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冊課文4古詩三首之贈劉景文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三年級上冊課文4古詩三首之贈劉景文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1、三年級上冊課文4古詩三首之贈劉景文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三年級上冊課文4古詩三首之贈劉景文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學情分析:
《贈劉景文》寫的是秋末的景色。荷枯,菊敗,橙黃,橘綠,色彩鮮明,突出了秋天的特點。第一句贊美了菊花傲寒斗霜的氣慨,第二句是全詩的點睛之筆,表達了蘇軾對劉景文的鼓勵。
二年級的學生雖小,但對于古詩有著天生的喜愛之情,這首詩在預習過的情況下有不少學生早已會吟誦。教學時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實際經驗,借助圖片創(chuàng)設特定的情境,在反復誦讀中,引導學生感悟詩的意境。在此基礎上,激發(fā)學生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豐富學生的積累。
教學目標:
1、鞏固本單元描寫秋天的詞和句,訓練學生口頭表達能力
2、會認10個生字,會寫本首詩中的4個生字。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 對朋友的鼓勵。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朗讀感悟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揭示課題
1、回憶本單元描寫秋天的詞,交流后齊讀
2、回憶本單元描寫秋天的句子,交流并引導用上我仿佛的句式說話。
3、借描寫秋天的詞句引到古人描寫秋天的詩,板書課題《古詩兩首》,齊讀課題后給首組詞并學習首的書寫。
二、學習古詩《贈劉景文》
(一)釋題
1、板書古詩題目《贈劉景文》
(注意重點字音:贈)學習劉的書寫
2、師簡介詩人蘇軾并強調蘇軾的讀音
(二)初讀感知,讀通古詩
1、自讀,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同桌糾音
2、圈出詩中生字,和同桌一起把古詩讀兩遍
3、檢查生字讀音,抽生讀,請生說說哪些字要注意讀音并加以強調
4、抽生讀古詩
5、師范讀古詩
6、請生比較老師和同學讀得有什么不一樣,借機指導朗讀
7、再請生讀古詩
(三)再讀感悟,理解詩意
1、學習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a、這句詩中寫了哪幾種花?請生框出荷和菊
b、看課件夏天的荷花,請生說說夏天的荷花是怎樣的?重點理解擎雨蓋
c、到了深秋,荷花怎樣了?荷葉怎樣了?借助課件讓學生自然而然地領會荷盡已無擎雨蓋的意思
d、同法學習菊殘猶有傲霜枝
e、課件顯示深秋時的荷花和菊花,展開對比,找到詩中反義詞框出來,領悟菊花不怕冷的精神并指導朗讀
2、學習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a、這句詩中寫了哪幾種水果?請生框出橙和橘
b、讓生看課件說橙黃就是什么,橘綠就是什么
c、橙黃橘綠的時節(jié)就是秋季,秋季是豐收的季節(jié),詩人蘇軾想借這句詩告訴劉景文要對生活充滿希望,借此理解君指的就是劉景文。
d、指導朗讀,讓我們一起來鼓勵鼓勵劉景文吧!
(四)感情背誦,積累古詩
1、聽老師配樂有感情讀古詩
2、男生配樂有感情讀古詩
3、女生配樂有感情讀古詩
4、全體起立,閉上眼邊想象畫面邊有感情背誦古詩
(五)學寫生字,掌握字型
1、學習枝
a、如何記憶枝?
b、師范寫學生書空,提出注意點
c、書上描一個寫一個
2、同法學習記
2、一年級上冊課文13烏鴉喝水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一年級上冊課文13烏鴉喝水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陶行知先生說:發(fā)明千千萬,起點在一問。由此可見,問對于學生來說何等重要。大語文觀,倡導問題教學。本課基于這一理念嘗試從:學有所惑,學有所獲,學有所豁,三個層面解讀文本,讓學生把握小烏鴉 想喝水喝不著想辦法喝著水這個脈絡,并最終學以致用,能夠自己創(chuàng)作故事。
【教學目標】
1.學會課本的生字詞,讀通課文。
2.理解重難點詞語,會用漸漸許多等詞語說話
3.明白遇到困難應認真思考,想辦法解決的道理,并學以致 用。
【教學過程】
一、學有所惑機靈小不懂
1.讀課題,提問題
2.互討論,解難題
3.齊挑戰(zhàn), 大任務
【設計意圖:學貴有疑,讓學生提問,并自主解答,再到完成教師精心設計任務卡使學生積極主動地讀通課文,讓語文課堂變成一個放飛思維、張揚自我、展示能力的樂學天堂?!?/p>
二、學有所獲語文小博士
(一)讀之獲
1.自由讀文,整體感知
2.再讀課文,掌握疑問語氣
烏鴉喝不著,怎么辦呢?
3.再次深讀,探尋辦法
通過再次深讀,我引導孩子慢慢了解烏鴉想辦法的過程。
(二)做之獲
我拿出準備好的石子瓶子等道具,讓他們模仿小烏鴉親手操作一下,體會水漸漸升高的樣子。與學生一起操作之后,烏鴉喝水的整個過程形象的展現(xiàn)在了他們面前,親眼看一看比動嘴讀一讀更能讓學生記憶深刻。 我再相機指導孩子
用漸漸說話
花漸漸
雨漸漸
我們漸漸
完成對課本語言點的訓練。
【設計意圖: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兒童是用形象、聲音、色彩和感覺思維的。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尚小,教師要有意識的創(chuàng)設情境,把課文所描繪的客觀情景和現(xiàn)象生動形象的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再聯(lián)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去體驗感悟,加深理解?!?/p>
三、學有所豁最強大腦挑戰(zhàn)賽
讓學生親自操作完之后,我順勢突破教學難點同學們,小烏鴉厲害吧,自己想辦法喝到了瓶里的水。
1.幫烏鴉 想辦法
2.理清文脈 創(chuàng)作故事
起因烏鴉口渴了
經過想辦法扔石子
結果喝到水了
看圖創(chuàng)編鼠小弟的故事
起因
經過
結果
小結升華:啟發(fā)學生當父母不在身邊的時候,我們也會遇到很多困難,這時我們不能坐以待斃,而應該主動出擊,認真思考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王國維先生在《人家詞話》里說讀書的第三境界是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經過學有所惑、學有所獲兩個大環(huán)節(jié)之后,孩子將前面的語言積累致以所用,促使學生開動腦筋豐富語言表達,讓學生獲得極大成就感的同時,切實地提升一年級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3、一年級上冊課文12雪地里的小畫家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一年級上冊課文12雪地里的小畫家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在設計本課教學時,我根據教材特點和一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以一顆童心將自己的教學機智與情境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情境中朗讀,營造開放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以此為這一篇極富童趣的兒童詩設了以下教學目標:
★自主識記11個生字,會寫5個字。
★借助漢語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雞,小鴨,小狗,小馬這四種動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狀以及青蛙冬眠的特點。初步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的習慣,熱愛生活的情感。各學段有側重點。1-2年級的重點便是識字與寫字。而語文重在讀,重在讀中悟情,所以我把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也作為本課教學的重點。
由于學生的經驗少,觀察能力還較差,為此了解四種動物爪(蹄)的不同形狀和青蛙冬眠的特點是本課要解決的難點。下面我就簡單講講昨天這節(jié)課的設計意圖: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言激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為課堂教學中重要環(huán)節(jié)的引言部分,不僅要向學生揭示課文的主要內容,而且要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上課初,我力爭把學生帶入興趣的天地。課前,我向同學們描述了這樣一幅畫面:在大自然中有一個動物王國,在那里住著許許多多的可愛的小動物。昨天晚上啊,那里下了好大的一場雪,冷極了,小動物都躲在家里睡懶覺呢,可是卻有幾個調皮的小家伙聽說老師要為大家上課,就吵著老師要把它們帶來,沒辦法老師就把它們帶來了,大家想認識它們嗎同學們的學習熱情一下子就被點燃了,接著為同學們出示動物掛圖,讓他們認識雪地里的小畫家們:小雞,小鴨,小狗,小馬,還有那只睡大覺的小青蛙。
二, 層層遞進,引導初讀,識字。
通過聯(lián)想法,編字謎,象形法等多種形式來識字,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引導學生拼讀,組詞,造句,使學生掌握字音,記住字形。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把學習的主動權放手給學生,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小組互動,師生合作,生生交流,寓學習于游戲之中,充分體現(xiàn)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體現(xiàn)學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相互啟發(fā),相互促進。結合生活實際與當代時代的特點,注意識字與生活的聯(lián)系。這樣不僅使學生記住了字形而且也了解了字義,增長,豐富了知識,從而在此基礎之上初步感知文章。
三,動情朗讀,文里尋趣。
朗讀是理解課文的重要方法,加強朗讀訓練,應遵循讀通,讀熟,讀懂,會讀的教學思路,以讀代講,以讀促講,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情感,加深理解.
?。ㄒ唬┏踝x階段,讀通課文,整體感知。
讓學生借助拼音自由地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做到不破詞,不丟字,不添字。
(二)細讀階段,突出重點,理解詞句。
1,利用課件下雪圖,引導學生讀好感嘆句。晶瑩,潔白的雪落在小動物的家門口,小動物們多么開心,高興,站在小動物的角度引導學生朗讀;我們看到這么美的雪從空中飄落下來,情不自禁地喊著--聯(lián)系生活,讓學生讀出高興,驚喜,興奮。
2, 利用實物圖片,讓學生認識竹葉,楓葉,梅花和月牙的形狀,通過朗讀,引導學生讀懂重點句:小雞畫竹葉,小狗畫梅花,小鴨畫楓葉,小馬畫月牙。 我再讓學生上臺貼畫,玩找腳印游戲等形式解決本課難點。通過感情朗讀,使學生不僅了解小動物腳趾的不同形狀和腳印的美麗可愛,而且能深切感受到生活中的無限情趣。
3,利用角色轉換,引讀,體會小畫家們本領高強。自己讀讀句子,從哪看出小畫家很能干 不用顏料不用筆,幾步就成一幅畫。品讀句子,理解重點詞;再利用引讀,加強對學生的朗讀指導,在讀中悟情,在讀中悟理,感受到小畫家真了不起。
(三)熟讀階段,把握整體,逐步成誦。
在分析理解了課文之后,熟練的朗讀,結合教學掛圖和課件等聯(lián)系背誦。
四,發(fā)散思維,又增新趣
為了引發(fā)學生將思維的觸角引向新的領域,啟發(fā)學生思考:(1)雪地里還會來哪些 小畫家,它們會畫什么 (2)還有哪些動物和青蛙一樣沒參加 為什么
小孩子好奇,好勝,為此,在學生領悟教學重難點的基礎上,拓展思維,使他們了解更多的自然知識,由課內走向課外。
教學《雪地里的小畫家》這一課,我從趣入手,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以讀代講,讓學生讀悟,理解字,詞,句的意思,以情促學,使學生樂學,會學,逐步培養(yǎng)自學的能力,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4、一年級上冊課文11項鏈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含反思
一年級上冊課文11項鏈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含反思
設計說明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讓學生在實踐中學語文,提高語文綜合應用能力。因此,本節(jié)課教學借助生活體驗構建學習情境,引導學生把生活和文本聯(lián)系起來,指導學生與生活對話、與文本對話。在此基礎上,踐行大課程理念,將語文教學與音樂、美術等學科的知識相整合,讓學生充分感受文中所蘊含的真情,使文本主題得以升華。
同時,尊重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最大限度地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可以自由選擇識字方法,可以自由選擇閱讀方式,可以發(fā)表自己讀文后的獨特感受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培養(yǎng)其個性,體現(xiàn)快樂學習理念。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準備詞語卡片,生字卡片,制作多媒體課件,準備課文朗讀動漫和歌曲《童年》。
學生準備:1.搜集贊美大海的好詞佳句。
2.準備童年玩耍的照片、紀念品、畫等。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音頻導入,感受美
1.課件播放海浪聲,引導學生閉目想象:你頭腦中出現(xiàn)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2.鼓勵自由交流:同學們,你們眼中的大海是什么樣子的?用自己搜集到的好詞佳句來描繪一下。
3.課件再次出現(xiàn)海浪聲,接著出現(xiàn)孩子們的笑聲。聽,這是什么聲音?(笑聲)今天讓我們下海好嗎?脫下鞋子,光著腳丫,一同體驗一下踩在松松軟軟的海灘上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去感受大海帶給我們的快樂。
4.板書課文題目,齊讀課文題目。
設計意圖:本課起始就構建了想和說的相互聯(lián)系,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然后抓住學生年齡小、愛玩兒的特點,讓他們覺得這節(jié)課又要去游玩了,精神先愉悅、輕松起來,后續(xù)的學習自然輕松愉快。
二、初讀課文,領略美
1.課件播放本課朗讀動漫,引導學生一邊觀察畫面,一邊傾聽課文朗讀。
圖片 注意圈畫出的生字喲!
2.過渡:大海好玩嗎?小娃娃快樂嗎?同學們,此時你們想讀一讀這篇課文嗎?
