驗,只有通過與環(huán)境的交互作用,幼兒才能使數學經驗逐漸內化,并自我建構以獲得發(fā)展。開展《四季花圃》讓幼兒通過游戲、操作、探索來對物體進行等分。探索用不同的方法等份一個物體,發(fā)展觀察力、創(chuàng)造力,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活動目標:
1、探索正方形四等分的方法,嘗試設計不同的四季花圃。
2、在看、說、貼中,進一步感受四季花卉的豐富多彩。
3、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圓形、正方形各種形狀花壇卡片若干、剪刀、固體膠、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花卉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謎語
身體長又長,開花黃又黃, 臉蛋兒朝太陽,籽兒香又香。(猜一種花的名稱)(向日葵)猜對了,正是夏天怒放的向日葵,它是我最喜歡的一種花。
你喜歡什么花?它在什么季節(jié)開放?
小結:春夏秋冬,百花綻放,各種各樣的花裝扮著我們的城市,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二、圓形花壇的四等分
把圓形花壇分成大小一樣 、形狀相同的四份,分別種上四季的花。[.來源快思老師教案網]
1、集體討論演示
怎么把圓形花壇分成大小、形狀相同的四份呢?
小結:對折兩次的方法,把圓形花壇分成了大小、形狀形同的四份。一個大花壇變成了平均的四份,叫做四等分。
2、分辨四季的花
圓形花壇進行了四等分,還種上了四季花卉。
誰能告訴大家都種了哪些四季的花?
小結:春夏秋冬,四季輪換,每個季節(jié)都有鮮花陪伴,真是風景宜人。
三、正方形花壇四等分
把正方形花壇四等分,種上四季的花。
1、幼兒操作
要求
(1)把花壇四等分,并分別種上四季的花。
(2)多分幾個花壇,試試不同的分法。
(3)音樂停止,停止操作,拿著作品馬上集中。
2、討論
關鍵提問:四等分后變成了什么形狀?你都是怎么分的?你喜歡這個花壇里的花嗎?為什么?我們把正方形花壇四等分,一共想出了幾種分法?
小結:今天,我們用不同的方法把正方形花壇進行了四等分,有的平均分成四個小正方形、有的平均分成四個小長方形,還有的平均分成四個小三角形,在不同四等分的花壇里,四季花卉交替開放,裝扮著我們的春夏秋冬。
活動延伸:
三角形花壇怎么四等分?你想種上哪些四季花卉?
(對角折, 上下對邊折, 左右對邊折等)
活動反思:
等分是生活中的一個數學活動,探索性強。設計等分數學活動要注重幼兒原有的經驗,充分發(fā)揮幼兒的能動性,讓幼兒自主探索對不同形狀物體進行等分的方法,在新要求與舊經驗的交織中,實現認知的平衡,獲得發(fā)展。本次數學活動的目標是學習四等分。大班幼兒對圓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是熟悉的,因此對圖形進行等分就有可操作性?;顒舆^程中,通過謎語導入,引起幼兒的興趣,學習四等分。在操作過程中,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操作。操作完,讓幼兒通過觀察和比較,從而掌握四等分的方法。孩子們在這個過程中積極動腦,想出了不同的分法。整個活動過程中,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遵循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原則,讓幼兒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發(fā)展。
不足之處:
活動時間,環(huán)節(jié)應該再安排得緊湊一些、該簡略的部分再壓縮一下。
25、大班數學教案《測量》含反思
設計背景
經過一個暑假,大 部分孩子都長高了不少,排隊每個都在比較高矮,為了讓孩子了解自己的高矮,設計了數學課——測量
活動目標
1 能用兩種或兩種以上自然工具測量物體的長短,寬窄,高矮等。
2 體驗不同的測量工具和方法。
3 初步理解測量的意義,增強幼兒動手能力。
4 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 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重點難點
測量的意義,測量物體的長短,寬窄,高矮。
活動準備
直尺,長紙條,測量用的繩子,木棍,記錄紙。
活動過程
1教師帶領幼兒到戶外,找到兩種高矮差異不太明顯的植物,請幼兒比一比,哪一株植物更高一些?
2 啟發(fā)幼兒用自然工具來測量兩株植物的高矮,(如用手,用小棍,或者用直尺,等)。在測量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幼兒測量時將測量工具首尾相接。
3 分組活動:第一組用手或手臂來量桌子,門,窗的長度,寬度,說說測量的結果并且記錄下來。第二組用繩或者腳步來測量教室,黑板的長度,寬度,說說測量結果并記錄下來。[教案來自:快思教案網.]第三組用棍子或者直尺來測量桌子,椅子的長度或寬度或高度,說出測量結果并記錄下來。
4 對照匯報結果引導幼兒探索:用長方形紙條自制量尺,寫上0——10的數字做成量尺。
5 交流小結,鼓勵幼兒用書,鉛筆,小棍,直尺來進行簡單的測量活動。
教學反思
學前階段的幼兒,對與數的概念理解難掌握,測量的意義難理解,只有利用日常生活中見到的,加上讓幼兒自己操作自己動手來尋求答案,讓幼兒真正了解測量的樂趣。這一活動幼兒比較興趣參與活動,但是測量結果的記錄有所欠佳。對于這一活動我進行了反思:1 雖然幼兒樂與參與了活動,但是實踐過程操作能力還不夠強。在以后的數學教學中,應該多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
26、大班數學教案《看看排排》含反思
活動目標:
1.能將物體按兩個一組、一個一個間隔的規(guī)律進行排序。
2.嘗試通過自己的排序活動,體驗操作的樂趣。
3.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課件,積木,雪花片,筆,彩紙,剪刀等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尋找圖片上的規(guī)律。
1.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很多的東西,請你們猜一猜我可能跟你們玩什么游戲呢?幼兒猜測。告訴你們哦,其實我今天要跟你們來玩一個排一排的游戲。
2.首先我們先來看幾張圖片,這個是什么?(太陽)這是一個紅紅的太陽,那請你們看看這個太陽上的光芒按什么規(guī)律再排呢?(長短長短)你們看出來了嗎?<.本文來源:快思教案.網>我們來說說看,一根長,一根短,從上面開始說。 (一根長,一根短,一根長,一根短.....)這個太陽好看吧。如果這個一根長一根短隨便排排,那這個太陽還會好看嗎?(不好看)所以它有規(guī)律,你們發(fā)現這個長和短是幾個一組的,一長一短,一長一短?(2個一組)你們來看看是不是?一長一短一長一短,2個是吧,而且還是間隔排的。
3.我們再來看看第二張圖片,這是什么?(欄桿)仔細看好哦,這個欄桿上的顏色有什么規(guī)律呢(紅藍紅藍)一根紅一個藍接著看一根紅一個藍,一根紅一個藍,它們又是幾個一組的?(2個一組)如果這個欄桿紅的歸紅的,隨便它一會紅一會藍整齊嗎?(不整齊)
4.再來看看最后一張圖,這是什么地方?(花園)這個花園有圓圓的花壇,長長的凳子,我想問問看這個花壇和凳子它的排列有什么規(guī)律?(一個凳子,中間有個花壇再接一個凳子)我們一起來看看從花壇開始,一個花壇一個長凳一個花壇一個長凳,你們猜猜看接下去會是什么?它是兩個一組一個花壇一個長凳是吧?
5.教師小結:這幾張圖片告訴我們,欄桿有規(guī)律了就好看了,因為太陽的光芒也有規(guī)律都是兩個一組,一個一個間隔,一長一短一長一短,欄桿呢一紅一藍一紅一藍,花園里一個花壇一個長凳,一個花壇一個長凳,它們都是兩個一組,一個一個間隔的。
二、提供材料,按規(guī)律進行排列。
1.今天我給你們準備了一點東西,你們能不能把這些材料也來按這個規(guī)則排一排,行嗎?一定要像圖片上一樣兩個一組,一個一個間隔的。但是作為大班的孩子我是有規(guī)則的,聽清楚:1.隨便選材料在自己的位置上排列。2.必須按兩個一組,一個一個間隔有規(guī)律的排。行不行?有問題嗎?好,再想想第一個規(guī)則是什么?第二規(guī)則是什么?然后排在哪里呢?
2.幼兒找材料排列,教師指導。
3.排出來真好看,有沒有都按兩個一組的規(guī)律來排呢?誰來說說看?彩紙是誰排的?你是怎么排的?(一個紅一個粉)我們幫她一起來檢查一下(一張紅一張粉一張紅一張粉)有規(guī)則嗎?再來檢查花片,我們一起來說(紅藍紅藍)是不是一個一個間隔,兩個一組的?她選的是花片按照顏色來排的,花片還有嗎?你怎么排的?(一白一紅)接著我們來說說別的?這是什么?(水杯和筆)誰排得?(一水杯一筆)同意嗎?他選了幾種材料?(2種)但是也可以2個一組一支筆一個水杯一支筆一個水杯也可以這樣間隔。真了不起,一種材料可以按顏色,兩種材料可以按照它的名稱來說。
4.剪刀還沒有說過?誰排得?(一把粉一把藍一把粉一把藍)怎么樣?同意嗎?如果接下去排應該是粉剪刀還是藍剪刀?我再想啊,如果今天我沒有粉剪刀,只有藍剪刀,那應該怎么排呢?能按兩個一組,一個一個間隔排嗎?請幼兒示范(一把朝上一把朝下)如果不能朝上朝下,你們還有辦法嗎?(一把左一把右)這樣也是兩個一組,一個一個間隔的,還有辦法嗎?怎么樣才能兩個一組?(一把開一把合)嘴巴一起說(一把開一把合一把開一把合)如果還有一把是什么?
