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小學,老師父母孩子齊叫苦
考小學,老師父母孩子齊叫苦
現(xiàn)在一年級孩子進校時,“兩極分化”越來越大,有的已掌握了相當多知識,有的卻幾乎“白紙”一張,而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究竟是喜是憂?
一年級學生水平差距大
一年級新生中,有的能認讀所有拼音字母,認識數(shù)百漢字,流暢朗讀課文;有的已學會了100以內加減法,能背出乘法口訣;還有的認識許多英語單詞,能用外語簡單交流。但也有部分孩子,沒有這些知識積累,需從頭學起。
如此反差使得老師面臨一個新課題——把學生們的基礎水平調整得相對整齊。不少教師采取的辦法是,對程度好的學生,給他們一些課外教學材料,讓他們“吃飽”;對“白紙”類學生,利用課余時間義務補課,想法幫他們盡快能達到班級平均水平。
教會方法比傳授知識重要
“兩極分化”現(xiàn)象使不少教育專家產(chǎn)生擔憂:那些“基礎好”的孩子背后,折射出目前幼兒教育的異化。
專家:機械記憶訓練,損害幼兒教育
靜安區(qū)第一中心小學高級教師劉敏正:有的孩子進校時學科知識超出別人一大截,但過了一兩年就和普通學生一樣了。而有的孩子一開始成績不起眼,但喜歡學習、善于學習,很快就冒了出來。
學前教育特級教師郭宗莉:幼兒園老師應該激發(fā)孩子學習興趣,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培養(yǎng)知識遷移能力。幼兒教育還要注重“情商”培養(yǎng)。
父母:沒辦法,入學測試是道關
其實,父母也滿肚子苦水:“現(xiàn)在不少小學,特別是名校,招生時要入學測試,為了孩子能被錄取,只能讓孩子多學點知識,畢竟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啊。”
教育部門:小學入學,不得考試
上海市教育部門已明確規(guī)定:要防止學前教育“學科化”、“小學化”傾向;小學入學要為學前教育健康發(fā)展創(chuàng)造寬松的外部環(huán)境,不得對要求入學的兒童舉行任何形式的測試。
采編自:解放日報
- 我國女童受教育狀況仍讓人擔憂
- 早上我起不來怎么辦?
- 注意力不集中的貝貝
- 影響兒童智力的九個變量
- 嬰兒敲打有名堂
- 新生兒偏愛母親的聲音
- 安靜型的貝貝
- 貝貝的興趣
- 過高期望和過分保護往往導致事與愿違
- 孩子的壞行為也許存在生理方面的因素
- “是”,“是,不過”,“不”
- 獨生子女自私嗎?
- 孩子成排坐學習效率高
- 為什么寶寶將什么東西都往嘴里塞?
- 福不盈眥
- 香山的秋色
- 孩子睡覺時突然大哭是不是做惡夢了――葉斌回答
- 早期教育需抓好吃喝玩樂睡
- 別人在我傷口上撒鹽傷感句子217句
- 中班教案《春天的朋友在哪里》教學反思
- 氣動工具廠產(chǎn)品朋友圈文案33句
- 天然食品生產(chǎn)加工企業(yè)朋友圈文案34句
- 微信最新個性網(wǎng)名英文網(wǎng)名372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