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致觀察寶寶的舉動,及時排除視覺障礙
時間:2022-10-08 01:19:22
細致觀察寶寶的舉動,及時排除視覺障礙
“視覺障礙”是什么?從狹義的角度理解,它是指“中心視力降低”;從廣義的角度理解,它指的是“視功能障礙”,比如雙眼單視功能障礙,視野缺損,光覺與色覺異常等。而“中心視力降低”就是人們常說的“視力下降”。在日常生活中不定期是占有比較主要的地位,它往往是眼病的重要臨床表現(xiàn)。
假如兒童患“視覺障礙”(即“視力下降”),及時請醫(yī)師診治,對于兒童恢復視力和避免視力進一步下降是非常必要的。可以說很多情況下,都是由于及早的發(fā)現(xiàn)才使寶寶的視力得到有效的恢復。但是通常情況下,小寶寶不能夠向父母或老師表達視力下降的準確感受,父母每天早出晚歸忙于工作,等到發(fā)現(xiàn)情況時,已經(jīng)過了最佳治療時期,這種情況恐怕只能借助父母和老師的細致觀察,才能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
嬰兒在出生后的頭兩個月里,眼光一般是不移動的,到了3個月,他的眼光就會跟著目標移動。4個月后,嬰兒看見色彩鮮艷的玩具或物品,就能用手去撫摸,寶寶到了7-12個月,開始爬動和玩玩具時,父母就要注意他是否有行動遲緩,笨手笨腳的表現(xiàn)。
假如寶寶1歲以內沒有出現(xiàn)上述問題,說明不存在先天性視力缺損,但父母仍不可放松,因為寶寶如果不注意用眼,視力還會下降,到了4-7歲階段,父母要觀察他看物體的姿勢,比如他是否歪著頭看東西看書、寫字時,兩眼是否和書本、紙張貼得很近;看電視的時候,是否總坐得近些,父母剛叫開他,不一會兒又湊過去(請注意,不一定都是被屏幕上的情節(jié)所吸引);有沒有經(jīng)常地瞇著眼睛看遠處;有沒有常說眼睛不舒服、頭疼(對于眼眶周圍的不適,兒童可能常會表達成“頭疼”)。
父母除了平時注意觀察寶寶的一舉一動以外,最好的辦法是在寶寶3-4歲以后,開始定期地檢查寶寶的視力,至少應該每半年一次,根據(jù)視力的好壞來判斷眼睛的功能和屈光狀態(tài)是否正常。
采編自保健時報
推薦文章
- 孩子爬時為什么像兔子一樣
- 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 新生兒為何會乳房腫大和陰道流血
- 小兒白血病有何早期表現(xiàn)
- 如何預防小兒得性病
- 女嬰為什么會發(fā)生外陰炎癥
- 談談小兒中耳炎
- 孩子為什么容易鼻塞
- 中國科學家破譯胎兒感染乙肝病毒之謎
- 兒童鼻出血的常見原因是什么
- 如何識別貧血
- 新生兒皮膚出現(xiàn)紅癍怎么辦
- 哪些食物有益于孩子的眼睛
- 皮下脫敏注意事項
- 關于上班后如何堅持母乳喂養(yǎng)的問題
- 老羞成怒
- 釣魚
- 心與心的交流 情與情的連接
- 最火封面短句232句
- 大班科學活動《水果發(fā)電》教學設計反思
- 野豬肉朋友圈文案35句
- 窗簾店促銷朋友圈文案36句
- 參茸行朋友圈文案32句
- 社保朋友圈文案、養(yǎng)老保險朋友圈文案37句
- 1.指出下面哪些是線段。
相關文章
- 關于寶寶的感覺統(tǒng)合功能觀察指標數(shù)據(jù)
- 寶寶脾氣急,提的要求沒及時滿足就發(fā)脾氣
- 作者對哪些事物做了細致觀察,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 學會分類,可愛的瓶寶寶(中班區(qū)域活動)
- 訓練幼兒細致的觀察力的小班美術教案
- 訓練幼兒細致的觀察力的美術教案:快樂的小蝌蚪
- 培養(yǎng)寶寶好奇心的教案:小動物怎樣睡覺
- 關于給寶寶提供豐富的視覺刺激的相關知識
- 排除危害寶寶健康的隱患
- 媽媽育兒:”觀察寶寶睡覺姿勢知健康
- 有關新生寶寶的視覺的文章
- 媽媽注意:輔食添加不及時的寶寶易缺鐵
- 育兒:護理患病寶寶的錯誤舉動
- 父母要及時關注孩子的注意力障礙
- 寶寶發(fā)燒不一定是病,要觀察后下結論
- 快樂運動,讓寶寶遠離肥胖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