5.教師小結:你們真了不起,我想考考你們,把你們難倒,結果難不倒哎,原來選擇同樣的材料,2種材料來表示2個一組間隔排,也可以一種材料按顏色間隔,還有有的時候就一種材料、顏色都是相同的照樣能夠2個一組,一個一個間隔排。
三、用身體與語言進行間隔排列。
1.我就喜歡和你們做游戲,我想給你們材料太簡單了,難不倒你們,現在我們不用材料就用我們的身體能不能2個一組,一個一個間隔的排?請幼兒示范。需要請人來幫忙嗎?誰能接下去?要幫助他完成哦。還有什么辦法嗎?(一男一女)還有什么不一樣的嗎?(一蹲一站)
2.找朋友也不稀奇了,現在誰上來一個人完成2個一組,一個一個間隔排列,自己來哦。我們不請你講,讓我們自己來猜好不好?幼示范(2只腳一前一后)誰再來試試?(朝前朝后)是不是兩個一組?現在我來試試,我挑戰(zhàn)一下,我手不動腳不動,什么也不動,看好哦。(喵,汪,喵,汪)誰猜出來我有2個一組,一個一個間隔排列的事情?(一個喵一個汪)一個喵一個汪是什么動物的叫聲?貓和狗兩個一組。現在我我又要提高難度了,貓叫狗叫不行,換其他的說話,說說馬路上,說說天上,說說水里,也要2個一組,一個一個間隔排列行嗎?
3.你們真棒!我再來挑戰(zhàn)你們一下。我給你們帶來了一個故事,名字叫排列書,和排列是有關的,剛剛我們做了那么多的排列,想想有2個一組,間隔排列故事里會有嗎?
4.教師講故事。
5.故事講完了,有沒有兩個一組,一個一個間隔排列的事情?排了什么呢?哪里?再找找出了排的東西,說話有沒有2個一組,間隔排列的?誰說話有兩個一組的事情?(媽 媽叫了一個:sam吃飯啦,sam說等一分鐘哦)哦,猜出來了,真厲害。我來做媽 媽:sam吃飯啦。幼兒:再等一分鐘。好,好玩嗎?我們會教學再來玩這個排一排的游戲。
活動反思
數學來源與現實,存在于現實,并且應用與現實,數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幼兒把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教育活動的內容選擇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27、大班數學教案《比較高矮》含反思
活動目標
1、教會幼兒區(qū)別高矮,初步掌握高矮的相對關系。
2、教幼兒一些簡單的比較方法,發(fā)展幼兒觀察、比較、判斷能力。
3、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數學:3-3比較概念 3-4比較概念 3-5比較概念
2、日常生活中能比較高矮的實物若干
活動過程
一、教幼兒區(qū)別高矮和一樣高
1.課件:3-3比較概念
讓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找出圖畫物體的不同點:
兩棟樓房,一棟樓房高,一棟樓房矮。
兩座房子,一座房子高,一座房子矮。
兩個廚子,一個廚子高,一個廚子矮。
兩個梯子,一個梯子高,一個梯子矮。
2.逐一出示實物,讓幼兒比一比,誰高誰矮,還是一樣高。
3.請兩個小朋友上來比比誰高誰矮,還是一樣高,
再請全體幼兒互相比比,誰高誰矮,還是一樣高。
4.請幼兒說說自己熟悉的東西中什么是可以比較高矮的。
二、教幼兒一些比較高矮的方法
1.請一高一矮兩個小朋友,矮的站在凳子上,
前面用一塊布遮住,讓幼兒判斷,誰高誰矮。
當幼兒發(fā)生錯覺時,揭開謎底,并告訴幼兒比較高矮時要把物體放在同一高度
2.課件:3-4比較概念
讓幼兒判斷物體最高、最矮。
三棟樓,哪棟樓最高?哪棟樓最矮?
三棵樹,哪棵樹最高?哪棵樹最矮?
3.課件:3-5比較概念
看一看圖片上有誰?
公雞,狗,長頸鹿,貓,小雞。
比一比它們誰最高?誰最矮?
誰比誰高?誰比誰矮?
三、告訴幼兒簡單的高矮的相對關系
1.請一高一矮兩個小朋友比較,再讓高的小朋友跟老師比較,讓矮的跟更矮的小朋友比較,使幼兒知道:高的小朋友跟矮的小朋友比是高的,跟老師比是矮的,矮的小朋友跟高的小朋友比是矮的,(快思老師.教案網出處)但跟更矮的小朋友比是高的。告訴幼兒單獨的某樣東西是不能定高矮的,要看它跟什么比較。
2.請三個小朋友上來,再請一個幼兒為他們從高到矮排隊,
并說出誰高誰矮,誰比誰高,誰比誰矮。
四、幼兒實踐操作
請每個幼兒依次畫高矮不同的三棵樹(或三棟樓等)。
反思: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通過三個活動環(huán)節(jié),讓幼兒感知物體的高矮,比較高矮;學會運用高高的、矮矮的、比較高、比較矮、最高、最矮等語詞,并理解物體高或矮的相對關系;初步嘗試將物體從高到矮或從矮到高的有序排列。我認為本次活動設計是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先請兩個幼兒上臺比較高矮,讓幼兒作為活動的主體,比起圖片來更直觀,先讓幼兒自己來比較,更能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再來觀察圖片比較高矮,最后進行排序。幼兒學起來是層層遞進的,對高矮概念掌握的較好,完成原先設立的目標。
28、大班數學教案《我給他們排排隊》含反思
活動目標:
1、 喜歡發(fā)現生活中有規(guī)律的事物,感受規(guī)的存在和美感。
2、 嘗試通過自己的排序活動,體驗操作的樂趣。
3、 培養(yǎng)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4、 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活動準備:
項鏈一串、有規(guī)律的事物、幼兒在排序方面的生活經驗以及開放性的材料
活動過程:
一、 感受規(guī)律的存在,發(fā)現生活中的規(guī)律。教師出時傳好的項鏈,進行提問:
1、 漂亮嗎?為什么?
2、 在項鏈上你還發(fā)現了什么?
3、 它是按照什么規(guī)律串起來的?
4、 如果你來串,你會怎樣做?
二、 引導幼兒聯(lián)想生活中有規(guī)律的事物,使幼兒感受到規(guī)律在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
1、 去了我們的項鏈是有規(guī)律的外,在我們的生活中你還發(fā)現哪些東西是有規(guī)律的?
2、 他們是按照什么規(guī)律排起來的呢?
三、 幼兒嘗試利用多種材料排序,體驗創(chuàng)造與表現的樂趣
1、 我們知道了生活中有這么多東西,都是按照一定規(guī)律進行排隊的,那我們今天也來玩一個排排隊的游戲好嗎?
2、 一會兒大家可以在教室中任意選擇你喜歡的材料,為他們排排隊,可以你自己也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合作完成這件事情。但是在做之前大家要思考兩個問題:
(1) 你為什么要這樣排隊?
(2) 你是按照什么規(guī)律進行排隊的?
3、 提示幼兒:如果你的排隊方法很多,怕記不住,可以自己取一張紙把你排隊的規(guī)律都記錄下來。
四、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五、 幼兒間的相互交流
1、 幼兒分兩組進行交流,一組幼兒坐在那里當講解員,另一組幼兒自由參觀,然后交換。
2、 幼兒自由參觀,可以互相猜一猜他利用了幾種排隊的方法。
3、 教師有目的的與幼兒一起參觀,有重點地進行多維度排序的講解與評價。
六、 活動延伸:幼兒可以再活動區(qū)中進行多維度排序的嘗試,并進行相應紀錄。
教學反思:
《排排隊》本課的亮點是強調學生的自主性和實踐性,讓學生自主參與知識探索、發(fā)現與形成的全過程,并通過體驗與感受,構建屬于自己的認知體系。;文.章出自屈,老師教.案網]二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些造型表現的經驗,僅靠老師的講解是枯燥的,于是本課中我設計了多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親自體驗。
一、以趣味為本
學生畫的人普通是用幾個圓和火柴人的線條為符號的形象化,一種習慣性的表現,缺少觀察和思考的成份,對此,我以游戲為切入點,通過觀察同桌來感受“人”的外形線條,再用童趣的長高高,減減肥的添畫法來動動手術,在本課中有玩,有學,有樂,盡管如此,快樂了還需要有效,達到教學目的仍是課堂追求的最終目的。
二、以生活為樣
排排隊此課用公共場合常見的排除現象設置情境,進行觀察和人物繪畫表現,排隊不管學生在校內還是校外都很常見,上學,放學,吃,玩都經歷過,容易喚起學生的回憶,從而也能“侃侃而談”排隊時的場景和發(fā)生的故事。例如有個學生說,他在買車票的時候有人推他的事情,我進一步引導,讓他談談不排隊的行為,以及他當時的感受,這樣比說一句空洞平白的我們都要講文明,守秩序要來得生動和深刻。
29、大班數學教案《認識星期》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星期,知道星期的排列順序,知道一星期有7天,一個月有30、31天。
2、通過探索活動,了解一年有12個月,會看月歷,能夠正確說出月歷上的日期和星期。
3、對看月歷和閱讀活動有興趣。
4、培養(yǎng)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1、臺歷實物、操作材料、彩筆。
2、PPT課件(掛歷)、星期一至星期日的字卡共7張。
配套課件:大班數學課件《認識星期》PPT課件
下載地址:www.banzhuren.cn/ppt/2238.html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通過提問引出星期。
師:小朋友,你知道今天是幾月幾日嗎?星期幾?(幼兒回答)那你知道一星期有哪幾天?
