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繼光》教學設計,教案
《黃繼光》教學設計,教案
《黃繼光》教學設計之三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的時代背景。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3、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教學重難點:
掌握課文生字新詞,初步了解課文主要內容;讓學生理解課文的時代背景。
三、教學過程:
?。ㄒ唬┱勗拰?br> “同學們,從古至今我國歷史上的英雄人物不勝枚舉。你最敬佩哪位英雄人物?簡單介紹一下他的英雄事跡?!?br> 總結歸納:“他們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為祖國、為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黃繼光就是這些英雄人物中的一位,在抗美援朝戰(zhàn)場上,他為了戰(zhàn)斗的勝利,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充分表現(xiàn)了志愿軍戰(zhàn)士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愛國主義、國際主義的精神?!?br> 人物介紹:“黃繼光1930年出生在四川省江中縣一個農民的家庭里,小時候給地主當長工,受盡了地主的殘酷剝削和壓迫。1950年黃繼光參加了民兵,第二年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1952年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同年10月20日在朝鮮上甘嶺戰(zhàn)役中壯烈犧牲?!?br> 學生交流上甘嶺戰(zhàn)役資料:(課前搜集資料)
(二)學習新知
1、學習生字詞:
要求: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一類生字要求會寫);理解字義。
?。?)學生自己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課堂反饋自學情況。
①指名讀生字:
④分析字形結構,記憶生字。展示“暴”字的多媒體課件,重點是靠下部分筆順是:豎鉤、點、提、撇、點,不是“水”。
⑤理解詞語
學生可以先自己從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詞語質疑,而后可以通過學生合作學習解疑、查字典解疑、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解疑等方法理解詞語的意思。
戰(zhàn)役:為實現(xiàn)一定的戰(zhàn)略目的,按照統(tǒng)一的作戰(zhàn)計劃,在一定的方向上和一定的時間內進行的一系列戰(zhàn)斗的總和。簡單地說,一次戰(zhàn)役往往包括多次的戰(zhàn)斗。
在理解“戰(zhàn)役”一詞的意思時,教師可出示上圖。直觀的感受有利于學生對“戰(zhàn)爭、戰(zhàn)役、戰(zhàn)斗”三詞范圍和包含關系的理解。
頑強:堅強;強硬。
“頑強”一詞對理解黃繼光的大無畏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國際主義精神有重要作用,在此可先用近義詞和反義詞從書面上理解,為課上結合上下文深入理解奠定基礎。
近義詞:頑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