3.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再把課前預習中圈畫的字詞讀一讀。
4.標出自然段序號,同桌分段讀一讀,相互糾正讀錯的字音,再把圈畫的字詞一起讀一讀。
5.課件再次播放去掉聲音的朗讀動漫,每個小組朗讀一個自然段,為動漫配音。
設計意圖:大聲朗讀可以使學生形成語感、加深印象、加深理解、產生自信。本小節(jié),我采用描畫面、想意境、分段讀、配樂讀的方法,讓學生初步感受美,感受快樂,從而大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愿望和學習興趣,達到流利讀課文的目的。
三、集中識字,掃障礙
1.出示本課生詞卡片。
2.同桌合作,識記生字。
(1)大聲讀出黑板上的生字,再選擇你喜歡的生字記一記。
(2)把你記住的字讀給你的同桌聽,并告訴同桌你是怎樣記住這個生字的。
3.集體交流:把自己喜歡的字介紹給大家,其他同學認真傾聽,如果有更好的識記方法,其他同學也可以進行補充。
形聲字:笑、和。
數(shù)筆畫:又、向、金。圖片 一字可用多種方法識記。
加一加:藍、笑、和、娃、掛、活。
減一減:又(叉)、白(的)。
形近字:娃掛、貝見。
換一換:著(看)、藍(籃)。
反義詞:笑哭。
同音字:向象、又右、和合。
做動作:掛。
比較:藍和男,金和驚的讀音。
4.開火車檢測生字的認讀情況。
5.指導書寫。
(1)白:先觀察白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仔細看教師范寫,第一筆撇畫要短小。學生描紅后臨寫,教師巡視指導,強調每筆的位置和筆順,學生自由練習書寫。
(2)和:認識禾字旁。學生觀察禾和禾字旁,找出二者的區(qū)別,并強調禾字作偏旁的時候,最后一筆捺變成點。
(3)學生自由練寫,利用投影儀展示,集體評議。
設計意圖:識字、寫字是一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教師以學生為主體,遵循識字、寫字規(guī)律,用充滿童趣的語言和方式激發(fā)學生多元化識字,讓學生在開啟識字思維的同時積累了識字經驗。
四、課后延伸,來實踐
找找描寫大海的小文章,讀一讀,并推薦給小伙伴們。
設計意圖:延伸內容提高了學生搜集資料的能力,提高了閱讀能力,同時也豐富了積累。這種開放性的作業(yè),既減輕了學生的課業(yè)負擔,又在學習方法和習慣上有了方向的指引,這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是十分有益的。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意激勵
1.教師利用生字卡片檢測學生對生字的學習情況,相機糾正字音。
2.學生小組內輪讀生字卡片,每讀一個生字,就組一個詞語,盡量不要重復。
3.導入:生字寶寶格外感謝同學們,因為同學們用自己的智慧記住了它們的名字。它們正準備帶大家去欣賞大海呢!
設計意圖:鞏固字音,擴詞運用,夯實了學生的識字基礎。
二、細讀文本品味美
(一)品味第1自然段美景。
1.指名讀,交流:這個自然段有幾句話?
2.自由讀,交流:你有什么感受?(大海很美。)
3.合作學習:你從哪些詞語感受到大海很美?和同桌一起找一找,用 畫一畫,并相互說一說各自的體會。
4.學生匯報,教師相機指導。
5.板書:藍藍的 黃黃的 小小的
(1)什么藍藍的?什么黃黃的?什么小小的?(大海藍藍的。沙灘黃黃的。海螺和貝殼小小的。)
(2)誰能再說出兩個這樣的詞語?
( )( )的 ( )( )的
(3)誰能用這樣優(yōu)美的疊詞來夸夸大海,夸夸海灘?
( )( )的大海 ( )( )的海灘
(4)你喜歡藍藍的大海嗎?我們再來讀讀第1自然段,注意疊詞的讀法,讀出你對大海的喜愛之情吧!
6.板書:又寬又遠 又長又軟
(1)什么又寬又遠?什么又長又軟?(大海又寬又遠。沙灘又長又軟。)
(2)你能說出這樣的短語嗎?又( )又( )
7.板書:雪白雪白
(1)雪白雪白是什么樣的詞語?(認識ABAB式詞語)
(2)雪白雪白可以形容什么?試著說一說。
(3)像這樣的詞語,你還知道哪些?如果能用它們分別說一個句子就更好了。
8.板書:嘩嘩地
(1)嘩嘩地是形容聲音的詞,叫作擬聲詞。
(2)嘩嘩地可以形容哪些聲音?它的后面是表示動作的詞語,所以用地。
(3)嘩嘩地笑著里面有兩個輕聲,我們找一找,讀一讀。
(4)你們讀得既準確又動聽,你們還能再說幾個這樣的短語嗎?
( )( )地( )著
(5)多媒體出示短語,指名讀。(靜靜地躺著、呆呆地望著、輕輕地說著。)
(二)品味第2自然段快樂。
1.指名讀,交流:這個自然段有幾句話?
2.自由讀,交流:你有什么感受?(快樂)
圖片 從哪兒感受到了小娃娃的快樂?
3.小娃娃在沙灘做什么?讀一讀第1句話,同桌合作:圈出表示動作的詞語,并和同桌做一做這些動作。
4.學生匯報:笑 迎 撿 穿 掛
5.表演誦讀:學生一邊做出上面的動作,一邊朗讀第1句話,讀出快樂之情。
6.大海給小娃娃帶來了快樂,小娃娃的快樂是什么呢?(大海送給小娃娃禮物由海螺和貝殼穿成的項鏈。)小娃娃喜歡這個禮物嗎?(喜歡。)
7.過渡:其實啊,大海也很快樂,因為它也收到了禮物,是小娃娃送給它的。你知道是什么禮物嗎?
(1)讀第2句話。(由快活的腳印穿成的項鏈,所以說,大海的項鏈就是快活的腳印!)
(2)這句話中也有表示動作的詞語,你能找出來嗎?(落、穿、掛。)
8.導讀:那就讓我們帶著小娃娃的快樂,帶著大海的快樂齊讀第2自然段吧!
設計意圖:這部分內容是整節(jié)課的主要部分,教師引導學生鉆研文本,運用抓字詞句的方法,圈畫、交流、朗讀相結合,將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引向更深層次。
三、情感升華欣賞美
1.導讀:多美呀,讓我們隨著音樂齊讀課文吧!
2.導背:大家讀得太好了!還想再讀讀嗎?我想這時我們看著書讀已經表達不出我們心中的酣暢了,那就讓我們全體起立,邊做動作,邊帶著表情,配著優(yōu)美的旋律,背誦吧!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重在提高學生的誦讀興趣,增加積累,加深體驗和感悟,學生的感情得到了升華。
四、指導寫字書寫美
1.又:先觀察又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仔細看教師范寫,學生描紅后臨寫,教師巡視指導,注意橫撇中撇的走勢,捺畫的起筆位置在橫略下,撇尖和捺角齊平。 圖片 開腳不宜過大,不要寫得太扁。
2.的:對比白字,區(qū)別白字和的字,強調白字作偏旁的時候,橫折的橫段宜短。認識橫折鉤,勺字撇畫長。整個字左窄右寬。
3.學生自由練寫,利用投影儀展示,集體評議。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觀察,學生發(fā)現(xiàn)了白字與的字的區(qū)別,強調了學生書寫時結構的錯誤。教師示范板書的字的筆順,帶領學生一筆一筆地寫下來,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而且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寫好字的熱情。
五、快樂表達暢談美
1.過渡:是啊,我們把一串串可愛的腳印留給了海灘,也把我們的快樂留給了大海,把童年的快樂永遠地珍藏在了自己小小的心田里。此時此刻,你一定也回憶起自己童年中許多快樂的事了吧。有哪些事給你帶來過快樂呢?你也當當小作家,說一說吧!
2.小組合作,自由交流。
3.過渡:你們的童年真讓人羨慕啊!感謝你們把我?guī)У矫篮玫耐辏蚁氚盐彝陼r最喜歡的一首歌與你們分享,讓我們一同走進童年的快樂中吧!
4.播放歌曲《童年》,學生可以一邊傾聽,一邊回想自己童年的快樂。
5.布置作業(yè):回家后,請同學們畫一畫你最喜歡的大海,再給家人講一講為什么這樣畫。
設計意圖:教師要為學生表達提供有利的條件和廣闊的空間,加強練筆指導。課前學生們準備了有關的照片、紀念品、畫等,課上引領學生介紹這些物品背后的故事,再充分運用音樂、美術的魅力,引導孩子從生活中尋找童年的快樂、分享童年的幸福。
板書設計
項 鏈
(美麗) 大海:藍藍的 又寬又遠
沙灘:黃黃的 又長又軟
浪花:雪白雪白 嘩嘩地 涌 撒
(快樂) 小娃娃:笑 迎 撿 穿 掛
快活的腳?。郝洹〈?/p>
教學反思
1.注重對學生基本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一年級學生的語言正處于發(fā)展階段,他們掌握的語言材料不多,不易完整地表達他們的意思,更難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先引導學生讀出課文中的語句,在反復熟讀的基礎上,再教給他們回答問題的方法。這樣學生回答問題就會確切、流利。
2.注重對學生語文基本能力的訓練。本課教學,我重點引導學生在讀流利的基礎上理解課文內容,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進行說的訓練,做到朗讀與理解課文內容有機結合,讀說相得益彰,使學生能夠在讀中感悟、讀中想象、讀中品味、讀中欣賞。
5、一年級上冊課文9明天要遠足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及反思
一年級上冊課文9明天要遠足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及反思
文本分析:
本課是一首現(xiàn)代詩。作者通過把睡不著和明天要遠足兩件事巧妙聯(lián)系在一起,使文章內在的藝術張力一下子就展現(xiàn)出來了。全詩共3節(jié),3節(jié)詩中作者都用了同一個感嘆詞唉,3次重復,一次次加重了情感的力度,所有的興奮、激動、盼望盡在唉聲中。作品沒有正面寫遠足,卻讓人實實在在感受到一個孩子對遠足的向往和期盼。
教學目標:
1.認識睡、那等11個生字和目字旁、京字頭2個偏旁;會寫才、明等4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注意句子語氣的變化。
3.聯(lián)系生活實際,結合插圖,注意句子語氣的變化;聯(lián)系生活實際,感受即將遠足的快樂、期盼之情。
教學重點:
1.正確朗讀課文,注意句子語氣的變化。
2.聯(lián)系生活實際,感受即將遠足的快樂、期盼之情。
教學難點:
會寫同、學等字。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認識11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目字旁、京字頭2個偏旁。
要點把握
借助拼音學習生字,看圖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導入。
導語:秋天,我們經常會進行什么活動?(郊游、登山。)如果明天去郊游,現(xiàn)在你的心情會如何?你又會想些什么?(學生自由交流)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去一個小朋友的家里,看看她在遠足前有什么表現(xiàn)。
出示課題。(板書:明天要遠足)引導學生齊讀題目,解釋遠足。(遠足:比較遠的徒步旅行。)
二、初讀課文,識記字詞
(一)了解課文內容。
1.教師范讀課文,請同學們認真聽,注意聽準字音,初步感受詩歌的節(jié)奏和韻味。
2.學生自由練習讀文。
(1)讀準字音,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拼讀;實在不會拼讀,向同學或老師請教,將課文讀通讀順。
(2)在文中用筆圈出本課需要認識的生字,反復認讀。
3.分小節(jié)指名朗讀,發(fā)現(xiàn)朗讀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糾正。
注意:這首詩中有不少輕聲詞語,如地方、真的、說的、那么、嗎、什么、時候、呢,嗎、呢可以結合句子朗讀進行訓練;地方、真的等詞語可以以詞的形式單獨訓練。
(二)認識生字。
1.出示標有拼音的詞語,指名認讀。
覺 么 大 天 好 學
么 剛 天
2.認識新偏旁。
(1)目字旁:當目字放在字的左邊時,就變成目字旁,字形變瘦長。帶目字旁的字,大多和眼睛有關。如:睡、瞧、盯、瞪。
(2)京字頭:由一點和一橫構成,點取直勢、形態(tài)粗壯,橫畫細長、左低右高。
3.多種方法識記生字。
(1)加減法識記。
◇加一加:目+垂睡氵+每海口+馬嗎十+具真
◇換一換:葉-口+亻什◇減一減:哪-口那
(2)運用語境識字。如那、什,創(chuàng)設語境,出示卡片:那是什么?進行問答。如才,創(chuàng)設語境:天都黑了,你才回來。引導學生識記。
(3)結合生活實際識記。如老師、同學、明亮都是生活中很常用的詞,結合生活舉例子:老師、同學親如一家。教室里十分明亮。
4.(課件出示大海、藍天白云圖)引導學生開展數(shù)白云的游戲,交流識記生字的好方法。
5.指導書寫。
(1)引導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同桌交流你的小發(fā)現(xiàn)。
(2)教師出示動漫筆順,一邊范寫一邊講解書寫要領,學生一邊觀察,一邊書空。
獨體字。3個筆畫都較舒展,橫在橫中線上面,略長;豎鉤在豎中線上,豎的部分要直,鉤要短小有力;撇舒展。
合體字。日字在豎中線左邊略偏上,月字豎撇起筆在豎中線,向左穿插。
合體字。冂要寫得橫平豎直框正,口字上沿頂橫中線,避免重心下沉。
合體字。前3筆應寫得緊湊些,禿寶蓋可適當寬一些,子的彎鉤位于豎中線位置,起筆和收筆基本在同一條線上。
(3)學生臨寫,教師巡視指導,同桌相互交流,指出書寫的優(yōu)點和不足,并改正。
(4)教師利用投影儀展示優(yōu)秀書寫成果,師生共評,學生再練寫。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名朗讀,其他同學認真傾聽。思考:詩歌共有幾個小節(jié),寫了一件什么事?