2、教師出示PPT掛歷,引導幼兒觀察,了解掛歷內容。
(1)這是什么?上面有什么?
(2)告訴幼兒這是哪年的日歷,每一塊表示一個月,一年共有幾個月?
(3)這是幾月份的日歷?這個月有幾天呢?教師邊指日期邊帶領幼兒念日期1-30。
(4)認識星期。認讀漢字星期一到星期日。
(5)幼兒找一找1日在哪?教師用紅筆圈起來。并引導幼兒向上看1日是星期幾。
3、初步了解星期與人們的關系,感知星期排列的有序性。
(1)一個星期這幾天是怎樣排列的?
(2)星期與爸爸媽媽和我們小朋友有什么關系?
(3)游戲:找一找星期幾不見了?(老師請幼兒把眼睛閉上,去掉一張,讓幼兒猜一猜星期幾不見了?)
大班數學教案《認識星期》含PPT課件
二、操作活動
引導幼兒觀察操作材料上的月歷,請你給第一個星期日涂上紅色;給第三個星期二涂上黃色,再給小鼠咪咪的生日——第四個星期四畫上一顆五角星。
三、活動評價。
活動反思
一、緊扣幼兒的生活經驗,凸顯數學活動中的挑戰(zhàn)性。
在以往的數學活動中,星期的周期性和序列性占了主要的比例,但是在實際的生活中發(fā)現,孩子們基本已經具備了相關的知識經驗,教師只需幫助其提煉經驗即可,如果還只是延續(xù)此類內容,遠遠不能滿足孩子的需要,對于幼兒來說,真正的學習動力來自于活動本身,想讓他們穩(wěn)定地沉浸在數學探索、操作活動中,就必須給他們提供一個有一定挑戰(zhàn)性的,需要通過思考才能解決的問題情境,而這個挑戰(zhàn)性又不能脫離生活,因此結合"昨天今天明天后天前天"的推算活動,能極大的滿足孩子的興趣和需要,并且此類推算也能為生活服務。
二、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凸顯數學活動的趣味性。
很多時候,我們會簡單地認為,用教語言的方法來教數學,盡量多講,多操
作,多練習,孩子自然就會了,這個觀念是錯誤的,幼兒只有通過自己的思維活動,依靠自己的經驗,才能真正地理解數學,而這種主體的理解必須基于內在的需要和興趣,整個活動,我都是以童趣的手法,引用了星期媽媽和她的寶貝,小豬送蛋糕等形式,讓孩子在一定的情景中學習數學,教與學其樂融融,相得益彰。
30、大班數學教案《換禮物》含反思
活動意圖:
計算能力是學習數學所必備的基本能力,是學習數學的基礎,計算的準確率,直接影響學習質量。實際教學中,根據幼兒生特點,安排活動,引導幼兒積極參與。在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中,加深對1—10各數意義的理解及組成,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集知識性、趣味性、活動性于一體,充分發(fā)揮幼兒的主體性,讓活動洋溢著愉快的學習氛圍。
活動目標:
1.鞏固10以內加法。
2.提高幼兒計算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數字卡片、動物圖片、幼兒活動手冊三第38頁
活動過程:
一、練組成
2—10各數的組成。
?、?的組成有哪幾組?(.教案來自:快思教.案網)
②8的組成有哪幾組?9的組成?10的組成?
教師一一列舉。并驗證正誤。
二、換禮物
1、小牛這里有一張卡片7分,請你為小牛選擇禮物?
□○□=□ 找出 : 3+4=7 2+5=7 1+6=7
任意選擇禮物與小動物連線,并列式計算,看看兩種禮物的分值是否與獎券上的分值相等。
2、用同樣的方法,依次找出相對應的數。
□○□=□
三、幼兒操作
看準題、算對數。
活動反思:
計算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應用最多的數學知識,是人們應具備的基本數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幼兒計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計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愛玩是孩子的天性,讓孩子在玩中感知的知識是最深刻也是最牢固的。讓他們主動參與、快樂學習、自如應用,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31、大班數學教案《數字2》含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本班由大班和中班的幼兒組成的,都是農村孩子。對他們來說在學校的任何東西都是陌生的。除了學校之外沒有任何 語言環(huán)境,為了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在學校盡量讓他們多讀,多聽,多說,多看。游戲為主,采取各種有趣的教學放方法啟發(fā)他們讓他們覺得學校使他們最快樂的地方。
活動目標
1.通過做游戲講述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通過多種讀法讓幼兒學習2想什么。
3.掌握數字2的讀法及寫法。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讓學生大膽地說漢語,用漢語表達數字。記住數字的讀法及寫法。
難點:用漢語表達關于數字的內容。
活動準備
數字卡片,尺子,貼板
活動過程
首先復習學過的內容
(一)開始環(huán)節(jié)
以提問的方式導入新課
教師出示兩個梨子問:“這是什么?是什么顏色的?這是幾個梨子?”<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網.>又出示小貓問:“這是什么動物?你們家有沒有?喜歡貓嗎?這是幾只貓?這些都是兩個兩個的,誰知道我們用那個數字來表示?”。
(二)基本環(huán)節(jié)
教師在黑板上寫標題
教師:“2想什么? 像小鴨”出示數字卡片邊讀,邊讓學生跟著讀好幾遍。(2像小鴨水中游)
在黑板上畫方格,在上面邊寫數字2,邊講怎么寫。然后讓學生伸出小手在空中練寫。
讓幼兒在練習本上邊寫邊讀。要求學生寫,讀的標準。
(三)結束環(huán)節(jié)
讓每位幼兒說說2,還有2像什么。
(四)延伸環(huán)節(jié)
為了提高課堂氣氛寫一個大大的數字2和一個小小的數字2.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節(jié)數學活動。學生對數字2還是有所了解。主要采取了做游戲,鼓勵,引導比賽等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大部分小朋友都懂得了2的讀法及寫法,又會說2像什么。他們都積極回答出老師提出的問題。大膽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對這個數字的興趣很高。老師不但問積極舉手的小朋友,還問那些不舉手,表達能力有點困難的小朋友,多多鼓勵他們,讓他們相信自己,會回答出來的。
32、大班數學教案《排隊買票》含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本班有的幼兒在排隊時特別活躍,不能快速進行排隊,在排隊行進過程中總是左右搖擺,使隊伍歪曲,且學生在擺動過程中易摔跤,發(fā)生意外。
活動目標
1、學會遵守幼兒上學規(guī)則,以及生活中的各種規(guī)章制度。
2、為小動物的排隊編號,試利用圖片編故事。
3、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遵守排隊秩序,學會安全排隊。
難點:看圖片編號,試編一個合乎情理的故事。
活動準備
幼兒教學用書A 《排隊買票》
教學掛圖《排隊買票》
活動過程
1 看掛圖,看一看圖片里有哪些動物?
--- 小朋友仔細觀察圖中有哪些可愛的小動物?
--- 小雞、小狗、小豬、小兔、小松鼠、長頸鹿、小老鼠、大老虎
2了解圖中發(fā)生了什么。
---他們在哪里?干什么?
---游樂園,排隊買票,去游樂園玩。
3給小動物們編號。
---看小動物們排隊,給隊伍排號,看看誰排第幾?小雞是第幾啊?
---第一。
第二是……?
……
……
--- 長頸鹿是第幾呢?
---(七嘴八舌答案毫不統(tǒng)一)
---不知道了我們就一個一個數。(老師指學生數)
---1、2 、3 、4 、5 、6 、 7 。
---現在知道長頸鹿排第幾啊?
/---第7。
---最后一個是小狗。
---以后我們不知道數字后面是幾了,就從頭數一數,這樣就知道了。
再看圖片說一說圖片中發(fā)生了什么事?
---小狗要先買票,他欺負小雞。
---那后來呢?<快思老師.教案網出處>
---長頸鹿把他調到后面去了。
---小朋友看圖片講一講這個故事。(老師引導幼兒講故事)
---聽了小朋友的故事我們排隊的時候可不可以插隊?
---不可以,應該好好排隊,一個一個地買票。
教學反思
幼兒在學習中理解能力其實很高,有的超出了教師的設想,他們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較成熟。教師應考慮到目前兒童的認知水平,適當提高對幼兒認知水平的情景假設。使教學最大程度接近幼兒最近發(fā)展區(qū)。
在教學過程中幼兒的回應出乎老師的意料,他們能準確把握課本中的圖片所提供的含義,并將其用語言表達出來。只有少數認知水平發(fā)展緩慢的學生不能及時了解課文的含義,在老師的引導下也能理解課文的內容,慢慢認識到課文背后的意義——遵守規(guī)則,不能隨意破壞規(guī)則。從而教師引導學生遵守學校的規(guī)則,交通規(guī)則,以及一些約定俗成的規(guī)則習慣。
通過本課程我應該及時糾正自己對幼兒認知水平的認識,針對本班不同兒童的發(fā)展設計課程,使每個兒童通過學習都有收獲,有所發(fā)展。在教學中還應該加強教學組織策略的學習,使幼兒在學習中既能收獲知識,又能收獲快樂。
以后再上本課我希望能在課程中加入一個排隊的游戲,讓幼兒能及時學以致用,同時在游戲中快樂成長。
33、幼兒小班數學教案《排排隊》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學習將物品按照ABAB的規(guī)律進行排序。
2、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3、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課件、串珠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模仿游戲導入活動
師: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玩?zhèn)€模仿游戲,我來做一個動作,小朋友來模仿我的動作。!出自:快思老.師!小耳朵要仔細聽噢?拍手-拍腿,拍手-拍腿、拍腿-跺腳,拍腿-跺腳、拍肚皮-拍肩,拍肚皮-拍肩,通過課件引導幼兒學習按ABAB規(guī)律排序
師:今天,我們的好朋友喜羊羊邀請我們去羊村去做客,他正在羊村等著我們呢,我們趕快出發(fā)吧。
二、(播放課件)引導幼兒發(fā)現物品的規(guī)律
1、師:哇,羊村到了,喜羊羊正在門口等著我們呢,小朋友看門口的小花也在歡迎我們呢,提問:小朋友看看小花寶寶是怎樣排隊的?(師引導幼兒觀察討論,發(fā)現是按照物體顏色間隔排序的方法)小朋友說得真好。現在我們趕快跟著喜羊羊去羊村看看吧?
