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臉上的紅黃藍白
時間:2022-10-08 01:26:44
嬰兒臉上的紅黃藍白
剛出生的寶寶,總會有很多問題。其實從嬰兒的臉色上是可以及早發(fā)現一些潛在疾病的。在嬰兒出現某些病態(tài)時,常會先給人點“顏色”看看,爸爸媽媽要學會看孩子的臉色,及早就醫(yī)?!?BR>
“紅”
新生的寶寶面色粉紅,皮膚嬌嫩,彈性良好。但因皮膚表面角質層發(fā)育尚未完善,出生后與周圍環(huán)境接觸,面部等皮膚受到刺激而發(fā)生充血,形成大小不等、形狀不一的紅色斑疹,此曰嬰兒紅斑。一般持續(xù)1~2天后便逐漸消退,退后偶有糠皮樣脫屑。此外,還有約一半的寶寶在生后一周內可出現如豌豆大小的紅斑,中間有白色丘疹,稱中毒性紅斑。目前認為此斑與母親的胎盤毒素或內分泌等因素引起的皮膚過敏反應有關。經1~2天便自行消退,不需要另外處理。
還有,小兒最常見的一種毛細血管瘤,好發(fā)于頭、面及頸部,是一種良性腫瘤,大多數出現在嬰兒期,按其形態(tài)可分為三類:
①橙色斑(即嬰兒斑),斑塊不大,不突出皮面,呈橙紅或淡紅色,輕壓之即褪色,常出現在前額、上眼瞼、鼻周、后枕部或頸項等處,大都在出生后數月內自行消退?!?BR> ②紅斑痣(即葡萄酒斑),呈淡紅至暗紅色,不高出皮面,壓之易褪色。小兒出生后即出現在臉部、頸部或其他部位,形狀大小不一,紅斑出現后雖不擴大,但也很難消失,僅個別在數年內出現顏色變淺或自行消失。紅斑痣的存在,除了影響臉容外,多無其他妨礙,只有個別病例有可能在同側大腦半球內亦有類似的血管瘤,使病兒以后會出現癲癇、智力低下或偏癱等?!?BR> ③草莓狀血管瘤,是小兒血管瘤中最多見的一種,可發(fā)生在身體的各個部位,而在頭面部的約占一半。剛出生時未見病變,近滿月時先出現針尖大小的紅點,數日后增長至米粒大小,以后繼續(xù)擴大,紅點融合后變成一圓形或橢圓形斑塊,柔軟而可壓縮,邊界清楚,形如草莓。此斑塊在生后2~6個月時增長最快,以后趨向靜止,至7個月以后可自行消退,一般在5歲內大多消失,若非迅速增大,不需急于處理。
“黃”
一般嬰兒剛生下來時,臉色紅潤可愛,可是過了兩三天,嬰兒的面部甚至軀干及四肢的皮膚漸漸變成了橙黃色,或是紅里透黃,此種現象謂之嬰兒黃疸。
約有半數以上的嬰兒都會有這種現象,表現為輕度黃疸,黃紅色帶有光澤,進展較慢,至生后4~6天時最為明顯,多在生后7~10天逐漸消退,此謂生理性黃疸。這與嬰兒發(fā)育過程有關。因嬰兒血中膽紅素的生成相對較多,處理膽紅素的肝臟功能發(fā)育尚未完善,因而造成體內的膽紅素過多而出現黃疸?!?BR> 生理性黃疸一般不需特殊治療。如黃疸出現過早(在生后24小時內出現)、過深(全身皮膚黃染明顯),或黃疸進展迅速,或遲遲不退,或退而復現等情況則為病理性黃疸,需找醫(yī)生做進一步的檢查,以查明原因并及時治療,避免引起膽紅素腦?。ê它S疸)。
“藍”
也就是醫(yī)學上講的紫紺,或叫青紫。青紫是由于皮膚毛細血管中的還原血紅蛋白增多所致,使皮膚(尤其常見于面部口鼻周圍的地方)、粘膜(如眼睛的鞏膜和口唇粘膜)及甲床顯現出紫藍色?!?BR> 嬰兒青紫見于很多疾病,常見于肺炎、顱內出血及先天性心臟病,而青紫最為突出的就是病情較重的先天性心臟病,尤其在吃奶或啼哭時青紫加重并伴隨呼吸增快,碰到這種情況,往往就會使人想到小兒可能有紫紺型先天性心臟病的存在?!?BR> 須注意,在寒冷的環(huán)境、體溫過低或饑餓時,或在生后第一天內的正常嬰兒,也常會見到唇周等處呈現輕度的青紫,而經適當的處理后青紫較快消失,這并不重要。
另外,在嬰兒腰背的骶尾部及臀部皮膚往往可以看到灰藍色的色素斑,稱為胎記,多為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邊緣清楚,壓之不褪色。此乃因皮膚深層色素細胞堆積所致,多在1歲內偶或至5~6歲內自行消失,不需治療。
“白”
這里指蒼白,那是嬰兒貧血的一個突出的癥狀,不僅可從膚色(臉色)上看出,而且可從粘膜(如口唇)上來判斷。嬰兒貧血的臨床表現取決于出血時間的長短、量的多少、出血的部位及其范圍等有密切的關系。足月的嬰兒急性失血30~50毫升時即可出現面色蒼白、煩躁不安、呼吸急促、肌張力減弱、體溫過低等,以手指按壓其肢端皮膚可呈現出蒼白表現,手指移去后皮膚轉紅的時間緩慢。嬰兒貧血往往可追查到某些妊娠期或產時的失血病史,如前置胎盤或胎盤早期剝離、剖腹產時胎盤的損傷以及雙胞胎等,還有就是一些出血性的疾病如顱內出血、肺出血、胃腸道的出血或血液病引起的貧血。
綜上所述,發(fā)生在嬰兒時期的膚色,尤其頭面部膚色的改變,可提示身體的某些疾病的存在,當然,其中某些膚色的改變也可能是嬰兒期的一種生理性表現,如生理性黃疸及嬰兒紅斑等,并不重要,無需特殊處理。但有時對生理性與病理性的表現往往一時難以分清,為了不失去早期診治疾病的時機,應及時找醫(yī)生確診。
摘編自家庭醫(yī)生醫(yī)療保健網
推薦文章
- 未滿三歲幼不宜吃巧克力
- 36種癥狀,去看醫(yī)生
- 兩個月的寶寶要吃什么果汁好?
- 怎么給新生兒洗澡呀?
- 新生兒的生理特點
- 母親生病可否哺育孩子?――薛慈民回答
- 嬰兒的頭顱很特殊
- 宋善路回答:如何控制孩子肥胖?
- 怎樣保護兒童的乳牙
- 母乳喂養(yǎng)常識
- 重視孩子的早餐
- 預防接種后易發(fā)生重癥感染嗎
- 學齡前期兒童飲食原則
- 兒童宜常吃菌類
- 小學數學關于折線統計圖的教案 教學資料 教學設計
- 糾風工作計劃
- 永不言敗
- 電腦的自述_小學生作文:五年級
- 冬季_小學生作文:四年級
- 我?guī)蛬寢尠嵌鋉小學生作文:三年級
- 談拼音教學的“五結合”
- 會滾動的輪子(大班科學教案及評價)
- 板栗朋友圈文案31句
- 一年級語文上冊課文2小小的船課堂筆記本課知識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