(詩歌一共有3個小節(jié),主要寫主人公明天要去遠足,今天晚上睡不著覺。)
2.小組活動。根據詩歌內容,把每個小節(jié)和它相對應的內容連一連。
第1小節(jié) 小朋友因為想到遠方的云而睡不著。
第2小節(jié) 小朋友盼望快點兒天亮。
第3小節(jié) 小朋友因為想到遠方的大海而睡不著。
3.小組交流:你有過因為某件事而睡不著的經歷嗎?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
生1:有一次,爸爸要帶我去游樂園,我興奮得前一天晚上睡不著。
生2:一次,媽媽準備第二天帶我去醫(yī)院檢查身體,我害怕得一直睡不著。
四、課堂回顧,交流收獲
1.教師總結本課時的教學內容,點評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
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了解了課文第一小節(jié)的主要內容,知道了小女孩要去遠足,因為興奮而睡不著覺,于是她躺在床上想到了大海。小女孩還想到了什么呢?下節(jié)課我們再來學習。
在這節(jié)課上,我們還學習了生字新詞,掌握了一些好用的識字方法,記牢了一些容易讀錯、寫錯的字。大家在平時的學習中還可以自己歸納一些識字方法,幫助我們掌握更多的生字和詞語。
2.引導學生交流收獲。
(1)同桌之間交流一下好的識字方法,互相讀一讀生字、生詞。
(2)摘抄文中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五、作業(yè)設計,鞏固提升
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細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了解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要點把握
借助多媒體課件,讀懂課文內容,感受即將遠足的快樂、期盼。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導入新課
1.復習導入。
(1)聽寫。
明天 小學 一同 同學 什么 天亮
(2)出示帶生字的詞語,開火車朗讀。
睡不著 那地方 大海 真的 老師 同學 什么 天亮
睡不著那地方大海真的老師同學什么天亮
(3)分小組朗讀課文。
2.激趣談話。
過渡:同學們,課文寫的是不是你們呀?當你們要去春游或是秋游時,是不是盼望快天亮,也睡不著???在床上翻來覆去的小女孩在思考著哪些問題呢?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
二、研讀課文,重點探究
1.先播放朗讀音頻,再配樂朗讀,學生閉上眼睛感覺蘊含的情感。
2.男生讀第1小節(jié),女生讀第2小節(jié),齊讀第3小節(jié)。
3.學習第1小節(jié)。
(1)引導學生結合讀后感想,提取關鍵信息。
①遠足的前一夜,小作者怎么了?(睡不著。)
②小作者睡不著覺,首先想到了什么?(大海。)
③小作者想的是什么地方的海呢?那地方指的是什么地方?
(小作者想的是那地方的海,那地方指的是明天要去遠足的地方。)
④在小作者的心里,那地方的海怎么樣?(顏色很多。)
⑤板書:海顏色
(2)(課件出示大海的圖片)同學們,你們想去看看大海嗎?你們知道大海都有什么顏色嗎?
①教師邊出示課件邊解釋大海顏色的變化。(藍色、黑色、綠色)
②小作者也想去看這么美麗的大海,所以她晚上(睡不著)。
③小作者是聽誰說的大海有很多種顏色?(老師。)
④小作者對老師的話持什么態(tài)度?(懷疑、不相信)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真的像老師說的,那么多種顏色嗎?)
(3)指導朗讀。
①朗讀指導:第一句中的唉,讀時稍拖長,讀出小朋友急切、無奈、期待的心情。第二句中的疑問句要帶著好奇、想象、疑惑的語氣讀,嗎要讀得輕而短,語調微微上揚。
②練習有感情地朗讀這一小節(jié)。
4.學習第2小節(jié)。
(1)指名讀,其余同學思考:翻過去,唉睡不著這句話和第1小節(jié)的第一句有什么不一樣?(想象作者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的情景,那種激動的心情一次比一次強烈)
(2)這一次作者又想到什么?(云。)云是怎樣的?(潔白柔軟。)
(3)幫助學生理解潔白柔軟的意思。
①潔白是什么意思?(很白很白。)你還知道哪些東西是潔白的?(雪花、棉花、梨花、白粉筆)
②請學生摸一摸棉花和白粉筆,說說感覺有什么不同。根據學生的反饋,提問:柔軟是什么意思?(軟軟的,摸上去很舒服。)還有什么也是柔軟的?(毛巾、衣服、沙灘、草地)
(4)引導學生質疑:那地方和第1小節(jié)中的那地方是一個地方嗎?是誰告訴我那地方的云潔白柔軟?我對此持什么態(tài)度?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5.學習第3小節(jié)。
(1)指名讀,其余學生思考:從翻過來,翻過去,唉這句話中,你可以看出小作者是怎樣的心情?(小作者覺得時間過得太慢,盼望快點天亮好去遠足的急切心情。)
(2)從哪個句子還能看出小作者這種急切的心情?(到底什么時候,才天亮呢?)
(3)指導朗讀:從這句話中,你感受到了小女孩有多著急嗎?你能讀出這種急切之情嗎?
(4)再讀句子思考:除了著急,你還感覺到了什么?(無奈。)從哪個詞語看出來的?(唉。)
小結:在唉的后面還有一個標點符號,它叫破折號。這個破折號表示聲音的延長,我們在讀唉的時候,把聲音拉長,這樣就更能表達出小作者既著急又無奈的心情了。
(5)同學們試著讀一讀這句話,在前面的兩個小節(jié)中,也出現(xiàn)了這個唉同學們也試著讀一讀。
(6)自由交流:小女孩急著天亮去(遠足),她太高興了,所以她翻過來,翻過去,睡不著覺。如果明天你將去遠足,你會想些什么呢?
三、拓展文本,學有所獲
過渡:詩中睡不著的小朋友發(fā)揮無限想象,想象著明天遠足的美好情景,除了多種顏色的海和潔白柔軟的云,一定還會想到很多很多。她還會想什么呢?你能仿照課文說一說嗎?
1.教師引導學生結合生活經驗,想象那地方可能會出現(xiàn)的景物并描繪景物的特點,相互交流、補充。
2.師生合作,仿照課文改編。
翻過來,唉睡不著。那地方的椰樹,真的像爸爸說的,那么高大威武嗎?
翻過去,唉睡不著。那地方的貝殼,真的像同學說的,那么千奇百怪嗎?
翻過來,翻過去,唉到底什么時候,才能出發(fā)?
3.你們和爸爸媽媽都去過哪里?遠足的前一夜你在想些什么呢?
4.學習了課文,你還有哪些收獲呢?
四、作業(yè)設計,鞏固提升
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板書設計】
【教學重點片段實錄】
◆朗讀感悟,隨文識字(教學重點)
師:讀完第1小節(jié),你知道小作者明天要去哪里嗎?
生:她明天要去看海。
師:你是從哪一句看出來的?
生:從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師說的,那么多種顏色嗎?這句看出來的。
師:(出示寫有海的卡片)這個字就念海。誰能讀一讀?(指名讀)
師:想想看,你能用什么方法記住它?
生1:大海里面都是水,所以海的偏旁是三點水。
生2:我能用字謎記住它:每天都有水。
師:同學們說得可真好,有這么多種方法記住這個字。那你能用海組詞嗎?
生1:大海、海水。
生2:人山人海。
師:你知道人山人海是什么意思嗎?
生:人山人海就是有很多很多的人。
師:什么時候會用到人山人海呢?你能用人山人海說一句話嗎?
生:元宵節(jié)燈會的時候,大街上人山人海。
師:海一般情況下表示很多的意思。比如花開得特別多,我們就可以說是
生:花海。
師:同學們真聰明。那你們知道大海都有什么顏色嗎?
生:藍色、綠色
師:大海有這么多種顏色嗎?我們快來看一看。
(出示課件,引導學生欣賞不同顏色的大海)
師:大海這樣美麗,小作者迫不及待地想去看看了。你能讀出她這種向往的心情嗎?
(生練讀)
師:誰能把這一節(jié)讀給大家聽?要讀出期待、向往的語氣,也要讀出大海的美麗。
(指名讀)
師:讀得真好,老師都想去看看大海了。
賞析: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識字是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這一階段必須切實加強朗讀和識字教學,以幫助學生培養(yǎng)語感,形成積累,為日后運用語言文字打下基礎。教師在教學中既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同時又注重識字教學,隨文識字的教學方法運用得當。教師在指導學生識記海字時,體現(xiàn)了多種識字方法并存,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差異。同時,對于海的字義的理解拓展較好,通過擴詞和練習說話以及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自然而然地教會學生運用,突出了學習運用語言文字的教學理念。
【教學反思】
《明天要遠足》是一篇充滿童趣的詩歌。詩歌由短短3節(jié)組成,生動地描寫了小主人公因明天要去遠足,控制不住內心的喜悅而睡不著的情景。本課的教學設計寓教于樂,努力創(chuàng)造和諧、愉快的教學氛圍。根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我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入手,引導學生體會小主人公遠足前無比激動、無限期待的心理,從而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并采用多種方法識字,引導學生靈活學習生字,掌握多樣化的識字手段。
6、二年級上冊課文7媽媽睡了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與反思
二年級上冊課文7媽媽睡了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與反思
一、教材分析
《媽媽睡了》是一篇淺顯的抒情性的閱讀課文。作者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睡夢中的媽媽真美麗、好慈祥、好累。文章以流暢自然的語言為基調,沒有華麗的詞藻,不見雕琢的痕跡,但是給人親切熱情的感覺。我們透過小作者對睡夢中的媽媽的描繪,不僅可以感受到媽媽對孩子的關愛,同時更能體現(xiàn)出作者對媽媽的愛。
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
知識與技能:
1.會寫本課8個生字,會讀文中14個生字。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深刻體會母子之間的關愛之情。
過程與方法:
1.學生反復誦讀,借助插圖,展開想象來理解課文的情感。
2.展開小組討論,對課文的思想內容及情感進行分析。
3.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擴大學生閱讀量。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幫助學生建立同學之間要互幫互助,團結有愛的情感。
二、設計思路
根據文本的特點、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需求以及設計理念,本節(jié)課教學思路為: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創(chuàng)設情境觀察,交流對話
讀文識字小組合作,掃清文字障礙
引導探究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引導表達讀 說 寫 評
引導拓展搜集、處理信息
三、教學程序
本節(jié)課,我把相信學生能學會作為這課教學的核心理念,設計了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一)啟動情感,揭示課題
1.良好的開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剛一上課他們的思維不能馬上集中到課堂上來,如果利用歌曲導入,會很吸引學生,能有效的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到課堂,引到課文中來。所以課一開始,我和孩子們一起唱大家都很熟悉的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
2.由于每個人都有愛自己的媽媽,媽媽在孩子心目中是神圣的,偉大的,學生樂于親近自己的媽媽,因此當歌曲唱完以后我就問大家:歌中唱到了誰呀?非常明顯唱到了媽媽,于是我創(chuàng)設了誰愿意把觀察到的媽媽介紹給大家?這樣的情境。我想這樣能使學生的心靈與文本產生撞擊,使兒童既有經驗與文本產生沖突,尋找到孩子心跳與文本心跳的合拍點,產生移情效應。
3.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暢所欲言,自由介紹生活中的媽媽。
有的學生會說:生活中的媽媽很美麗,尤其是那雙大眼睛?;蛴幸活^又黑又亮還很長的頭發(fā)。
有的會說:媽媽做的飯菜特別好吃。還有可能說平時特別關心自己的學習。如天天接我、送我放學,輔導我學習等。..因為學生有真實的生活體驗,說起來一定很全面,而且學生的參與率也會很高。同時也調動了孩子們對媽媽的情感體驗。
4.在學生介紹自己媽媽的基礎上,我接著說:有一位小朋友也觀察了自己的媽媽,你們看,媽媽在干什么?同時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觀察,揭示并課題板書《媽媽睡了》。
緊接著我說:我們應怎樣讀課文的題目呢?根據學生平時的生活經驗,他們肯定知道《媽媽睡了》要小聲,如果大聲會吵醒媽媽。根據此來指導學生感情朗讀課題《媽媽睡了》,這樣又一次調動了學生對媽媽的情感體驗,使孩子們在對媽媽的愛的情感體驗下進入了文本。
5.學生練讀題目。
然后我說:那睡夢中的媽媽是什么樣的?聽老師讀課文。老師配以舒緩優(yōu)美的《搖籃曲》朗讀課文。在教師動情的朗讀下,可以使學生置身其中,情不自禁地關注、向往、投入。
?。ǘ┳宰x課文,掃清文字障礙。
在老師感情的渲染下,我想學生肯定會對課文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都躍躍欲試的想自己讀一讀。于是,下一步放手學生自讀課文,識記生字。按照平時的習慣學生的學習流程是這樣的:
1.學生自由讀課文,邊讀課文邊圈畫生字。
2.同桌互讀,檢查讀文情況。
3.在讀文過程中進一步識字,加深印象。
4.教師檢查學困生的讀文情況,其他學生聽后評價。
5.教師檢查生字的掌握情況,(23名學生)對于全讀對的學生獎勵識字大王的標志。
6.組內檢查,并進行獎勵。
?。ㄔO計意圖:1、對于生字的識記,學生已經有了一年的基礎,所以教師干脆直接教給學生自學,發(fā)揮學生主體性,使他們成為識字的主人。2利用識字大王的評價機制,能有效的促進學生們主動識字。因為我校的學生成長記錄中有識字闖關過級,每節(jié)課都有識字大王的評選,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這是十分誘人的。所以孩子們識字的興趣很大,積極性很高,他們都會自主進行識字活動,在此手段的激勵下,學生的識字量很大。3、采用師生共同評價的形式,避免了評價單一性,顧全了整體,另外也體現(xiàn)了師生的平等關系,為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奠定了基礎。)
(三)讀中感悟,體會深情。
1.我先總結上一環(huán)節(jié)的學習情況:有這么多同學都成為了識字大王祝賀你們,現(xiàn)在我們已經順利通過了讀文和識字,那下一步該干什么了?