2、(師播放第二張幻燈片)小朋友快看是誰呀?(慢羊羊村長)慢羊羊村長好像有話跟要說(播放錄音)不好了,懶羊羊被灰太狼抓走了,我們快和喜羊羊一起去救他吧。
3、(師播放第三張幻燈片)狼堡到了,小朋友看,狼堡門口有許多陷阱,想要躲過這些陷阱我們就要發(fā)現陷阱里的秘密。小朋友仔細看陷阱是怎樣排列的?(一個綠的,一個紅的)小朋友說得真好,如果我們繼續(xù)往前走會遇到什么顏色的陷阱?誰來試試把隱藏的陷阱找出來?(引導幼兒按規(guī)律將陷阱找出來)小結:全體幼兒說一遍
4、(師播放第四張幻燈片)我們終于躲過陷阱了,不好,懶羊羊被灰太狼放到鍋里了,要想就出懶羊羊必須解除灰太狼的魔咒,灰太狼的魔咒就藏在這些蘋果里。小朋友擦亮眼睛仔細看這些蘋果有什么不一樣?它們是怎樣排隊的?(一個大的,一個小的)小朋友說得真好,接下來應該怎樣排?(引導幼兒按規(guī)律將陷阱找出來)小結:全體幼兒說一遍
5、(師播放第五張幻燈片)灰太狼的魔咒終于被解開了,可是邦著懶羊羊的繩子還是沒打開,灰太狼說了,只有把墻上的機關按鈕全都點亮,懶羊羊才能獲救。我們快來看一看,這些按鈕是怎么樣排列的?(一個三角形,一個正方形)小朋友說得真好,接下來應該怎樣排?(引導幼兒按規(guī)律將陷阱找出來)小結:全體幼兒說一遍。師:哈哈,灰太狼終于被打敗了。
6、(師播放第六張幻燈片)今天是美羊羊的生日,美羊羊邀請戚老師和小朋友一塊去參加,可是我送給美羊羊的禮物還沒有準備好,小朋友快來幫幫我吧? 看,老師準備了一條項鏈,這條項鏈是什么顏色的呀?(粉、黃),它是怎么排列的?這條項鏈是粉珠珠、黃珠珠一個隔著一個排列的。這條項鏈還沒做完呢,哪個小朋友來幫我做完,看看后面應該排什么顏色的珠珠呢?(請一幼兒師范)做完后完整說一說。
7、師引導幼兒自由選擇顏色串項鏈
師:小朋友看,老師這里有許多的方形的小珠子,它們都有什么顏色?小朋友也來做一條漂亮的項鏈送給美羊羊吧?讓兩種顏色的小珠子一個隔一個串起來。
活動反思
數學來源于生活,讓數學幫助我們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利用生活中常見事物,由淺入深逐步進入題,由此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幼兒的主體性發(fā)展。數學《排排隊》是一節(jié)按規(guī)律排隊的活動。讓孩子在操作活動中體驗操作的樂趣。
對于第一次接觸按規(guī)律排隊。通常孩子們都感覺比較困難?;谝酝慕虒W經驗和孩子們的年齡特點。排隊對于孩子們比較貼近他們的的生活,是每天都要做的事情。讓孩子們親身參與,感受排序是有規(guī)律的。在后面的操作部分孩子完成得都很好。
整個活動孩子們都是在一種輕松而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課堂氣氛活躍,孩子對按規(guī)律排隊掌握也比較好。
34、小班數學活動教案《排排隊》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學習AB式交替重復的排列規(guī)律。
2、通過操作活動,發(fā)現和探索簡單的排列規(guī)律,并體驗操作活動的快樂。
3、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4、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課件、幼兒操作的蘋果圖片及操作卡片。
活動過程:
一、小朋友和聽課的老師打招呼。
園長、老師早上好!歡迎你們!
二、示范講解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樣東西,你們猜猜看可能會是什么?(幼兒自由猜測) 教師一個一個出示穿好的珠子,讓幼兒發(fā)現它的排列規(guī)律。(幼兒能說出是按照一個紅珠子、一個綠珠子來排列的。)
三、剛才小朋友們表現的非常好,今天天氣也不錯,老師獎勵咱們一起去郊游吧。(快思老師.教案網出處)(播放音樂)
1、咱們先到動物園,咦!小朋友們快看它們是誰?在干什么呀?噢!原來它們在排隊,看看猴子和長頸鹿是怎樣排隊的? (幼兒能說出它們是按照一只猴子和一只長頸鹿的順序來排隊的。)
2、(播放音樂)咱們又來到菜園,快來看看它們是誰?在干什么呀?噢!原來是紅、白蘿卜,它們也在排隊,看看它們是怎么來排對的?
3、(播放音樂)現在到果園了,看看水果寶寶們它們又是怎么排隊的?
四、幼兒動手操作
剛才在果園的時候,蘋果寶寶悄悄的告訴我,想請咱們小四班的小朋友幫忙給它們排排隊,你們想不想幫呀?
幼兒分組動手操作,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來給蘋果寶寶排隊,并說出自己的排列規(guī)律。
五、結束活動
咱們也學學它們來排隊吧,小朋友們說說可以怎樣排?今天咱們先按照一個小女孩、一個小男孩的順序來排隊一起到戶外做游戲吧。
活動反思:
這節(jié)活動運用課件,孩子能很清楚的看到物體的排列規(guī)律,孩子非常感興趣,課堂氣氛也很好,通過帶孩子去郊游這個主線來貫穿整節(jié)活動,使孩子很自然的就理解了排序這個概念,另外這個課件里面我加入了孩子郊游的照片,這樣孩子就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35、中班數學教案《排排隊》含反思
活動目標:
1.能按一定方向排序。
2.抽象出4、5、6、7、8各數的實際意義。
3.感知并認讀數字。
4.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各小組活動材料。
活動過程:
一、學習新游戲:排排隊
1.出示方向標記卡,認識它的含義:大、小、箭頭各表示什么。
2.出示一套排序材料,請幼兒說說看標記怎么排排隊。最大的放在什么地方,最小的放在什么地方,這個標記卡表示從大到小還是從小到大。
3.講清“排排隊”的名稱,要求幼兒按照標記卡將所給材料排序。
二、介紹各小組活動名稱、要求
小組活動一:排排隊
目標:能按一定方向排序。
準備:方向標記卡8張,排序材料8套(每套均由同一畫面內容但大小不等的5張圖片組成。如:大小兔子、 大小蝸牛)。
玩法:幼兒根據方向標記卡(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將所給大小不等的操作材料排序。
規(guī)則:按方向標記卡提示的方向排序,并說出序列的規(guī)律。
小組活動二:點娃娃找朋友
目標:抽象出5、8、7、8各數的實際意義。
準備:圓點卡8套(各畫有5、6、7、8個小圓點),分類盒8個,各種畫面內容的圖片8套(圖片上的物體數量分別是5、6、7、8個)。
玩法:請幼兒將圖片按照畫面物體數量的多少進行分類,最后用圓點卡片表示圖片上物體的數量。
規(guī)則:將圖中物體數量相等的圖片放一起,再用圓點卡表示每格圖片畫面內容的數量。
小組活動三:數字拼圖
目標:感知數字,認讀數字。
準備:數字1—10的拼圖8套。
玩法:兩位幼兒合作拼湊1—10的各個數字,拼完后告訴老師這些數字分別叫什么。
規(guī)則:將零散的數字塊全部拼成一個個完整的數字。同時讀出其名稱。
小組活動四:小兔吃飯
目標:抽象出4的實際意義。
準備:小兔紙袋10個(開口處裝飾為小兔嘴巴,頭上蝴蝶結處貼有4個小圓點),蘿卜、青菜、青草、蘑菇 等圖片10套。
玩法:請幼兒按照小兔頭上的小圓點數量把和它一樣多的圖片放入小兔的“嘴巴”里“喂食”。并且說明 喂小兔幾個。
規(guī)則:圖片上物體數量要與小兔蝴蝶結上小圓點數量一樣多,才可以喂食,同時要說明喂的是幾個。
三、幼兒分組活動。
教師重點指導第一組,觀察其是否按標記卡排序:若有幼兒感到困難,教師可減少排序圖片的數量,使圖形大小差別較為明顯;對待排序快的幼兒增加排序圖片數量,并鼓勵其從多個方面來排序。[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網]要求每個幼兒都輪流到第一組活動一次。巡視其他各組活動情況,給予個別引導:①第三組數字拼圖的幼兒能力較弱,要求他們拼完全部數字后,按順序指認數字,幫助其區(qū)分易混淆的數字。②對第二組中還不能用圓點卡正確表示圖片中物體數量的幼兒,引導其參加第四組活動。
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中增加了社會領域的內容:培養(yǎng)幼兒的分享、合作意識。這主要針對我班部分幼兒缺乏合作意識的問題而提出。另外,知識的難度有所提高,表現在:讓幼兒不僅發(fā)現規(guī)律并按規(guī)律延伸序列,不僅嘗試自己設計規(guī)律,還要用“多種方式”表現規(guī)律?!岸喾N方式”,其實是把藝術等其他領域的知識滲透到數學活動中。結果表明,這樣的目標在幼兒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內,是幼兒經過努力能夠達到的。所有幼兒都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除個別幼兒數學能力發(fā)展稍滯后及少數幼兒合作意識弱以外,其余幼兒均能達到目標。
36、中班優(yōu)質數學教案《排排隊》含反思
一、活動目標
1、能將5以內高矮、粗細不同的物體進行排序。
2、探索兩種排序之間的關系,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3、經過舞蹈活動促進全身運動。
4、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二、活動準備
1、長短不同、粗細不同的習慣5根。
2、幼兒用書
三、活動過程
1、復習鞏固比較兩個物體高矮的方法。
(1)請幼兒和老師來比高矮。
教師:老師要和你們玩一個新的游戲,我請一位小朋友上來和老師比高矮,在比高矮之前呢?請小朋友把你們的眼睛蒙住。(幼兒和教師比高矮的時候,幼兒踩在椅子上。)請小朋友來看一看,我和樺樺小朋友誰高誰矮呢?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2)請幼兒說一說。
(3)教師小結:兩個人比高矮的時候要站在同一水平面上,而且要挨得近一些。
2、探索按照高矮排序的方法。
(1)教師請五個小朋友到臺前,有的站著,有的坐著,有的蹲著。
教師:我們現在怎么比較他們的高矮呢?(讓他們都站起來,站在同一水平面上)
(2)五個小朋友按從高到矮的順序排序。
?、俳處煟含F在他們都在同一水平面上了,我們怎樣給他們排排隊呢?
