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自信,從小開始

建立自信,從小開始

建立自信,從小開始


  一個自信的人能更好地立足于社會,在競爭中獲勝。要想你的孩子充滿自信,就應從家庭開始,從小抓起。自信的孩子往往會在一群孩子中顯得非常出挑,但是生活中許多孩子往往缺乏自信心。家長們只有找到了病根,才能藥到病除。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的自信心缺乏呢?

  1、過度保護

  現(xiàn)在的社會,父母們對家里的“獨苗苗”都特別的愛護。這些“小皇帝”、“小公主”本來能力就不足,做任何事情,笨手笨腳,動作比較慢,大人在一旁看著,不禁地發(fā)急,往往自己動起手來,久而久之,孩子什么也不會干,孩子無從學習動手做事,自信心也越來越沒有了。還有的父母為了讓孩子聽話采取恐嚇的手段,導致的結果是孩子雖然變得聽話了,可是自信心也已經嚇得沒有了。  

  2、過多批評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讓許多的家長恨不得將所有孩子的優(yōu)點都集中在自己孩子一人身上,這樣過于脫離實際的心態(tài),讓孩子們經常會受到父母的責罵。試想一下,在這樣環(huán)境下生活的孩子們怎么能自信起來呢?因此父母應該經常得鼓勵孩子,而不應該過多的批評孩子。

  給父母一些培養(yǎng)孩子自信心的妙招

  ▲給孩子多一點鼓勵

  多給孩子一些肯定和鼓勵對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很有好處。比如:在孩子做一件事情之前,父母可以說“孩子,你一定能行的”;在孩子完成一件事情后,父母可以說“你果然做到了,真是個了不起的孩子”。但是也要注意避免對孩子的鼓勵和夸獎不能過分夸大,要有一定的分寸,不然會產生副作用。

  ▲做孩子最親密的朋友

  父母要做孩子最親密的朋友,多和孩子一起玩。當孩子告訴你他的想法后,即使你認為他說的是夢想,也要耐心傾聽,并盡可能幫助他去變?yōu)楝F(xiàn)實。因為自信的基石就是這樣奠定的。

  ▲讓孩子獨立完成一些事情

  讓孩子獨立完成適合其年齡特點的一些事情是建立自信心最好的途徑。1歲左右的孩子,讓他自己學習用勺子吃飯,再大一點讓他自己穿鞋子,注意剛開始盡量讓他做簡單的事情。到了合適的年齡,試著讓孩子為自己的事情做決定。所以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父母要像放風箏一樣,逐漸放松手中的線,給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

  ▲采用榜樣參照法

  父母可以給孩子買一些偉人傳記,或者給孩子講一些名人在童年時代的趣事,比如愛因斯坦3歲時才開口說話、愛迪生曾做過自己孵蛋的蠢事等,讓孩子明白任何人都不是萬能的,總有缺點錯誤的。告訴孩子們,偉人的成功是因為他們在困難面前沒有退縮,不斷努力,最后才取得驕人的成就。這種用榜樣激勵孩子,能有效地增強孩子的信心,消除自卑心理。

  ▲正視弱點,揚長避短

  您應該讓孩子樹立這樣的理念:任何人都會有不懂或不會的地方,也都有比別人厲害的本領,大人和小孩都是一樣的。對于他的弱項只要盡力而為就可以了,對于他的長處就應該努力使之更強、更好。否則最大的悲劇也許會是,你強迫孩子向你認為是最好的方向發(fā)展,然而這個方向并不是孩子真正的長處。

  ▲切忌橫向比較孩子

  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孩子,應該把孩子的過去和現(xiàn)在進行縱向參照,及時肯定孩子的成功和進步,能讓他產生自信心。切忌橫向比較,把自己的孩子與別的孩子進行對比,只會把孩子推向自卑進而否定自己的死胡同。

  ▲不要隨意懲罰孩子

  父母隨意得懲罰和打罵孩子,會使孩子懷疑你是否真的是愛他,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傷害,這樣的孩子往往會失去自信。

  ▲運動能增強孩子的自信

  運動對兒童是非常重要的,通過運動和感覺,嬰兒會逐漸認識外界環(huán)境,兒童會認識到事情都是有前因后果的,并以不同的途徑理解事物的內部聯(lián)系。隨著活動范圍的擴大,他們的自信心也會不斷加強。

  好孩子育兒網(wǎng)采編



(責任編輯:暖暖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