學生按照平時的學習過程回答:我們該理解課文了。
《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所以我順接學生的觀點說:好,就按你們說的,現(xiàn)在請同學們再讀課文,看看你能讀懂什么?把不懂得地方畫出來。
2.自己讀課文,畫出不懂得的地方,以便交流時提出。
3.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集體匯報。
設計意圖:嘗試質疑問答,鼓勵自主發(fā)現(xiàn)解答問題。邱學華先生創(chuàng)立的嘗試教學法,主張先學后教,先講后練,正是著眼于讓學生知不足,而后再學;讓教師知困,然后再教。嘗試教學法改變教學中教師牽著學生走,學生被動的現(xiàn)象,真正實現(xiàn)了學生為教學的主體,教師為教學的主導。嘗試教學法倡導在教授新知識時,先讓學生大膽嘗試,解決能自己學會的內容, 發(fā)現(xiàn)不懂的地方,然后教師在就學生的質疑進行講解、點撥,學生面對的是自己疑難的問題、渴望學到的知識,精力會更集中、思維會更活躍。正所謂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這種先憤后啟,先悱后發(fā)的方法。不但可以培養(yǎng)學生積極探索的精神,同時也提高了教學質量。
4.由于這篇課文內容比較淺顯,對于學生來說理解不會有很大問題。課文只分三部分:睡夢中的媽媽真美麗,好慈祥,好累。所以我把文本交給學生,充分相信學生能學會讓他們自讀課文,之后談論感受最深的地方。
因為我知道學習活動是學生的潛能得以生發(fā)、表現(xiàn)的基礎。學生有活動的時空、有選擇的權利、有展示的舞臺、就有了更多感知、觀察、思考和探索的機遇,就有了更多表達情感的平臺。在這兒進行課文分析時,我準備通過展開讀、說、寫、評等活動,充分地表達了學生從文本中體驗到的情感。
5.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開始進行學后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選擇自己感觸最深的部分進行交流。有的學生可能會說:我讀懂了睡夢中的媽媽好累,我是從窗外,小鳥在唱著歌,風在樹葉間散步,發(fā)出沙沙的響聲,可是媽媽全聽不到??闯鰜淼募由献约旱睦斫狻?/p>
6.這時我抓住這段引導學生都來分析。學生還可能說:我從媽媽干了好多活,累了,乏了??闯鰦寢尯芾邸_@是我緊緊抓住這里進行生活拓展,問:根據你的觀察,媽媽一天里都可能干哪些活?因為兒童的內心是最無拘無束的,他們渴望走向原野,親近自然,渴望在廣闊的天地間放飛夢想。這就要求閱讀教學要徹底走出課堂中心、書本中心、教師中心的封閉性,充分拓展空間,增強活力。所以我鼓勵學生在真實世界的際遇中學習,與現(xiàn)實對話,為學生創(chuàng)造生活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到生活中去觀察。
7.在這部分有兩個詞語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理解上有一定難度,是深沉和均勻。對于呼吸深沉的理解采用聯(lián)系上下文或生活實際,對于呼吸均勻的理解采用表演的方式,先來表演呼吸不均勻是什么樣的,再表演呼吸均勻是什么樣的,這樣通過對比學生理解就不會太難。這樣做的目的是:在閱讀教學中,通過學生的自主體驗,讓學生逐步學會以語言文字為依托,分析語言現(xiàn)象,在字、詞、句、篇的聯(lián)系中揣摩語言文字的內涵,體會文章內在的思想感情。強化個性體驗。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感情朗讀。
8.有的學生可能對睡夢中的媽媽很美麗感觸較深,在談論時,就可能抓住明亮的眼睛、彎彎的眉毛紅潤的臉等詞句進行交流。
在平時的訓練中我總是鼓勵學生多樣化地語言表達,展示學生的個性。因為語文課是師生個性自由馳騁的舞臺,在閱讀教學中,通過學生多樣化的表達,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學生對睡夢中的媽媽是什么樣的匯報時,有的直接摘錄了書上描寫的原句來表達,有的加以概括列出幾個關鍵詞語,有的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還有的可能加上想象等,學生在表達中思辨,在傾聽中評判,不僅提高了語言運用能力,而且提高了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等綜合實踐能力。
同樣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表情朗讀。因為學生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才能使感受加深,情感被激活,他們才會不容自遏地想抒發(fā)自己的情感。情感的抒發(fā),可以使學生之間的內心感受得到交流,可以相互啟發(fā),相互感染。表情朗讀,雖然讀的是作者的語言,但是,因為要求表情朗讀,這就包含了學生自己的主觀感受。
9、在談睡夢中的媽媽好慈祥時,慈祥一詞對于學生理解來說是一個難點。估計這里學生可能要提出疑問,處理這個問題,我準備用讀文分析的方法。出示這段文字:請同學們認真讀一讀這段話,看看能有什么收獲?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應該可以抓住睡夢中媽媽在微笑,很溫和,另外,通過在睡夢中媽媽又想好了一個故事,等一會兒要講給我聽。來體會媽媽對孩子的愛。
在讀中感悟,體會深情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中,我始終以《課程標準》中指出的: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也就是說,閱讀課堂是由這三者之間的互動形成的為指導思想。在《媽媽睡了》的教學中,課始情境的創(chuàng)設,問題的引出,教師是一個能激發(fā)學生思維的引導者引導學生自己找到探究內容進行探究;當學生就睡夢中的媽媽是什么樣的問題進行研究、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則是一個能欣賞學生意見的傾聽者、能積極參加小組探究的參與者;當學生呈現(xiàn)探究成果時,教師又是能判斷學生認識正誤的辨別者。這實質上是一個師生互動、教學相長的動態(tài)生成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我努力讓每一個學生在學習的歷程中,在互相的交流感悟中充分展示自我,提升生命價值,讓學生在體味語言、交流表達過程中,陶冶、塑造學生心靈。
(三)小結,生讀文升華情感。
師:睡夢中的媽媽是那么美麗,那么慈祥,又是那么的累現(xiàn)在就讓我們隨著音樂再讀課文,讀給我們親愛的媽媽,讀完后,從這三部分中選出一段背下來。注意一定要小聲點兒,別吵醒了睡夢中的媽媽。
師;我們的媽媽為了家庭,為了孩子,一天天操勞著,可是她卻無怨無悔,多么值得我們去愛呀!就讓我們帶著這種深沉的愛再讀一讀這篇課文,注意可千萬不能吵醒媽媽。
(生隨音樂讀文。)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始終在通過各種手段,如:教師的語言,眼神,教學手段、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等營造自主寬松的課堂氛圍,因為只有自由寬松的語文課堂才會激起學生智慧的波瀾。我們老師要允許學生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用自己的腦袋思考,用自己的嘴巴表達,獲得自我滿足。教學中要鼓勵學生的思維自由馳騁縱橫,充分展示了學生對文本的獨特理解。在這兒,老師再也不是傳統(tǒng)定義中的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人了,更像一個專業(yè)的主持人。)
四、拓展整合
現(xiàn)代閱讀教學觀需要我們以生活的理念構建起語文教學大課堂。在教學中,我們要將課堂的語言訓練和課外的生活實踐活動進行有機結合,從而使學生從單一的語文課堂步入廣泛的社會語文空間。在此思想的指導下我所布置的作業(yè)也力求體現(xiàn)人文性。如:
關于媽媽,你還想寫些什么?課下認真觀察,象文中的小作者一樣也來寫一寫自己的媽媽。
小作者寫了自己的媽媽,你想寫誰呢?課下認真觀察,把他寫下來吧!
這種實踐性的作業(yè)形式,讓學生親近長輩,很好得淡化了訓練意識,消除了學生學習與生活的界限,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實踐的熱情。
7、二年級上冊課文6一封信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二年級上冊課文6一封信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設計說明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一封信》記敘了主人公露西想念在國外工作的爸爸,給爸爸寫信的故事,字里行間透露著真摯、溫暖的親情。文中的露西前后寫了兩封信,不同的表達方式產生了不同的心情體驗。因此,本課教學設計,我以露西前后寫的兩封信,你更喜歡哪一封為主導問題,引導學生去讀書,讀懂內容,讀出情感。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制作多媒體課件以及字卡、詞卡,露西的兩封信。
學生準備:讀課文三遍,字卡、詞卡。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直入主題
1.導入:如果你的爸爸去遠方工作了,你想他的時候會怎么與他取得聯(lián)系呢?(打電話或者發(fā)微信)那么,人與人之間溝通交流,除了這些方式之外,還可以通過寫信的方式來取得聯(lián)系。(板書題目,齊讀題目)
2.認讀封字,明確一封是數(shù)量詞,封字還可以組詞為封住密封等。
3.過渡:這篇課文中的信是誰寫給誰的呢?讓我們一起走入課文看看吧!
設計意圖:從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入手,讓學生明白語文來源于生活,更要應用于生活,同時也通過談話激趣導學,為學習下文做鋪墊。
二、自由讀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讓學生聽清字音,聽清停頓。
2.教師課件出示自學提示:
(1)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努力把課文讀通順。
(2)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生字圈畫出來,難讀的多讀幾遍。
(3)再讀課文,說說露西給爸爸寫了幾封信。
3.學生大聲朗讀課文,圈畫生字,用____畫出露西第一次寫的信的內容,再用 畫出露西第二次寫的信的內容。
設計意圖:語文教學應該逐步培養(yǎng)學生對生字新詞的自學能力,因此,教師在明確任務后,讓學生自主讀文,訓練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在語文活動中,讀準字音,認準字形,讀通句子,從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對比體會,合作識字
1.指生回答:露西給爸爸寫了幾封信?