先找出來最高的,排在前面,再找第二高的排在最高的后面,再找第三高的挨著第二高的往后排……
?、诮處煟盒π妥笞髢蓚€小朋友看起來差不多高,怎么辦呢?
先讓他們站在同一水平面上,靠的近一點立正站直,或者請他們背靠背,都不仰頭,看一看誰的個頭高一點。
?、塾猛瑯拥姆椒ㄟM行從高到矮排序。
教師:五個小朋友是按照什么順序排的?除了從高到矮排,還能怎么排呢?
3、探索按照高矮粗細排序的方法。
(1)我們可以按照什么規(guī)律給它們排隊呢?(從粗到細或從細到粗;從高到矮或從矮到高。)
(2)探索兩種排序之間的關系。
教師:兩種排列的順序有什么不同呢?你發(fā)現了什么秘密嗎?
4、打開幼兒用書,按要求完成排序。
(1)教師幫助幼兒理解題目的要求。
(2)教師知道幫助能力較差的幼兒。
(3)幼兒之間互相檢查,交流討論。
教材分析:
生活中到處都有數學,如排隊,每天的做操要排隊,班級里的物品要歸放,游戲中無意識的比高矮等等。"排排隊"這個活動選自百科畫冊,這是幼兒在比高矮基礎上按照要求對物體進行排序?;顒又械闹攸c是學習比較物體高矮,能按高矮進行排序,難點是了解比高矮的條件。本次活動我設計了五個環(huán)節(jié),第一環(huán)節(jié)以拍球引出高矮,初步感知高矮,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第二環(huán)節(jié)了解比高矮的前提條件,在此間,我通過游戲演示小鴨小雞小貓動物形象和操作比較,幫助幼兒了解比高矮的條件(二個以上在同一高度上)。第三環(huán)節(jié)與同伴比高矮,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幼兒親身投入比較活動中,通過比一比,說一說,及時應用習得知識。第四環(huán)節(jié)排排隊,通過給三個幼兒排隊、老師錯空、幼兒改正、小組操作,進一步讓幼兒鞏固物體的排序。第五環(huán)節(jié)延伸活動對排序又提高了一個層次。
一、活動目標:
1、學習比較物體的高矮,能按高矮對物體進行排序。
2、在游戲演示、操作比較中了解比高矮的前提條件。
3、樂意參加數學活動,體驗操作中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已進行過3以內的大小、長短物體的排序;小鴨小雞、小貓圖片;操作排序卡、娃娃等。
三、活動過程:
(一)、拍球,引出高矮師:今天老師帶來了球,誰想來拍怕這個球?拍的時候腳不能踮起來,也不能跳起來。
師:這兩個小朋友誰拍到了?誰沒有拍到?
師:為什么××拍到了,而××沒有拍到?
師:對,因為××高拍到了球,××矮拍不到球。
師:那老師和小朋友誰高誰矮呢?請一個小朋友和老師比一比。
師:老師和××誰高誰矮呢?,請小朋友說完整。
(二)、了解比高矮的條件師:我聽到了小動物的叫聲,原來是小鴨小雞(拿出籃子),小鴨和小雞也要來比高矮了,看看,小鴨和小雞誰高誰矮呀?
師:看看清楚(籃子拿掉),現在它們誰高誰矮呀?
師:原來小雞站在高高的積木上,而小鴨呀站在桌子上,這樣能比嗎?,那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師:請小雞下來也站在桌上,現在小鴨小雞都站在桌上能比了嗎?那誰高誰矮呀?
師:原來比高矮要站在同一高度上能比。小鴨小雞說謝謝小朋友,我們回去了。
師:喵喵喵,誰來了?小貓來了,小貓是高還是矮呀?
師:原來小貓一個人,沒有誰跟它比,所以我們不知道它是高還是矮,原來比高矮要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才能比。小貓請你回去找個好朋友比一比吧。
(三)、與同伴比高矮師:小朋友,我們知道了比高矮要兩個以上,而且要站在同一高度上才能正確比較。那現在你們想不想跟好朋友比比高矮呀?
師:請你們找個好朋友,比一比,看看誰高誰矮?
師:請你說說,剛才你跟誰比了?誰高誰矮?
(四)、給娃娃排隊師:現在老師要請三個小朋友上來,比一比,并且根據高矮排排隊。
師:最矮的排在最前面,誰最矮呀?看看他們是怎樣排的?(從矮到高)師:這是排列卡,看到小朋友玩得這么高興,瞧,娃娃也來了,他們也想來比比高矮、排排隊。我呢要從紅旗開始把娃娃排在排列卡上,而且排的時候要從矮到高排隊。
師故意錯空:這樣排隊對嗎?為什么?誰來幫老師改正?
師:原來排隊時要從矮到高來排。
師:老師給每個小朋友準備了四個娃娃、還有排列卡,請小朋友給娃娃從矮到高排在排列卡上,注意從小紅旗開始排。
師:大家一起來看看你們是怎么排的?(針對出現的情況講評)(五)延伸活動:
師:又來了兩個娃娃,他們也想排到隊伍里來,老師把娃娃放進籃子里,區(qū)域活動時你們去試一試,把這兩個娃娃也排進去。
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中增加了社會領域的內容:培養(yǎng)幼兒的分享、合作意識。這主要針對我班部分幼兒缺乏合作意識的問題而提出。另外,知識的難度有所提高,表現在:讓幼兒不僅發(fā)現規(guī)律并按規(guī)律延伸序列,不僅嘗試自己設計規(guī)律,還要用“多種方式”表現規(guī)律?!岸喾N方式”,其實是把藝術等其他領域的知識滲透到數學活動中。結果表明,這樣的目標在幼兒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內,是幼兒經過努力能夠達到的。所有幼兒都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除個別幼兒數學能力發(fā)展稍滯后及少數幼兒合作意識弱以外,其余幼兒均能達到目標。
37、中班數學優(yōu)秀教案《排排隊》含反思
一、活動目標:
1、學習比較物體的高矮,能按高矮對物體進行排序。
2、在游戲演示、操作比較中了解比高矮的前提條件。
3、能認真傾聽同伴發(fā)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4、培養(yǎng)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fā)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二、活動準備:
已進行過3以內的大小、長短物體的排序;小鴨小雞、小貓圖片;操作排序卡、娃娃等。
三、活動過程:
(一)、拍球,引出高矮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球,誰想來拍怕這個球?"教.案來自:快思教案網"拍的時候腳不能踮起來,也不能跳起來。
師:這兩個小朋友誰拍到了?誰沒有拍到?
師:為什么××拍到了,而××沒有拍到?
師:對,因為××高拍到了球,××矮拍不到球。
師:那老師和小朋友誰高誰矮呢?請一個小朋友和老師比一比。
師:老師和××誰高誰矮呢?,請小朋友說完整。
(二)、了解比高矮的條件
師:我聽到了小動物的叫聲,原來是小鴨小雞(拿出籃子),小鴨和小雞也要來比高矮了,看看,小鴨和小雞誰高誰矮呀?
師:看看清楚(籃子拿掉),現在它們誰高誰矮呀?
