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蛋白”并非“優(yōu)質蛋白”

“高蛋白”并非“優(yōu)質蛋白”

“高蛋白”并非“優(yōu)質蛋白”


  大家都知道,蛋白質對健康很重要。所以高蛋白食物被捧得很高。其實,“高蛋白”與“優(yōu)質蛋白”并不是一回事?!案叩鞍住笔侵傅鞍踪|含量高的食物,屬于數(shù)量概念;“優(yōu)質蛋白”是指蛋白質所含氨基酸與人體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接近,屬于質量概念。一切蛋白質都是由22種氨基酸組成的,但是不同的蛋白質,氨基酸的配比不一樣,這個比值叫做氨基酸模式。人體蛋白質是由膳食蛋白質分解為氨基酸后重新組配而成,膳食蛋白質的模式與人體蛋白質的模式愈接近,合成人體蛋白質后剩余的“零料”(多余氨基酸)就愈少,那么,這種蛋白質的利用率就愈高。這種對蛋白質營養(yǎng)價值高低的評價,可以采用氨基酸分表示。常見食物中以母乳、蛋類、魚類、牛肉最高,得分100,瘦豬肉95,牛奶92,大豆74,黑米69,花生65,燕麥63,大米56,玉米49,面粉46,小米36?!?/P>

  在廣告宣傳中,動不動就說這種食品含有多少種氨基酸,而對于人體氨基酸模式接近程度卻避而不談。據(jù)調查,國人蛋白質攝入情況,主要問題不是數(shù)量不足,而是優(yōu)質蛋白質欠缺?!?/P>


  轉載自《文匯報》



(責任編輯:暖暖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