2.(1)引導學生讀課文的第1~3自然段的內容。
(2)指名認讀生字,教師糾正字音。
①讀準削肩冷鮮的讀音。
②指導學習多音字朝重結。能根據不同的讀音組詞語。如重在本課讀chnɡ,另一個讀音是zhnɡ,可組詞為重量。
(3)小組合作,交流識記削刮胡修冷重的方法。
(4)匯報交流,教師相機點撥。
①動作識字削、刮。做一做削、刮的動作,想一想生活中和削、刮有關的詞語:削皮、削鉛筆,刮風、刮胡子等。
②字謎識字胡。古時明月今相見。
③生活識字修。引導學生思考在哪里見過這個字。(修理部)課件出示修理部的牌匾,仔細觀察這個字,在書寫時不要忘了中間的豎,學生書空練習。
④形聲字識字冷。冫,表義;令,表音。組詞:冷清、冷氣。
⑤對比識字重與量字形相近,對比記憶。
(5)課件出示第一封信。
親愛的爸爸:
你不在,我們很不開心。以前每天早上你一邊刮胡子,一邊逗我玩。還有,家里的臺燈壞了,我們修不好。從早到晚,家里總是很冷清。
指生讀,師生評價,然后生齊讀第一封信。
3.露西的第二封信都寫了些什么呢?指生回答,課件出示露西寫的第二封信。
親愛的爸爸:
我們過得挺好。太陽閃閃發(fā)光。陽光下,我們的希比希又蹦又跳。請爸爸告訴我們,螺絲刀放在哪兒了。這樣,我們就能自己修臺燈了。還有,下個星期天我們去看電影。
爸爸,我們天天想你。
(1)引導學生朗讀并體會。
指導學生將第二封信和第一封信對比一下,確定第二封信應該用高興、幸福的語氣去讀。
(2)鞏固識字,集體交流, 師適時補充:
①指導學生學習期字可以用生活識字法,如:一個星期共有七天,從星期一到星期日。另外,期與胡字形相似,兩個字的偏旁相同,古和其分別代表著兩個字不同的讀音,雖然偏旁相同,但意思不一樣,胡中的月字旁指肉,而期中的月字旁則表示規(guī)定的時間或一段時間。
②指導學習鮮。圖片 鮮字由魚、羊兩字組成,最早表示魚名,泛指活魚, 后來引申為新鮮、美味的意思。
(3)指生讀第二封信,師生評價。
①課件在第二封信結尾和鮮花的位置出示詞語結尾和一大束鮮花,指名朗讀詞語。并利用課件放大結束和鮮,指名反復認讀,并交流識字方法。
②字謎識字:束口字藏在木中間。
4.小結過渡:同學們可真了不起,在這兩封信中認識了這么多的生字朋友,還能把這兩封信讀得既通順又流利,把掌聲送給自己吧!下面會寫字中的朋友也著急跟大家見面了,讓我們一起去跟它們打個招呼吧!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積極創(chuàng)設語境,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本環(huán)節(jié),將本課的重點字集中在露西給爸爸的信中,不僅給漢字提供了反復出現(xiàn)的平臺,更激發(fā)了學生識字的興趣。
四、觀察示范,指導書寫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請學生認真觀察生字的結構。
2.上下結構的字:今、支、筆。
左右結構的字:封、信、珠、燈、影。
全包圍結構的字:圓。
獨體字:電。
3.教師指導書寫,重點指導。
今、支中都有捺,要寫得舒展。
筆和電最后一筆都是豎彎鉤,要注意強調這個筆畫:豎要靠近豎中線,轉彎要圓潤,下面的部分要平,鉤朝上。
4.學生描紅,練寫生字。
5.展示生字,師生評議。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第一學段要關注學生寫好基本筆畫和基本字,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所以在寫字指導上要從細微的筆畫、結構入手,提高學生的書寫質量,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五、拓展延伸,鞏固練習
1.把本課的生字讀給家長聽,口頭組詞,如果能將生字放入句子中讀一讀就更棒了。
2.將《一封信》讀給家長聽。
設計意圖:適當鞏固有利于幫助孩子們加深印象,而與家長的合作,既復習了課堂所學,又可以增進親子間的感情。
第二課時
一、復習字詞,導入新課
1.復習:課件出示生字、詞語,學生開火車讀字,男女生讀詞。
2.導入:本文的主人公露西給爸爸寫了幾封信?信里都說了些什么?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6課《一封信》,師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開火車讀、男女生賽讀等形式復習鞏固生字、詞語。同時,回顧課文內容,幫助學生快速進入課文情境。
二、合作探究,品味語言
1.引導學生自讀課文,回顧課文內容。
2.課件出示自學提示:
(1)自由讀課文第3~14自然段,找出露西給爸爸寫的兩封信。
(2)在小組內討論交流,想一想:這兩封信有哪些不同?
3.學生自主學習,全班交流。
4.根據學生的匯報交流,教師相機用課件出示兩封信的內容。
5.學生匯報交流,教師相機點撥。
(1)第一封信里,露西說爸爸不在,我們很不開心。(板書:不開心)第二封信里,露西說我們過得挺好。(板書:很高興)
引導學生質疑: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轉變?
(2)第一封信里,露西說爸爸不在家,不能逗她玩,沒有意思。第二封信里,露西說她要和媽媽去看電影。
(3)第一封信里,露西說家里的臺燈壞了,修不好,很心煩。第二封信里,她問爸爸螺絲刀放在哪兒,她和媽媽要自己修理臺燈。
(4)第一封信里,露西說家里很冷清。(板書:冷清)第二封信里,露西寫希比希又蹦又跳,家里很熱鬧。(板書:熱鬧)
教師要引導學生體會,家里總是很冷清說明了爸爸在露西心里真的很重要。
(5)第二封信里,露西不僅寫家里一切都很好,還寫了她和媽媽很想爸爸。
6.小結并指導朗讀。要從兩封信中體會到露西的心情和想法的變化。第一封信里處處都是不開心,第二封信里字字洋溢著快樂的情感。
7.引導學生再次觀察這兩封信,說說還有什么發(fā)現(xiàn)。(第二封信的結尾,露西還畫了一大束鮮花。)
8.為什么露西的信前后會出現(xiàn)這么大的差異呢?(最主要的原因:第二封信是在媽媽的引導下完成的,媽媽的一句我們過得挺好一下子就讓露西開始想開心的事情了,在這樣的心態(tài)下,露西的第二封信才會充滿快樂的氣息。)
設計意圖:文中只提到了露西前后寫的兩封信的相關內容,沒有以信的形式出現(xiàn)。此環(huán)節(jié)設計,恰恰填補了這一空白。形象直觀的信件再現(xiàn)了露西不同的心情,也為識字提供了具體語境。
三、討論交流,深化主題
1.討論交流:比較露西前后寫的兩封信,你更喜歡哪一封?為什么?(我更喜歡第二封信,因為這封信是露西帶著快樂的心情寫的,爸爸讀了信會高興,不用惦記家人了。)
2.思考交流:爸爸媽媽不在身邊的時候,我們總會感到孤獨,也會遇到一些困難,這時候我們應該怎樣做呢?(保持快樂的心情,想辦法解決困難,不讓爸爸媽媽操心。)
設計意圖: 樂觀地對待生活,這是一個生活道理。只有將這樣深刻的道理融進具體的問題、具體的生活情境中,學生才會有所領悟。
四、聯(lián)系生活,拓展延伸
請你像露西一樣給親人寫一封信,告訴他們,你最近的生活很快樂。
設計意圖:以實踐活動誘發(fā)學生樂觀生活的情感,使文章的主題得以深化、延伸。
8、二年級上冊課文2我是什么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與反思
二年級上冊課文2我是什么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與反思
《我是什么》是一篇科普短文。課文采用擬人手法,以第一人稱我的敘述方式,并結合謎語的形式,圖文并茂地向學生展示了水在不同的條件下,會呈現(xiàn)出的不同狀態(tài)以及水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利弊。文中始終不點明我就是水,而是通過水的形態(tài)變化和與人類關系的描寫,讓讀者去猜,更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全文共五段,重點內容可分為三個部分:水的變化;水的形態(tài);水給人類帶來的利弊。
【說理念】
本課設計遵循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注意激發(fā)學生興趣的理念,以學生為主體,讓每個人有嘗試的機會和自主選擇的權利。力求采用自主、合作地學習方式探究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中,相互啟發(fā),拓展思路,分享學習之樂。讓學生在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氛圍中始終處于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tài),變被動地學為主動地學。
【說目標】
1. 學會14個生字,會認9個生字。
2. 能正確讀寫要求學會的詞語。會用溫和說句子。
3. 知道水在一定條件下會變成汽、云、雨、雹子和雪;了解水既能給人們帶來好處,也能給人們帶來災害。教育學生愛護水資源,保護水資源。
4.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了解水的三態(tài)變化。
【說教法】
低年級閱讀教學應把詞句訓練放在首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自主、合作的精神。本節(jié)課,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三種教法:
1. 直觀演示法。
通過生生互動演示、師生互動演示,發(fā)揮學生各種感官功能,讓學生在動腦、動口、動手中參與訓練,激活思維,讀懂課文的詞句。
2. 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這節(jié)課,我制作了優(yōu)秀的課件,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去誘發(fā)學生的情感。是他們興趣盎然地參與教學活動。
3. 鼓勵欣賞法。
在小組中、班集體中的點評,主要是鼓勵學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滿足他們希望得到贊許、羨慕,體會成功的心理特點,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增強學習的信心。
【說學法】
1. 自主學習法。
2. 合作學習法。
在教學中,我主要滲透了以上兩種學法的指導。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面對面地聽、說、讀、問、評、議等去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并根據閱讀教學的特點,堅持把讀的訓練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力求取得最好的教學效果。
【說教學】
在此基礎上,充分利用互動的形式,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研讀全文。
一、巧設懸念,初步感知。
由師生互相介紹自己,引出我們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是誰,可是有個小朋友卻不知道自己是誰,我們幫他猜猜好嗎?此時,學生的注意力高度地集中,迫切地想知道謎底。緊接著,教師范讀課文,學生積極地開動腦筋,猜出謎底就是水。
二、通讀全文,整體感知。
1. 自由讀課文,說說你是怎么猜出來的。
2. 你喜歡這篇課文嗎?將你最感興趣的自然段多讀幾遍。
3. 全班交流,教師隨機指導認讀生字、新詞。
此環(huán)節(jié)是讓學生在充分朗讀課文的基礎上,自主選擇喜歡的段落進行交流,整體感知課文,達到生生互動。
三、師生合作,小組研讀全文。
1. 請你根據課文內容向別的小組同學提問。但是,你必須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而且,這個答案必須在書上。
2. 學生自由讀課文,準備問題。
3. 小組交流問題。
學生根據教師的要求,仔細地讀每一句話,精心地設計問題。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合作交流,集思廣益,完善問題,進一步達到生生互動。
4. 學生一問一答,教師根據學生問題隨機重點指導。
教師通過本課的三種教法,對學生進行詞句訓練。如:利用直觀演示法理解關聯(lián)詞一就;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區(qū)別落下來、打下來、飄下來,理解暴躁等詞語;通過想象和聯(lián)系生活實際,學會用溫和說話。并將鼓勵欣賞法貫穿始終,如:你聽得真仔細;如果你的聲音再大一點就更好了。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從始至終教師在一步一步引導學生學會知識,充分體現(xiàn)了小組互動,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師為主導,生為主體。
5. 梳理全文,完善板書。
6. 學到這里,你還想了解哪些課文里沒有的有關水的知識呢?學生自由提問。
此環(huán)節(jié),教師并不急于回答學生的問題,而是將問題延伸到課外,并教給學生尋找答案的方法,達到再探新疑的目的。
四、擴展練習。
出示三項作業(yè),學生任選其一。
1. 你在生活中看到過水在變嗎?舉例子說說,再寫下來。
2. 收集有關水對人類所做的貢獻和帶來災害的資料。
3. 說說人類想出了哪些辦法使水只做好事,不做壞事。你還有別的辦法嗎?
學生在學習上是有所差異的,此選擇性作業(yè)涉及到說、寫、收集三方面,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選擇。
【說效果】
按照上述教學方法施教,應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一些簡單的問題,學生通過生生互動自己就可以解決,對于學生的難點則需通過小組互動和師生互動來解決。
9、二年級上冊課文21雪孩子說課稿教案教學反思
二年級上冊課文21雪孩子說課稿教案教學反思
教學本課,我主要從以下幾點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1.注重能力的培養(yǎng)。在學習生字新詞時,我遵循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原則,引導學生利用多種途徑識字,注重識用結合。由讀詞到學字,再把生字送到課文中讀文,有針對性地指導生字較多、較難讀的句子,循序漸進,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概括課文主要內容時,進行適當?shù)奶崾?,降低概括難度,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
2.重視朗讀訓練,引導合理想象。我把教學的主要活動放在讀上,由初讀入情到讀中生情再到想中悟情。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在朗讀中理解文本,體會情感。為了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想象空間,我引導學生想象小白兔和雪孩子玩耍的各種情景,體會小白兔和雪孩子之間的快樂;想象小白兔家著火時的危險情況,雪孩子救小白兔的情景,體會雪孩子的勇敢。通過想象,促進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3.提供多樣表達機會,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雪孩子的無私感動著小白兔,美好的童話故事感動著我們。在教學中,我結合文本內容,創(chuàng)設機會鼓勵學生進行說話練習,使學生在接受思想教育的同時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提高表達能力。同時,我還鼓勵學生摘抄喜歡的詞句,培養(yǎng)學生積累好詞好句的習慣;通過續(xù)編故事,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體現(xiàn)了將課內學習延伸到課外的理念。
10、二年級上冊課文19古詩二首敕勒歌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與反思
二年級上冊課文19古詩二首敕勒歌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與反思
教材說明:
《敕勒歌》選自《樂府詩集》,是南北朝時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之一。敕勒,當時北方少數(shù)民族之一。民歌歌詠了大草原蒼茫遼闊、壯麗富饒的風光,抒寫了敕勒人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生活的豪情。開頭交代敕勒川位于陰山腳下,將草原的背景襯托得十分雄偉。接著用穹廬作比喻,說天空如氈帳,蓋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來形容極目遠眺,天野相接,無比壯闊的景象。最后描繪了一幅水草豐盛、牛羊豐盛的草原全景圖,有靜有動,有形象,有色彩。全詩風格明朗豪爽,語言明白如話,具有濃郁的草原氣息。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倡導學生在語文學習中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針對這一理念,本設計以北朝民歌《敕勒歌》為載體,引導學生通過想象畫面,觀察課文插圖,理解詩意并從中獲得情感體驗,并在在多種形式的誦讀中感受閱讀的樂趣,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
教學目標:
1.學寫本詩中的兩個生字蒼、茫,結合詩句理解穹廬、籠蓋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詩歌并背誦。
3.通過想象畫面,觀察課文插圖,理解詩歌所表達的內容,感受草原遼闊壯美的風光。
教學重點:
通過想象畫面,觀察課文插圖理解詩歌所表達的內容。
教學難點:
感受草原高遠遼闊的美麗風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情導入
師:我們祖國風光秀美,山川壯麗,今天,老師帶你們到草原去游一游。(課件展示草原風光的圖片)看到這美麗的風光,你想用哪些詞語或句子來表達出你內心的感受,快快來說一說?。◣熒涣鳎┧{藍的天空,潔白的云朵,一望無際的草原,游牧民族可愛的家鄉(xiāng),在1600年以前,在這遼闊的大草原上曾生活著一個少數(shù)民族敕勒族,他們用一首優(yōu)美的詩歌贊頌著自己的家鄉(xiāng)敕勒歌,我們一起去看看那里的美景吧?。ò鍟n題敕勒歌)
二、感知古詩內容,把握詩歌韻律
1.學生自讀詩歌。(要求:請大家自由讀古詩,借助拼音把每個字讀音讀準確,把詩句讀通順。)
2.出示字詞,糾正讀音。
出示詞語:籠蓋 穹廬 敕勒川 見牛羊
3.師范讀,生跟讀,體會詩歌的韻律。
三、品讀感悟詩意,升華情感體驗
師:草原那遼闊的風光,用無數(shù)的詞匯也描述不盡。但在這首詩歌中,只用了27個字便描繪出了草原的景色。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品味這27個字,你從哪些詞句中感受到了草原的美?