師:原來小雞站在高高的積木上,而小鴨呀站在桌子上,這樣能比嗎?,那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師:請小雞下來也站在桌上,現在小鴨小雞都站在桌上能比了嗎?那誰高誰矮呀?
師:原來比高矮要站在同一高度上能比。小鴨小雞說謝謝小朋友,我們回去了。
師:喵喵喵,誰來了?小貓來了,小貓是高還是矮呀?
師:原來小貓一個人,沒有誰跟它比,所以我們不知道它是高還是矮,原來比高矮要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才能比。小貓請你回去找個好朋友比一比吧。
(三)、與同伴比高矮
師:小朋友,我們知道了比高矮要兩個以上,而且要站在同一高度上才能正確比較。那現在你們想不想跟好朋友比比高矮呀?
師:請你們找個好朋友,比一比,看看誰高誰矮?
師:請你說說,剛才你跟誰比了?誰高誰矮?
(四)、給娃娃排隊
師:現在老師要請三個小朋友上來,比一比,并且根據高矮排排隊。
師:最矮的排在最前面,誰最矮呀?看看他們是怎樣排的?(從矮到高)
師:這是排列卡,看到小朋友玩得這么高興,瞧,娃娃也來了,他們也想來比比高矮、排排隊。我呢要從紅旗開始把娃娃排在排列卡上,而且排的時候要從矮到高排隊。
師故意錯空:這樣排隊對嗎?為什么?誰來幫老師改正?
師:原來排隊時要從矮到高來排。
師:老師給每個小朋友準備了四個娃娃、還有排列卡,請小朋友給娃娃從矮到高排在排列卡上,注意從小紅旗開始排。
師:大家一起來看看你們是怎么排的?(針對出現的情況講評)
(五)延伸活動:
師:又來了兩個娃娃,他們也想排到隊伍里來,老師把娃娃放進籃子里,區(qū)域活動時你們去試一試,把這兩個娃娃也排進去。
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中增加了社會領域的內容:培養(yǎng)幼兒的分享、合作意識。這主要針對我班部分幼兒缺乏合作意識的問題而提出。另外,知識的難度有所提高,表現在:讓幼兒不僅發(fā)現規(guī)律并按規(guī)律延伸序列,不僅嘗試自己設計規(guī)律,還要用“多種方式”表現規(guī)律?!岸喾N方式”,其實是把藝術等其他領域的知識滲透到數學活動中。結果表明,這樣的目標在幼兒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內,是幼兒經過努力能夠達到的。所有幼兒都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除個別幼兒數學能力發(fā)展稍滯后及少數幼兒合作意識弱以外,其余幼兒均能達到目標。
38、幼兒園中班數學公開課教案《排排隊》反思
一、活動目標:
1、學習比較物體的高矮,能按高矮對物體進行排序。
2、在游戲演示、操作比較中了解比高矮的前提條件。
3、樂意參加數學活動,體驗操作中的快樂。
4、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二、活動準備:
已進行過3以內的大小、長短物體的排序;小鴨小雞、小貓圖片;操作排序卡、娃娃等。
三、活動過程:
(一)拍球,引出高矮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球,誰想來拍怕這個球?拍的時候腳不能踮起來,也不能跳起來。
師:這兩個小朋友誰拍到了?誰沒有拍到?
師:為什么××拍到了,而××沒有拍到?
師:對,因為××高拍到了球,××矮拍不到球。
師:那老師和小朋友誰高誰矮呢?請一個小朋友和老師比一比。
師:老師和××誰高誰矮呢?,請小朋友說完整。
(二)了解比高矮的條件
師:我聽到了小動物的叫聲,原來是小鴨小雞(拿出籃子),小鴨和小雞也要來比高矮了,看看,小鴨和小雞誰高誰矮呀?
師:看看清楚(籃子拿掉),現在它們誰高誰矮呀?
師:原來小雞站在高高的積木上,而小鴨呀站在桌子上,這樣能比嗎?,那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師:請小雞下來也站在桌上,現在小鴨小雞都站在桌上能比了嗎?那誰高誰矮呀?
師:原來比高矮要站在同一高度上能比。小鴨小雞說謝謝小朋友,我們回去了。
師:喵喵喵,誰來了?小貓來了,小貓是高還是矮呀?
師:原來小貓一個人,沒有誰跟它比,所以我們不知道它是高還是矮,原來比高矮要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才能比。小貓請你回去找個好朋友比一比吧。
(三)與同伴比高矮
師:小朋友,我們知道了比高矮要兩個以上,而且要站在同一高度上才能正確比較。那現在你們想不想跟好朋友比比高矮呀?
師:請你們找個好朋友,比一比,看看誰高誰矮?
師:請你說說,剛才你跟誰比了?誰高誰矮?
(四)給娃娃排隊
師:現在老師要請三個小朋友上來,比一比,并且根據高矮排排隊。
師:最矮的排在最前面,誰最矮呀?看看他們是怎樣排的?(從矮到高)
師:這是排列卡,看到小朋友玩得這么高興,瞧,娃娃也來了,他們也想來比比高矮、排排隊。我呢要從紅旗開始把娃娃排在排列卡上,而且排的時候要從矮到高排隊。
師故意錯空:這樣排隊對嗎?為什么?誰來幫老師改正?
師:原來排隊時要從矮到高來排。
師:老師給每個小朋友準備了四個娃娃、還有排列卡,請小朋友給娃娃從矮到高排在排列卡上,注意從小紅旗開始排。
師:大家一起來看看你們是怎么排的?(針對出現的情況講評)
(五)延伸活動:
師:又來了兩個娃娃,他們也想排到隊伍里來,老師把娃娃放進籃子里,區(qū)域活動時你們去試一試,把這兩個娃娃也排進去。
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中增加了社會領域的內容:培養(yǎng)幼兒的分享、合作意識。這主要針對我班部分幼兒缺乏合作意識的問題而提出。另外,知識的難度有所提高,表現在:讓幼兒不僅發(fā)現規(guī)律并按規(guī)律延伸序列,不僅嘗試自己設計規(guī)律,還要用“多種方式”表現規(guī)律?!岸喾N方式”,其實是把藝術等其他領域的知識滲透到數學活動中。結果表明,這樣的目標在幼兒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內,是幼兒經過努力能夠達到的。所有幼兒都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除個別幼兒數學能力發(fā)展稍滯后及少數幼兒合作意識弱以外,其余幼兒均能達到目標。
39、大班上學期數學教案《豆寶寶排隊》反思
大班上學期數學教案《豆寶寶排隊》
【活動目標】
1.積極動手操作,嘗試用數字、符號記錄豆子的數量及排列的結果。
2.初步感知物體的大小與排列長短的關系:一樣多的種子排列時,大種子排的長,小種子排的短;隊伍一樣長時,大種子用的少,小種子用的多。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活動準備】
1.教師和幼兒共同收集的豆子。
2.一排豆子,2張排列卡
3.磁性黑板磁鐵、記錄單、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觀察發(fā)現,有哪些豆寶寶。
1、引導幼兒觀察盤中有哪些豆寶寶。
2、請幼兒將三種豆寶寶分類,感知并在集體中交流每種豆子的數量。
3、在第一張排列卡上記錄豆子的數量。
4、討論:在一張紙上同時記錄三種豆子的數量、怎樣記錄才清楚
5、請幼兒用自己的方式記錄觀察結果,并在集體中進行交流。
二.隊伍排到哪里——記得清楚,看得明白。
1、嘗試讓一種豆寶寶在第二張排列卡的線上排隊。
2、討論:隊伍有多長?
3、鼓勵幼兒積極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討論拿掉豆寶寶后,也能讓別人知道種子排的隊伍有多長的方法。
三.猜測并實踐——豆寶寶排隊。
1、請幼兒猜測:讓三種豆寶寶分別在第二張排列卡上排排隊,從短線處開始排起,一個挨著一個,哪一種豆寶寶排的隊伍最長,哪一種最短,為什么?
2、動手試一試
3、在集體面前講述自己的操作結果。
4、討論自己的操作結果,為什么?
5、鼓勵幼兒大膽的運用數字、符號、圖畫以及表格記錄排列的結果。然后積極交流自己的發(fā)現,說出原因。
活動建議:
區(qū)角活動:在科學區(qū),比較自己收集來的其他豆寶寶,為他們排隊,感知物體大小和隊伍長短的關系。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了解了孩子對數學都很薄弱,為了能夠使他們對數學感興趣,我準備在以后的數學活動中多加游戲,做到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的目的。真正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不斷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40、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點點畫板》反思
大班上學期數學教案《點點畫板》
教學目標:
1、觀察點與線構成的空間關系,并能找出同樣位置的構成。
2、認識點陣式的空間對應。
3、培養(yǎng)專注力。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重點:能根據圖示找出相應的位置.并真確的標示出來.
難點:通過操作掌握正確的空間對應。
教學準備:帶有圓點的操作卡每人一張.數塊每人一個.幼兒操作用書及水彩筆每人一套.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復習數數1-20.
2出示坐標圖,引導幼兒觀察并了解橫列與數列的數序關系.
以小旗為起點,引導幼兒說一說從小旗向右數,每一個點分別代表第幾?
以小旗為起點,引導幼兒說一說從小旗向上數每一個點分別代表第幾?
(小旗的位置,由老師自由來定)
二、基本部分:
1、游戲:玩具<蹦蹦跳>幼兒每人一張帶有規(guī)則圓點的卡片,每人一個數塊.
師:,老師的小數塊跳到哪里,小朋友也跳到和老師一樣的格子里.