1.品讀重點句子,學生交流,教師相機點拔并板書。
⑴天似穹廬,籠蓋四野。教師利用課件演示蒙古包的樣子,鼓勵學生自主表達,說出自己品讀后的感受。指導朗讀。
⑵天蒼蒼,野茫茫。學生自主表達對一兩個小句的感受,教師出示課件幫助學生理解。相機板書。指導書寫:蒼 茫
⑶風吹草低見牛羊。
師:你能想像一下,在無邊無際的草原上,碧綠的牧草是那么茁壯。一陣風兒吹來,草兒被吹得彎下了腰,你會看到什么?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呢?(學生交流)
點撥:這一句讓我們看到了茂盛的牧草和肥壯的牛羊,寫出了草原上的勃勃生機。
2.再讀古詩,體會動靜交織的美。
⑴ 師:在高聳入云的陰山的映襯下,遼闊無邊的敕勒川更加吸引人。讓我們滿懷深情地一起贊頌這美麗的風光
⑵ 學生齊讀。
四、想象詩歌畫面,進行拓展延伸。
師小結:孩子們,在詩歌的長廊中,還有很多贊美草原的詩句,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幅幅秀麗的草原風景圖,跟著老師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課件出示: 無邊綠翠憑羊牧,一馬飛歌醉碧宵。
無名《草原詩》
紅樹青山日欲斜,長郊草色綠無涯。
歐陽修《豐樂亭游春三首》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白居易 《賦得古草原送別》
板書設計:
敕勒歌
北朝民歌
天空 四野
想象畫面
草地 牛羊
11、二年級上冊課文19古詩二首夜宿山寺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與反思
二年級上冊課文19古詩二首夜宿山寺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與反思
一、說教材
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將從本課的教材地位、文本解讀、教學價值三方面來說。
教材地位:《夜宿山寺》是統(tǒng)編本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七單元《古詩二首》里的第一首古詩。
文本解讀:《夜宿山寺》是唐代詩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絕句。本詩有兩點值得關注,一是夸張手法的運用。本詩借用百尺極言山寺之高。其實,借用數(shù)字百、千、萬表示事物之高、深這樣的用法,在李白的詩中很常見。這一用法要讓學生了解。二是想象的運用。如摘星辰、驚天人這些奇特的想象,美麗的畫面,表現(xiàn)了詩人愉悅、豪放、可愛與率直的情感。
教學價值:《夜宿山寺》的教學價值在于想象畫面,感受山寺之高,初步感受詩人愉悅、豪放、可愛與率直的情感。
這一環(huán)節(jié),為教學目標的確立奠定了基礎。
二、說教學目標與重難點
教學目標的確立,需要建立在對文本解讀的基礎上,也需要考慮單元目標和編寫意圖。本課屬于第七單元,單元主題是想象,教學重點是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同時,新課標指出古詩教學要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確立為:
1.認識宿、寺、危、辰、恐、驚6個生字,書寫危、敢、驚3個字。
2.了解詩句的意思,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想象畫面,感受山寺之高,初步感受詩人愉悅、豪放、可愛與率直的情感。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想象畫面,感受山寺之高。
教學難點
想象畫面,感受詩人愉悅、豪放、可愛與率直的情感。
三、說教學過程和教法學法
在遵循教學目標和重難點的基礎上,我準備在這一環(huán)節(jié)說清兩個問題:一是準備帶著學生怎么學這首古詩;二是說清為什么要這么學。
第一板塊:簡介作者,破解課題
先出示李白圖像,順帶簡介李白,再回憶以前學過他的詩作,后引出課題《夜宿山寺》。然后,引領學生讀準課題,理解題意。
這一板塊里,課題中的宿字,學生可能會不理解。我將通過出示甲骨文宿字作,對其進行形象化的講解來破解此問題。
【設計意圖】李白是學生熟悉的詩人,一年級曾經學過他的詩。從孩子們已有的認知出發(fā),回顧舊知,引出新課。
第二板塊:初讀古詩,讀出節(jié)奏
先讓學生聽讀,后自由讀詩,目的是為了讀準字音。后出示本課的生字讀音:宿、寺、危、辰、敢、恐、驚,再把這些字送入詩中讀。最后,要求學生讀出節(jié)奏。
【設計意圖】初讀古詩,除了讀準字音以外,還應該關注古詩的節(jié)奏。用多種形式誦讀出古詩的節(jié)奏,如男生讀、女生讀、個讀、齊讀等。
第三板塊:體會樓高,感受情感
先讓學生看課文插圖說出自己感受到山之高,然后在詩中找相應的句子危樓高百尺,從而引出本節(jié)課的主問題:本首詩是如何寫樓高的?表現(xiàn)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
我將從以下幾點做突破:
1.分析危字體會樓之高。危樓即高樓;
2.借數(shù)字百尺體會樓之高。順帶補充李白善用數(shù)字百、千、萬表示事物之高、深的創(chuàng)作習慣;
3.讓學生做摘星辰的動作,進一步體會樓之高,感受詩人輕松、愉悅的情感;
4.閉眼想象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畫面,體會樓之高,感受詩人豪放的情感。
5.分析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的心理,體會樓之高,感受詩人可愛、率真的情感。
通過逐字逐句的分析,明確:古詩是運用夸張和想象來寫樓高的,表達了詩人愉悅、豪放、可愛與率直的情感。
這一環(huán)節(jié)在講解時,要將朗讀的指導與字詞的學習滲入進去。如字理識字危字,比較辰與晨的區(qū)別學習辰
在主問題解決后,我將通過配樂范讀,引導學生邊想象著詩歌所描繪的畫面,邊朗誦這首古詩,從而達到熟讀成誦的教學目標。再用配樂背,配樂唱進一步加深印象。
【設計意圖】識字寫字是低段語文教學的重點,多種方式隨文識字、寫字符合低段孩子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而識字又與詩意的理解緊密結合。讀詩的最高境界是讀出詩歌的韻味,而詩歌的韻味應建立在品讀和感悟的基礎上。加動作、看圖、想象多種方式帶領學生品讀古詩,古詩的韻味自然溢于言表。
第四板塊:課內總結,課外延伸
先回扣教學目標,今天我們跟著大詩人李白學古詩、讀古詩,并通過想象畫面,感受了山寺之高,初步感受到詩人愉悅、豪放、可愛與率直的情感。然后布置課下選擇作業(yè)(四者選其一)
1.自選樂曲配樂背誦全詩。
2.給詩配畫。
3.創(chuàng)作《新宿山寺》。格式:危樓高百尺,_____。不敢高聲語,_____。
4.李白還寫過哪些詩,找一找,讀一讀。
四、說設計理念和教學特色
新課標指出古詩教學要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稟承這一理念,我在設計時力求做到:談化詩意,精析誦讀,多元教學,渲染意境。古詩有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之意境美,這種意境美最好的表現(xiàn)方式,是通過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使詩情畫意盡在學生腦海中。如何去展現(xiàn),誦讀是最好的方式。只有富有感情地誦讀,才能體會出詩的真味。
詩中有畫,畫中有情。詩歌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結晶,它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要讓學生領略到這妙不可言的意境美,是古詩教學的難點。因此我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使古詩教學豐蘊起來。
如教師的深情范讀,課件的展示,師生誦讀時配以古樂激情、讓學生扮演詩人演繹古詩的意境等。教師只有通過多種手段、媒體才能使學生跨越時空,捕捉到古人那悠遠、空靈的氣息,陶冶情操。
12、二年級上冊課文16朱德的扁擔說課稿教案教學反思
二年級上冊課文16朱德的扁擔說課稿教案教學反思
二年級的學生閱讀面窄,了解的知識并不豐富。朱德及本文故事發(fā)生的時代背景都離學生很遠。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品質,我列舉了以下幾點較為成功的做法:
1.補充資料,拉近學生與課文中人物之間的距離。首先,我讓學生交流自己搜集的資料,再由老師出示當時的時代背景。結合文中的紅軍在山上,山下不遠處就是敵人,讓學生了解當時環(huán)境的險惡,為理解下文挑糧的艱苦做了鋪墊。學生在搜集資料的同時,加深了他們對朱德的了解,從而為體會人物品質打下基礎。
2.緊扣關鍵詞,想象說話,體會人物品質。本文并不長,簡練的語句中有一些關鍵詞,很好地寫出了朱德與戰(zhàn)士同甘共苦的品質及戰(zhàn)士們對朱德同志的敬愛之情。低年級的學生需要老師幫助,創(chuàng)設這樣的情境,讓學生想象說話,體會人物當時的心理活動,從而感受人物的高尚品質。
13、二年級上冊課文10日月潭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與反思
二年級上冊課文10日月潭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與反思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日月潭》是人教版第四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本課介紹了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表達了作者對我國領土上寶島臺灣的熱愛之情。閱讀此文,不僅要領略到日月潭秀麗的風光,而且要體味到對祖國美景的由衷贊美和期盼祖國統(tǒng)一、親人團聚的深厚感情。因此,要體會文中深厚感情,就必須把文中要求認識的字詞掌握,把課文讀通,在讀中干悟。
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寫景類文章,作者以清晨和中午兩個特寫鏡頭展示了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表達了作者對寶島臺灣和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文章結構清晰,景美情濃,如詩如畫的自然景觀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教學中教師要利用多媒體課件資源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美文美讀,豐富內心體驗,逐步提升人文素養(yǎng)。二年級學生很少有人去過臺灣和日月潭,但有可能在課外書或電視上對這里有所了解。課前教師要布置學生繼續(xù)查找相關資料,并拓展文本,開展寶島臺灣知多少的實踐活動,提高學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教學目標
1.會認本課9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并積累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讀通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3.有熱愛寶島臺灣和盼望祖國統(tǒng)一的情感。
(三)教學重難點
1.認識9個字,會寫3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積累語言。
3.自主感悟描寫日月潭景色的句子,體會那里的美麗,激發(fā)學生熱愛寶島臺灣和盼望祖國統(tǒng)一的情感。
二、說教法、學法
本課主要以識字、讀文為主,在識字過程中充分培養(yǎng)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運用多種方法識字,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提高識字效果。讀文貫穿整節(jié)課的始終,讓學生在讀中鞏固識字,在讀中領略日月潭秀麗的風光。
三、說教學設計思路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語文課程標準》把喜歡閱讀放在(1-2年級)閱讀教學階段目標的第一條。閱讀教學應把讓學生能朗讀課文并感受閱讀的興趣作為起步階段閱讀教學的第一要求,所以教師在這里借助圖畫、音像等手段把學生帶入課文情境,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產生好奇心、求知欲,在躍躍欲試的狀態(tài)下進入閱讀,讓學生知道我們的祖國歷史悠久、山河壯美,從而營造氛圍,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對日月潭的向往,激發(fā)同學們的學習欲望。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本環(huán)節(jié)課件錄音把同學們帶入美麗的日月潭,學生在自讀課文中找到不認識的字:自學生字,帶拼音、去掉拼音讀,小老師領讀,交流識字方法等。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識字基礎,教師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的作用,引導學生交流識字經驗,在游戲和活動中鞏固識字,提高識字效率。
(三)引導學生品味課文
《日月潭》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景色的秀麗和作者的贊美都蘊含于文章之中,隱藏于文字之下。在教學中,我借助掛圖將文本語言還原為生動可感的意想,讓學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對月潭的風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儲備,有效渲染了氣氛。然后以讀代講,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感悟、理解,讓學生感受日月潭的旖旎風光。為讓學生欣賞到這里的秀麗風光,感悟到作者的贊美之情,我采用了品讀的方法,引導學生在讀中品。如品讀第一段的第三句話。剛開始,學生只能淺顯地感覺到這句話美,可是究竟是哪里美?卻說不出所以然。這時,我讓學生再讀,讀后看看圖和多媒體畫面,再來體會哪里美,學生就能感受到樹木茂盛很美、群山環(huán)繞很美、許多名勝古跡也很美。并且學生還能用動作演示的方法來理解群山環(huán)繞這個難點詞。這時再指導朗讀就使品得以深化。針對低年級孩子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我通過畫圖的方式幫助學生形象地理解第二段中日月潭名稱的來歷,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
14、二年級上冊課文8古詩二首望廬山瀑布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二年級上冊課文8古詩二首望廬山瀑布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望廬山瀑布》。對于本節(jié)課,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說教材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條件,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要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望廬山瀑布》是一篇古詩,是詩仙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寫下的一首風景詩。這首詩抓住了瀑布的動態(tài)美,再現(xiàn)了廬山瀑布的雄壯與美麗,品讀全詩,短短28字,有聲有色有動有靜有景有情,充分體現(xiàn)了詩人浪漫主義的風格。盡情抒發(fā)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通過學習本詩能夠增強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二、說學情
教師不僅要對教材進行分析,還要對學生的情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來我將對學情進行分析,小學低學段學生活潑好動,大膽且獨立,喜歡讀書,這首古詩語言瑯瑯上口,便于記誦。有些同學可能會背,但詩意不一定理解,教師在教學時應適時進行點撥,注意體會詩歌的意境。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正確讀寫本課生字廬、瀑、疑,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把握詩的韻律感。
2.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小組討論法等方式理解詩歌內容,感受瀑布壯美景象。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人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于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和教學目標的設立,我確定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是:
重點:感受瀑布壯美景象。
難點:感受詩人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
五、說教學方法
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好的教學方法能夠提高課堂效率,達到教與學的和諧統(tǒng)一,我將采用誦讀法和點撥法相結合的方法。
六、說教學過程
接下來,我來說下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一)課堂導入
李吉林老師曾說過,課堂教學因為有了情感紐帶的牽動維系,變得更富誘惑力。在這里我采用了用生活實際導入,詢問學生假期去哪里旅游,借此導入新課。
以下,是我的導入環(huán)節(jié):
同學們,假期的時候大家去旅游了嗎,或者說大家想去哪里旅游呢?聽到同學們給出的都是風景優(yōu)美的地方,今天老師就臨時性地充當一次導游,帶領大家去廬山看一看,看一看廬山的美景有哪里能夠吸引我們,以及我們大詩人李白的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翻到《望廬山瀑布》。
(二)整體感知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誦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方法,加強誦讀習慣的培養(yǎng),對領悟作者情感,品味文章語言,增強文章語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課伊始,教師示范朗讀。之后引導學生思考這首詩歌主要講述的內容。學生理解這首詩歌主要講述廬山瀑布的事情。
(三)深入研讀
于漪老師曾說,課堂不僅是教師展示的場所,同時也是引導學生思考的場所。所以我在研讀部分安排給學生這樣幾個層層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問題。
(1)提問:這首詩歌當中你覺得哪里寫得最好?
明確:第一句的生字,如果用升字則只能看到煙霧升起,不一會便會散去,而用生字則有產生的意思,也就說明香爐峰始終處于云霧繚繞之中。
第二句的掛字,化動為靜,惟妙惟肖地表現(xiàn)出傾瀉的瀑布在遙看中的形象。
第三句的飛和直字,飛字把瀑布噴涌而出的景象描繪得極為生動;直字既寫出了山峰的高俊陡峭,又能夠看出瀑布水流的湍急,瀑布高空直落,勢不可擋之勢,就生動地出現(xiàn)在了我們的眼前,這兩個字寫出了瀑布水流湍急,壯闊的特點。
最后一句寫得好,詩句的意思是懷疑是天上的銀河落到了人間,從瀑布到銀河,這是作者的奇特聯(lián)想,既增添了詩歌的浪漫主義又增加了神秘氛圍。
(2)提問:詩人為什么要寫這首詩歌呢?
明確:因為熱愛祖國大好河山,所以想要記錄祖國大好河山的景色。
到此,我的教學重難點基本完成。
(四)拓展延伸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發(fā)展學生語言能力的同時,也要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fā)學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所以在拓展延伸環(huán)節(jié)我將出示葉圣陶先生的新體詩《瀑布》,以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
(五)小結作業(yè)
語文教學沒有明確的終結點,而是引導學生從這個問題走向另一個問題。促使學生將學習延伸到課外,構建起大語文學習觀。所以我的作業(yè)設計是發(fā)揮想象,找出自己身邊的美景試著用幾句話寫一寫。
七、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猶如一份微型教案,板書設計力圖清晰直觀,簡潔明了。
圖片
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如有不當之處,懇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再次感謝各位評委老師。(鞠躬,擦黑板)
15、二年級上冊課文8古詩二首登鸛雀樓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二年級上冊課文8古詩二首登鸛雀樓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登鸛雀樓》說課稿
一、說教材
《登鸛雀樓》是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這是一首五言絕句,記敘了作者登上鸛雀樓的所見所思,是唐代詩人王之渙所作。
詩的前兩句寫登樓所見,詩的后兩句寫登樓所思。這首詩融情于景,寓理于事。全詩僅20個字,語言樸素淺顯,言近旨遠,給人啟迪。前兩句寫景,詩人融情于景,營造了景色遼闊,氣象雄渾的意境,把上下、遠近、東西的景物都容納其中,顯出詩人襟懷的寬大。后兩句寓理于事,進一步寫出詩人積極向上,高瞻遠矚的胸襟,也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人生哲理。課文中配有插圖,可引導學生觀察想象,幫助理解詩句的意思。
《語文課程標準》對小學低年級學生閱讀古詩的要求是能展開想象,并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能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
(二)教學目標
根據本詩的特點,大綱的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我確定的教學目標是:
知識和技能:
1.學會本課4個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3.體會詩句中詞語的意思。
過程和方法:
1.能根據文本內容,展開想象。
2.能結合自己的感悟說說古詩所要表達的意思。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激發(fā)孩子學習古詩的興趣。
(三)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觀察插圖,展開想象,體會古詩的思想內容。
(四)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生字卡片、詞語卡片。
二、說教法、學法
(一)情境教學法
本詩記敘了作者登上鸛雀樓的所見所思,學生無法親自感受。這樣對理解詩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有較大的難度。因此,在教學中,我采用了情境教學法。通過教師聲情并茂地講故事、極富思想感情的范讀及壯觀的畫面帶學生入情入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課文的積極情緒和濃厚的興趣。
(二)扶放結合法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課堂教學要十分重視學法的指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良好的讀書習慣。針對本課的特點,采用扶放結合法。首先扶著學生學習第一、二行詩句,教師點撥,使學生掌握學習古詩的方法,然后讓學生運用這一方法學習第三、四行詩句,旨在教學生樂學、會學。
(三)讀中有悟,培養(yǎng)語感
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墩Z文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本詩傳誦已久,讀起來瑯瑯上口。教學時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感悟體驗,想象古詩所描繪的畫面,這樣學生就能較好地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的意境,感受到古詩語言的優(yōu)美,既培養(yǎng)了學生讀書的興趣,又使語言訓練與情感熏陶融為一體。
(四)合作學習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于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根據這種理念,本課的教學采用了小組合作學習,同學相互評價等合作學習的形式,使學生在互助中學習,在合作中發(fā)展。
三、說教學程序
怎樣運用新的教學理念,采用適當?shù)慕虒W策略,讓二年級的學生能感受古詩的美,圍繞本課的學習任務,我做了如下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理解詩題
古詩的意境是用極為凝煉的文字來創(chuàng)造的,對小學生而言不易理解。因此教師必須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對詩意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有個總印象,為理解詩句,領會詩情打下基礎。在教學時,為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使他們一上課就進入想學、愛學,渴望學習的境界。我是這樣導入的:小朋友們,今天我要帶大家到山西游玩一次,瞧(出示掛圖),我們就來看看這座亭子,以及它周圍的景色,你們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嗎?(學生回答鸛雀樓)對,你們真聰明!并相機介紹鸛雀樓名字的由來,因為這首詩是作者登上鸛雀樓寫的,所以題目叫登鸛雀樓,板書課題。此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已被激發(fā),順勢導入,便可水到渠成。
(二)初讀指導
人們認識事物要經過感知重現(xiàn)理解這樣一個過程,只有感知得越具體,才能理解得越深刻。因此,我先從整體入手,讓學生認真讀詩句,要求學生圈出生字詞,對照拼音,逐字、逐詞讀正確讀通順,初步了解古詩的大意。
(三)悟讀古詩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在閱讀教學中主要是美的實踐。古詩教學更應以朗讀,吟誦為重點。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將指導學生通過看圖、想象、朗讀的方法,使他們與詩人產生共鳴。
1.解詞看圖,領會詩意
教學古詩必須從字詞句入手,進而理解詩人所描述的內容。教學時,我先指導學生抓住白日、盡入海流等重點詞語,讓學生們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理解了詞語的內容,進而了解詩句的意思。接下來,我又用同樣的方法,放手讓學生學習第三、四兩行詩句,讓學生了解作者的所思及所蘊含的哲理。
這樣,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主動,使學生自得求之,實現(xiàn)從老師的指導到學生的自覺的質的飛躍。
2.展開想象,化詩為文
想象和聯(lián)想是詩的翅膀,沒有想象,就沒有詩。古詩中的許多詞語都充滿了豐富的聯(lián)想,學生此時已理解了詩句,基本能用口頭語言表達了。所以,我要求學生根據這首詩,結合插圖,用自己的話,把這首詩的意思講一講,把古詩的語言,轉化成學生自己的語言,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從口頭表達能力。
3.賞讀古詩,熟讀成誦
在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背誦時,我通過畫面再現(xiàn)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仿佛自己就是詩人。這樣詩中所描繪的意境,所蘊含的情感,孩子們都可能在朗讀中表達出來。然后,通過讓學生借助板書背誦、表演背誦、配樂背誦等多種形式的練習,讓學生達到熟讀成誦。這樣孩子的潛力就能得到發(fā)展,表現(xiàn)欲也得到了滿足。
(四)指導寫字
寫字是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之一,引導學生分析每個字的筆畫、筆順、結構是非常重要的。課標中明確12年級識字寫字的教學目標是喜歡寫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因此在教學時,我要求學生先認真觀察每個字的筆順、筆畫、結構,再給予充足的時間讓學生把字寫好,并安排小組之間互相評賞,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充分感受漢字的形美。
四、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能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性、條理性。是一種直觀的教學方法,是課堂教學中師生雙邊活動的縮影,能直觀形象地反映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對學生理解課文,背誦課文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我的板書正是基于這樣的考慮而設計的。
1.前兩句用一個(景)字概括,后兩句用一個(想)字概括,突出了全詩的中心,是整首詩的濃縮。
2./既代表朗讀時字詞斷開處,也表示將詩中詞語分隔出來,有助于釋詞,理解詩文。
3.表示讀重音,有助于學生朗讀詩文,體會詩情。
白日/依山/盡,
(景)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想)
更上/一/層樓。
《望廬山瀑布》說課稿
一、說教材及學生
古詩,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可以陶冶情操,豐富想象,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興趣和敏感力。詩人李白運用了極其夸張的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手法,再現(xiàn)了廬山瀑布的雄偉壯麗,盡情抒發(fā)了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教學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在反復誦讀中理解內容,品味美感。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積累古詩的興趣。
教學對象是二年級學生,他們已學過一些古詩,初步掌握了一些學習古詩的方法。所以學習這首詩應重點引導學生感悟語言,體會感情,欣賞意境,培養(yǎng)感悟能力、表達能力。根據學生實際、教材特點和課程標準,我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1.學會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抓住重點字詞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感情。
二 、說教法及教學手段
俗話說:教學有法,但無定法。為了使學生能學得快活,學得輕松,充分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我采用激趣導入初讀感知感悟詩意課外延伸的方法進行教學。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課堂教學效果,我制作了有關課件,把瀑布的影視文件、能調動學生情感的優(yōu)美的音樂,詩中比較難懂的詞句等制成了課件,幫助學生更好地領悟詩情畫意。
三、說學法
根據以上教學方法,學生可采取讀一讀,想一想,問一問,說一說的學習方法,采用個人自學,小組合作、全班討論交流的形式來完成本課的學習任務。讀,即讀詩中的重點詞句,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朗讀始終貫穿于課堂的全過程;想,想自己悟到了什么,聯(lián)想到了什么;問,問自己不懂的地方;說,說自己的獨到見解。學生始終在教師引導下動腦,動手,動口,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取知識,積累語言,在反復的多形式的朗讀中有所感悟、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創(chuàng)新。
四、說教學過程
針對教材,結合學生實際,《望廬山瀑布》這首詩的教學我是這樣設計的:教學分四步進行。
第一步:激趣導入,感受形態(tài)美
運用多媒體,可以創(chuàng)造悅耳、悅目、悅心的情境,激發(fā)學生審美的情感。教學伊始,就播放錄像,學生親眼目睹了廬山那俊秀的面容,廬山瀑布那宏偉的氣勢,學生沉浸在美的意境之中??赐暌曨l,教師啟發(fā)學生聯(lián)系積累的情感體驗談談:瀑布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學生處于高度興奮狀態(tài),帶領學生以飽滿的情緒,進入了學習古詩的最佳狀態(tài),
第二步:初讀感知,感悟語言美
教學中,把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自讀、自悟,感悟詩歌語言的精髓。我設計了以下環(huán)節(jié):
1.自由讀古詩,畫出文中的生字,自學。此環(huán)節(jié)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2.交流識字方法,重點指導學生區(qū)別廬和爐的異同。
讓學生在互相討論中學得知識,學得生字的一些認識途徑和方法。教師少做一點,讓學生多活躍一點。學生們在互相交流中彼此進步,不僅有助與良好性格的形成,而且培養(yǎng)了交際能力。
3.再讀古詩,要求讀正確、流利。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為下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做鋪墊。
第三步:感悟詩意,欣賞意境美。
引導學生感悟詩意,我分三步進行:
第一、知詩人。眾所周知,學習一首古詩,首先要了解的便是其作者,因為古詩之所以為古,原因之一是它離我們現(xiàn)在生活較遠,必須把它放在當時的背景下去理解,這樣,就必須了解它的作者。因為作者的生活的年代、當時的心境、人生品格等等,總是和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息息相關,了解了作者,也就了解了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理解起詩來,就容易多了。
第二、解詩題。解詩題是在了解作者之后首先要解決的問題。題者,文之眼睛也。有的詩題就揭示了詩的基本內容,學生只要懂得了詩題的意思,就能初步感知全詩內容。
第三、明詩意。詩歌其實是以形象來說話的,讀詩也就是要把握住詩人創(chuàng)造的形象,再現(xiàn)于學生的頭腦之中。我制作了與詩句相關的圖片資料,這些圖從某些角度揭示了詩意,我充分地利用了圖資源,讓學生圖文結合,體會意境,懂得詩情。基本方法就是指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通過想象實現(xiàn)語言符號到形象的轉化,可以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繪詩句表現(xiàn)的形象。
第四步:課外延伸,感悟積累。
語文教學光依靠教材是不夠的,教師應靈活把握教材,擴展教材,以課堂教學為主體,以語文實踐活動為雙翼,展開教學活動,使我們的小課堂得到無限的拓展和延伸,架設起課內、課外有機連接的橋梁,構建起語文教學大課堂的課程體系。
學生通過學習,掌握了一定的學習古詩的方法。課堂最后,我把新編語文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小學生課外必讀古詩詞中的部分古詩納入課堂,如:課件展示,李白的《古朗月行》、《獨坐敬亭山》、《送孟浩然之廣陵》、《早發(fā)白帝城》、《秋浦歌》、《望天門山》等,學生選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選學自己喜歡的古詩,可個人自學,可小組合作學,,強調自我感悟,個性發(fā)展。
最后播放媒體音樂《望廬山瀑布》,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不僅鞏固了本課的學習內容,而且還陶冶了性情。
總之,本課的教學我力圖建立一個以學生自讀、自悟為主的課堂結構,建立起師生的平等、感悟的課堂,對話與實踐的課堂,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自我成長、自我完善,在語言的感悟和積累中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創(chuàng)新,有所提高。
16、二年級上冊課文23紙船和風箏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與反思
二年級上冊課文23紙船和風箏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與反思
教學目標:
1.繼續(xù)學習默讀,教寫生字祝。
2.體會松鼠和小熊的情感變化。
3.感受友誼帶來的快樂,對如何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所理解和感悟。
教學重點:繼續(xù)學習默讀,感受友誼帶來的快樂。
教學難點:對如何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所理解和感悟。
教學準備:PPT課件,松鼠頭飾,小熊頭飾,紙船,風箏。
教學課時:第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孩子們,讓我們一起走進童話故事《紙船和風箏》吧!