提問:你的數塊放到了第幾行的第幾格?
2、游戲:<模仿秀>:電腦課件制作的圓點圖卡.
圖卡上有圖案造型,引導幼兒觀察并能在自己的圖卡紙上按照圖卡上的造型連出來.
3.幼兒操作,教師指導,幫助個別幼兒建立數列的關系.
4、幼兒翻開幼兒用書第35頁,引導幼兒根據左圖中圓點的位置,找出右圖中相應的位置,進行標示和連接.
教師提問:畫面上出現的是什么圖形?圖形左邊最上面的一點是落在第幾排?第幾個點的位置上?其他的頂點呢?是落在第幾排?第幾個點的位置上?
5、教師引導幼兒利用這種方式找到正確的頂點并利用色筆先在頂點上點顏色、做記號、再畫線將圖案完成。
6、完成后教師引導幼兒自行比較,看看完成的圖形是否和左邊的圖形完全符合。
三、結束部分:
教師講評幼兒操作情況。收拾操作材料。
活動反思:
一、本節(jié)課成功之處
1、充分體現數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這一理念。
本節(jié)課我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fā),結合本班幼兒的生活實際和年齡特點,以談話形式進入情境教學,引導幼兒開展看一看、說一說、擺一擺、填一填、猜一猜等生動有趣的活動,培養(yǎng)學前兒童主動參與教學的能力,同時把“你的火車幾點開”的活動展示在孩子面前,孩子們喜形于色,躍躍欲試,迫不及待地要參加,從而提高了學習效率,培養(yǎng)了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組織紀律性。
2、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幼兒興趣。
要激發(fā)幼兒對數學的興趣,就要讓數學教學充滿魅力,就要求教師組織富有成效的教學活動,為幼兒創(chuàng)設積極思維的情景,這樣能使教學過程對幼兒始終有一種吸引力,這樣的課堂也才生動又味。從孩子們在課堂上興趣盎然、積極投入的表現看出,他們是這么喜歡這樣的課堂。為此我在課一開始就設計了“兔媽媽的水果蔬菜成熟了,小兔子請我們去幫它把這些水果蔬菜送到兩個飯店,你如何分”這樣一個有趣、又具有挑戰(zhàn)性的情景,調動了他們強烈的學習興趣。
3、以活動為動力,引導幼兒動手操作、自主探究。
動手操作、自主探究是幼兒直接獲取經驗知識的最好的途徑,它可以啟發(fā)幼兒積極參與思考,激發(fā)對數學的興趣與探索欲望。在教學這一節(jié)課時,我讓孩子上黑板把8個圖貼分成兩份,孩子逐個上黑板分,找一找一共有幾種分法。通過自主操作,使幼兒親身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體驗學習的快樂,同時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不足之處
1、在“說一說”這一環(huán)節(jié)上,教師要重視關注全體兒童,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要讓兒童自己發(fā)揮。對于學前兒童來說,他們的還沒有足夠的自控能力,這就需要要教師的引導,從而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
41、大班數學教案《找鄰居》反思
數學對于幼兒來說是比較抽象的學科,能讓幼兒理解有一定的難度,只有設計成幼兒喜歡的游戲,才能更吸引他們的注意,活動中通過游戲引導幼兒學習5以內相鄰數,并理解相鄰數之間大1和小于1的關系。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5以內相鄰數,理解相鄰數之間大1和小于1的關系。
2.幼兒能夠正確指認5以內數字的相鄰數。
3.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4.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相鄰數的學習(一)》。
2.教師用5以內的數字卡片;1只小熊、2只小兔子、3只小豬貼片、3只蝴蝶、4只蜜蜂、5只蜻蜓貼片。
3.幼兒掛書第11頁。
活動過程
1.使用教學掛圖,讓幼兒理解數字2、3、4之間的的相鄰關系,知道3的相鄰數是2和4。
(1)以復習數數,認數的方式出示教學掛圖。
(2)請幼兒數一數:畫面上有幾個蘋果?(兩個,用2表示,教師在蘋果一列下面貼上2的數字卡)有幾個西紅柿?(三個,用3表示,教師在西紅柿一列下面貼上3的數字卡)有幾個梨子?(四個,用4表示,教師在梨一列下面貼上4年數字卡)。
(3)請幼兒觀察、比較蘋果和西紅柿,得出數字2和3之間的關系。
教師提問:"蘋果和西紅柿哪個多,哪個少,還是一樣多?(西紅柿多)多幾個?(多1個)"教師小結:"3個比2個多1個。3大2小,3排在2的后面。"
(4)再比較西紅柿和梨子,得出數字3和4之間的關系。教師小結:"3個比4個少1個,3小4大,3排在4的前面。"
(5)教師對3的相鄰數之間的連續(xù)比較進行講解:"3個比2個多1個。3大2小,3排在2的后面;3個比4個少1個,3小4大,3排在4的前面。所以3的鄰居(好朋友)是2和4。"
2.教師把蝴蝶、蜜蜂、蜻蜓貼成三列在黑板上,同上步驟讓幼兒理解數字3、4、5之間的相鄰關系,知道4的相鄰數是3和5。
3.教師把小熊、小兔子、小豬貼片貼成三列在黑板上,同上步驟讓幼兒理解1、2、3之間的相鄰關系,知道2的相鄰數是1和3。
4.使用幼兒用書第11頁,通過活動使幼兒進一步理解相鄰數之間的關系,并正確指認5以內數字和相鄰數。
(1)教師提問:"小熊住在幾號房里?比它小1的鄰居是幾號房子?比它大1的鄰居是幾號房子?
(2)同樣的問題問小雞、小牛的鄰居的房號。
活動反思
通過各種游戲活動,進一步鞏固幼兒對5以內內相鄰數的認識。例如開展"找好朋友"游戲。玩法:教師請形五名幼兒,每人胸前貼一張5以內的數字卡,當教師說2的好朋友,貼數字卡2的幼兒和貼數字卡1和3的幼兒就要手拉手,其他幼兒評判他們找對了沒有。
42、大班數學教案《分類》教學反思
分類可以幫我們解決很多生活上的問題,通過該活動,使孩子在解決一些生活上的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幼兒可以學習按物體的某一個(或兩個)外部特征(顏色、形狀、大小)進行分類,按物體的特征進行多角度分類及按物體內在的包含關系進行層次分類。
活動目標
1.能從多個角度按物體特征進行分類。
2.積極探索,加強對數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提高觀察、分析、合作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重點難點
1.引導幼兒觀察,找出物體的某種特征,并進行多角度分類。
2.讓幼兒明白自己在選擇了一項分類特征時,要始終按同一標準進行。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分類娃娃
2、學具準備:分類娃娃人手1份;分類卡槽人手1分;紙帽、塑料玩具(形狀玩具、洪恩玩具、廚房玩具)、鈕扣若干,分別擺放在活動室的相應區(qū)域內。
活動過程
1、游戲導入
師幼問好,師:“今天老師要跟大家玩一個快快做的游戲,請大家聽指令,看誰做得快!”教師發(fā)出指令,如,早上是爸爸送來的蹲下,不是爸爸送來的的小朋友舉起雙手;穿涼鞋的小朋友蹲下,沒穿涼鞋的小朋友舉起雙手。幼兒聽指令快速做出相應動作。
小結:剛才老師和小朋友玩了“快快做”的游戲,所有的小朋友都按照老師的要求分成兩組做了不同的動作,第一次按照早上是否爸爸送來的分了組,第二次按照是否穿涼鞋的分了組。
2、集體活動
(1)創(chuàng)設情境:十個娃娃來做客。
師:“今天,還有一些娃娃也要跟我們做游戲,數數看有幾個!(十個)他們各有特點,現在老師要求他們排成兩隊,把有相同特點的分在一起,誰能來幫助他們呢?”教師邀請舉手的小朋友上來操作,并說說理由。
小結:原來像XX小朋友這樣把有相同特征的娃娃分在一起的方法就是分類。
(2)請幼兒操作學具,說說自己的分類方法,是按照他們的什么特征分的,如衣服樣式、性別、動作等,鼓勵幼兒從多角度進行分類,發(fā)展幼兒的擴散性思維。
師:“請認真觀察,這十個娃娃還有沒有其他相同的特點呢?你們有沒有跟他不一樣的分法呢?現在老師為大家都準備了十個娃娃,請你們也來分一分?!薄罢堈l上來說說自己的分法呢?”
小結:哇!原來我們可以找到娃娃這么多相同的特征,大家的觀察力很不錯哦!像你們這樣,通過觀察從多個角度找出物品的特征進行分類就是多角度分類。其實多角度分類在生活中應用得很多的。
4、分組活動
師:“咦!老師發(fā)現區(qū)域里小朋友玩過的玩具、紐扣和折的帽子都亂了,你們可以用多角度分類把它們整理好嗎?現在老師請大家找分成4組,找你的好朋友一起合作,幫它們進行多角度分類,請你們商量要選擇分的物品?!?/p>
第一組:分紙帽。將紙帽按顏色、大小、形狀分類。
第二組:分塑料玩具。將玩具按顏色、形狀進行分類。
第三組:分扣子。按扣子大小、形狀、顏色、孔的數量分類。
第四組:分廚房玩具。按顏色、用途分類。
教師在每組邀請一位小朋友說說他的分類方法。
5、交流小結,收拾學具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會用到分類,我們今天學習的多角度分類還能幫我們解決很多生活中的問題,例如我們整理圖書、房間、衣服等等時都能運用到,分類使我們的生活更加有條理,環(huán)境更整潔!我們今天的活動要結束了,請小朋友幫助老師把學具收拾好。”
活動反思
教學活動還可以延伸:
1、利用日?;顒又械呐抨犛螒?,練習多角度分類。
2、對于能力強的幼兒可以讓其用簡單的標記,記錄每一次分類的方法。
43、大班數學教案《比較粗細》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兩個物體的比較,要求幼兒學會區(qū)別粗細,懂得比較物體粗細的正確方法。
2、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6、發(fā)展辨別、分析、歸納智力和運用智力。
7、培養(yǎng)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分辨物體的粗細
活動準備
游戲棒,圓柱積木,鉛筆毛線,油畫棒,彩色蠟筆,毛線棒針等,數量是全班幼兒數量的2倍,圖片4張,一根粗麻繩,和一根細尼龍繩,粗細不同的紙卷棒子6根。
活動過程
(一)認識粗細:
1.教師分別出示圖片(粗細不同的樹干,竹子,茄子等),請幼兒比較粗細;
2 .教師出示一根麻繩和一根尼龍繩,請幼兒比較粗細;
3.分別請兩對幼兒上來,手拿一件不同的實物比較粗細,全班幼兒驗證;
4.請幼兒從自己的身上找出兩樣東西比較粗細,如:腿粗,手臂細,手指頭粗,頭發(fā)細等。
(二)比較粗細:
1.教師出示一根紙棒,請幼兒回答它是粗的還是細的,若幼兒說是粗的,教師出示比它更粗的紙棒,若幼兒回答是細的,教師則出示的紙棒,由此得到結論,只有兩樣東西,以上進行比較,才能認識哪樣粗哪樣細。
2.請小朋友任取3樣東西比較粗細,然后說出它們的結果。
3.教師手舉一件實物,請每個幼兒拿一件實物 與教師手中的實物比較教師粗的,請站起來,比較教師細的坐在位置上,用同樣的方法,教師與小朋友都換一件實物進行比較,也可請比教師細的幼兒站起來,比教師粗的坐在位置上。
(三)游戲:找朋友 每個幼兒手拿一件比較粗細的東西,邊唱:“找朋友 ”歌曲邊自由結伴。唱完后,兩人比較粗細,游戲可反復進行。
教學反思
1.比較的物體太少;
2.還沒能更好激發(fā)孩子對物體比較的粗細的興趣,老師說的多,孩子說的少。
3.做游戲的時間比較短。
44、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平均分配》反思
教育目標:
1、經歷把物體平均分的過程,體會平均分配的涵義。
2、在活動中,能按要求進行數量分配。
3、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果。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5、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6、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準備:
教具:猴子圖片若干,桃子圖片若干,記錄紙若干。
學具:幼兒每人操作材料一份。
重難點:
體會平均分配的涵義。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初步感知平均分配。
師:今天來了多少個小朋友?分成了幾組?每組都有幾個小朋友?幼兒觀察回答。
小結:我們把32(28)小朋友,分成了3 4組,每組人數一樣多,都坐了8個小朋友。
二、在“分桃子”游戲中,進一步感知平均分配。
1、師:今天是猴寶寶們的生日,猴媽媽給猴寶寶買了一些桃子,請小朋友幫忙分桃子,小朋友愿意幫忙嗎?小朋友分桃子的時候一定要公平,每個猴寶寶要分的(一樣多)。要不兔寶寶會不高興的。
2、幼兒嘗試“分桃子”
(1)師:4個桃子分給兩只小猴子怎么分?幼兒分,老師提問記錄,強調每只小猴子分得桃子一樣多。8個桃子呢?12個桃子呢?
(2)觀察記錄紙,發(fā)現了什么?提示:什么變了?什么沒變?小結:我們把越來越多的桃子分給兩只小猴子,每只小猴子分得桃子一樣多。
(3)師:就在我們把12個桃子分給3只小猴子,每只小猴子會分得多少桃子?分給4只小猴子呢?幼兒分老師記錄。
幼兒觀察記錄情況,發(fā)現了什么?
小結:把桃子分給許多只小猴子,每只小猴子分到了一樣的桃子
3、總結;像這樣把許多物品分成幾份一樣多的方法叫平均分配。
三、在“分食物”游戲中,練習平均分配。
師:剛才小朋友幫猴子分桃子的事讓許多動物知道了,他們也想讓小朋友來幫忙。小朋友們高興嗎?
第一組:“幫小白兔分食物”
第二組:“幫小貓分魚”
第三組:“幫小狗 小猴分食物”
第四組:“幫許多動物分食物”
四、延伸活動
老師發(fā)現小朋友特愛幫助別人,(自己鼓勵)回家后用我們學過的平均分配的方法幫媽媽分一些東西好嗎?
活動反思:
幼兒對平均分配這一概念的理解與應用是建立在具體的操作體驗中,通過一系列的情境體驗,幼兒興致很高,在快樂的分食物游戲中輕松的完成了目標,實現了玩中求學,學中求樂的學習理念。4、5個孩子注意力易轉移。需老師多加關注,及時調動孩子活動興趣。
小百科:平均數是統(tǒng)計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小學數學里所講的平均數一般是指算術平均數,也就是一組數據的和除以這組數據的個數所得的商。在統(tǒng)計中算術平均數常用于表示統(tǒng)計對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數據集中位置的一個統(tǒng)計量。
45、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魔力地磚》反思
活動目標:
1.嘗試利用魔力地磚鋪路,了解不同的路徑組合。
2.個人操作和合作操作中,學習動手動腦解決問題。
3.在游戲中體驗互助合作和分享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發(fā)展觀察、辨別、歸案的能力。
活動準備:
魔力地磚(四組)、起點5個、城堡圖片5個、邀請函4封、小動物鋪路材料(人手一份)、裝扮道具若干、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出示神奇的地磚,引導幼兒觀察。
教師扮演地磚國國王,在黑板上出示魔力地磚,引導幼兒觀察形狀和條紋。
教師:小朋友們好!我是地磚國國王!我呀發(fā)明了一種魔力地磚!給你們瞧瞧它的神奇之處吧!看!它是什么形狀的地磚呢?(六邊形)你還看到了什么?(紅色的線)
(二)教師示范:幫助小鹿到達城堡教師出示小鹿鋪好的魔力地磚,師幼合作幫助小鹿到達城堡。
教師:今天我的城堡里要舉行化妝舞會!收到邀請函的小朋友和小動物可以參加!看!猜猜看邀請函里裝著什么?
教師:看這邊小鹿已經鋪好了一條由森林通向我城堡的路!我們來跟它先來走一走!
(三)個人操作:幫助小狗和小熊到達城堡
1.教師出示操作卡,引導幼兒觀察。
教師:看!這里還有其他小動物需要你們幫忙!是誰呀?(小狗和小熊)它們想盡快到達城堡!
2.請四位幼兒上來介紹。
教師:小狗和小熊(實物)很開心,對我說,非常感謝你們的幫助!國王我想知道你們是怎么鋪的魔力地磚路?誰想拿著上來介紹呢?
3.幼兒獲得邀請函。
師:我們來數一數用了幾塊魔力地磚?真棒!為了感謝你,我也送你一封邀請函(紅色的),待會請你和好朋友給自己鋪路吆!
(四)合作操作:小朋友也到達城堡,參加舞會
1.幼兒分組合作,利用邀請函中的魔力地磚鋪路通向城堡。
教師:現在4種顏色的邀請函說了,它想和顏色相同的小朋友一組,一起合作用魔力地磚鋪路,到達我的城堡來參加舞會!城堡的前后左右四扇門已經為你們打開!紅隊從紅色的起點出發(fā)到達左邊的城堡為勝利,綠色從綠色的起點出發(fā),到達右邊城堡。黃色從黃色的起點出發(fā)到達這個城堡,藍色從藍色的起點出發(fā),到達后面的城堡!成功到達各自的小城堡后,就請坐在位子上休息!天漸漸暗了,小朋友們趕快結隊鋪路吧!
師:呀!我的城堡里坐了這么多小客人呀!我太高興了!化妝舞會快開始了!請客人們選好自己的裝扮,和國王我一起盡情跳舞吧!
2.師幼在音樂中,戴上裝扮,盡情跳舞!
活動延伸:
玩一玩走迷宮的游戲。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相對于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fā)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huán)境,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通過一系列的游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
- 教小孩認識正方形和長方形的教案
- 激發(fā)幼兒的探究精神的教案:自然測量
- 發(fā)展幼兒的邏輯分析判斷能力的教案
- 教孩子學習數字7的教學方案
- 培養(yǎng)幼兒愛動腦愛學習的教案
-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感知相鄰數
- 大班數學教案《認識數學符號》反思
- 大班數學教案《學習9的組成》反思
- 大班數學教案《真正的魔法師》反思
- 大班數學教案《學習6的組成》反思
- 大班數學教案《分餅干》反思
- 大班數學教案《學習2的組成 認識分合號》反思
- 大班數學教案《新車出廠》
- 大班數學教案《球體》反思
- 師幼如何更好的互動:假如我是我們班的一名學生
- 為了寶寶的安全:乙肝準媽媽每月必須產檢
- 我愛草莓
- 大班科學:空氣
- 大班數學教案《按物品的用途分類》反思
- 大班健康教案反思《貪吃的艾爾肯》
- 土壤改良劑品牌名稱及朋友圈文案39句
- 落寞的昵稱368個
- 跳水寫船長在危急時刻是怎樣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