2.板書課題:紙上干凈沒有點,船頭幾字不帶勾,和字長捺變成點,風字斜勾要出尖,箏字倒山右出頭。(藏頭詩:紙船和風箏)
二、童話世界大闖關
(一)了解風箏(學生配音:風箏:又叫紙鳶,中國人發(fā)明。在中國,風箏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山東濰坊是風箏鼻祖地,被稱為世界風箏之都。風箏種類很多,有人物造型、動物造型等,色彩也各不相同,無不惟妙惟肖。)
(二)情境復習(小熊、幸福、快樂、松鼠、扎風箏、折紙船、飄蕩的風箏,漂流的紙船)
1.圖片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扎zā風箏)還可以扎什么?(扎辮子)
2.是誰扎的風箏呢?(小熊)我們看到小熊的臉上洋溢著怎樣的笑容?(幸福、快樂)
3.故事中的另外一位主人公是誰呢?(松鼠)松鼠做了什么?(折紙船)
4.類似折紙船、扎風箏這樣的詞語,你還知道哪些?(聽音樂、打籃球)
5.紙船漂到了哪里?風箏又飄到了哪里?對比讀兩句話。
(1)紙船漂到了小熊家門口。
紙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家門口。
(2)風箏飄到了松鼠家門口。
風箏飄哇飄,到了松鼠家門口。
仿句練習 (3)小魚游哇游,游到了大海中。
(4)蝴蝶( ),( )。
6.出示圖片:飄蕩的風箏,漂流的紙船。(區(qū)分漂、飄)
小小紙船順水漂,美麗風箏風中飄。
水中漂用到水,風中飄用到風。
漂和飄,仔細瞧,小小漢字真奇妙!
檢測:(1)國旗在空中飄揚。
(2)小小紙船順水漂流。
(3)空中飄蕩著各種各樣的風箏。
三、學習2-6自然段,感受友誼的快樂
過渡:孩子們,我們的童話故事就要開始了(播放動畫情境,學生配音朗讀第1自然段。)接下來發(fā)生了什么?
(一)默讀2-6自然段,思考:松鼠和小熊是怎樣成為好朋友的?
(出示默讀要求:集中注意力,不出聲。)
1.松鼠折( )送給小熊,小熊扎了( )給松鼠,( )讓他們倆成了好朋友。
2.采訪一個學生,收到禮物的心情怎樣?松鼠和小熊收到禮物后,又是怎樣的心情呢?
3.小熊拿起紙船一看,樂壞了。樂壞了還可以怎么說?(高興壞了,開心極了。)
4.小熊,小熊,你為什么這么開心呀?(找關鍵詞:紙船,松果,祝福。)
5.指導朗讀:誰來做快樂的小熊,讀讀這一段?(引導表情,動作,語言)
6.第4和5段以讀代講:小松鼠收到了小熊的禮物,也樂壞了。
7.從哪里看出松鼠樂壞了?(一把抓住風箏的線)讓學生做動作體會一把抓住。
8.猜猜抓的讀音,你是怎么認識的?(抓:左形右聲的形聲字)
9.男女分角色朗讀第3和第5自然段,感受小熊和松鼠的快樂。
(二)再次默讀3-5自然段:用波浪線畫出小熊和松鼠互相祝福的句子
1.松鼠送給小熊的祝福是:祝你快樂。
小熊送給松鼠的祝福是:祝你幸福。
2.孩子們,祝福不但可以寫出來,而且還可以表達出來呢!試著把祝福送給同桌吧!
3.請2組同桌表演送祝福。(面帶微笑,嘴角上揚。)
4.在不同的情況下,我們送祝福的方式是不一樣的。想一想,住在山頂?shù)乃墒蠛妥≡谏侥_的小熊會怎樣送祝福呢?(請第一排和最后一排的孩子做示范。)
過渡:童話世界中的小朋友不但會表達祝福,而且還有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呢,猜猜這個哪個漢字呢?
四、指導寫字
1.祝:一個人在祭祀的石桌旁跪著,張大嘴巴在禱告。
2.示字旁的字:福、祈、視、祖。
3.觀貼:祝。(一看左右寬窄;二看左右高低;三看穿插壓線。)
4.組詞:祝福,慶祝,祝壽延年。
5.我把祝福送給你:祝你健康。我把祝福送給你:祝你快樂。
6.你想把祝福送給誰呢?(引導學生說句子)
過渡:是呀,我們在互相送祝福的時候,每天清晨,小小的紙船把親切的問候帶給小熊,每天傍晚,美麗的風箏給松鼠帶來深深的祝福??墒?,有一天,他們倆因為小事吵了一架,山頂上再也看不到飄蕩的風箏,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紙船了。(配樂朗讀,去板貼:紙船和風箏)
五、學習811自然段,體會情感變化
(一)默讀811自然段
(1)小熊和松鼠的心情用畫出來?
(2)最終是誰先提出和好的?
(默讀要求:不動嘴唇,不手指。)
1.生反饋:小熊很難過,松鼠也很難過。(師引讀:可是小熊還是會每天扎一個風箏。松鼠還是會每天折一個紙船)
2.小熊,小熊,你們都吵架了,為什么還要扎風箏呢?
3.松鼠,松鼠,你為什么還要每天折一個紙船呢?
過渡:就這樣,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三天過去了,五天過去了
4.松鼠再也受不了呢?于是,他是怎么做的?
5.生反饋:于是,他在一只折好的紙船上寫了一句話: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個風箏吧!然后把紙船放到了小溪里。(師再次貼紙船的圖片)
6.傍晚,松鼠看到一只美麗的風箏朝他飛來,松鼠怎么樣了?(高興得哭了。)
7.松鼠,松鼠,你為什么會哭呢?(興奮、激動)
8.成語:喜極而泣(高興得哭了)
過渡:孩子們,故事講到這里就要結束了,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這個童話故事的結局吧?。ㄅ湟魟赢嬜詈笠蛔匀欢危?/p>
9.同桌合作交流:.小熊看到這么多紙船向他漂來,他會怎么樣呢?
六、情感升華
1.小熊和松鼠因為彼此寬容,諒解,最后和好如初,是紙船和風箏在山頂和山腳之間架起了一座友誼的長橋。
2.當你和朋友發(fā)生矛盾的時候,是用什么方法化解的?
過渡:朋友之間的友情是世界上最純真的感情,只要我們多一些愛和寬容,我們的友誼就會越走越遠。
3.拓展: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4.賀卡傳真情:我想把 祝 福送給( ),希望( )。
七、作業(yè)設計
1.把童話故事講給身邊的人聽。
2.收集有關友誼的格言。
八、板書設計 (略)
17、三年級上冊課文11一塊奶酪說課稿教案分享交流,指導朗讀
三年級上冊課文11一塊奶酪說課稿教案分享交流,指導朗讀
師:學會傾聽 生:分享快樂
預設1:螞蟻隊長很威風、要求很嚴格、神氣十足
ppt:今天搬運糧食,只許出力,不許偷嘴。誰偷嘴就要處罰誰。
指名讀 男生讀 女生讀
師:好威風的螞蟻隊長,有領導者的威嚴!誰還能演一演
生1: 生2:
師追問:那要是您偷嘴呢? 生:照樣要受處罰。
師:從語言描寫中我們感受到了螞蟻隊長紀律嚴明、要求嚴格。這樣一位紀律嚴明的隊長,在誘人的奶酪面前,難道它一點也沒動搖過嗎?(生:)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預設1:螞蟻隊長想:丟掉,實在太可惜;趁機吃掉它,又要犯不許偷嘴的禁令。他的心里七上八下的,只好下令:休息一會兒!
師:七上八下是什么意思?(心里很矛盾,心神不定)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
師:那你能通過朗讀體現(xiàn)螞蟻隊長矛盾的心理嗎?
生:體會心理,有感情地朗讀。
師:到底是吃還是不吃,螞蟻隊長心里很糾結、很矛盾??磥?,我們抓住關鍵詞句也可以體會人物的心理。(板書:抓住詞句)
師:(ppt出示)聽到命令,大家放下奶酪卻不走開。
小螞蟻你會怎么想?----------------------------
大家分散開,哪里涼快就到哪里休息。
螞蟻隊長可能在想------------------------------
師:大家的想象太豐富了,簡直就是童話中的主人公。奶酪多誘人??!抬著它,不要說吃,單是聞聞,都要淌口水。小螞蟻們嘴叼著它,要做到不趁機舔一下,那要有多大的毅力,多強的紀律性??!那螞蟻隊長違反紀律了嗎?為自己破例了嗎?他是怎么做的?
創(chuàng)設情境:現(xiàn)場采訪小螞蟻和螞蟻隊長
生匯報:螞蟻隊長以身作則,命令年齡最小的一只螞蟻吃掉奶酪渣。
師:現(xiàn)在,我想現(xiàn)場采訪一下螞蟻隊長:螞蟻隊長,你那么想吃奶酪渣,為什么卻把奶酪渣給了最小的螞蟻呢?
生:
師:小螞蟻,在這里你年齡最小,當你吃到奶酪渣的時候,心里怎么想的?你想對螞蟻隊長說些什么?
生:
師:螞蟻們,你們喜歡這位隊長嗎?說說理由。
生:
拓展延伸,續(xù)寫故事
師:奶酪搬進洞后,會發(fā)生哪些更吸引人的故事呢?請你們四人一小組展開豐富的想象,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進行描寫,續(xù)編童話故事。
生:小組合作,討論、交流。
生:小組派代表匯匯報。
設計意圖:自讀自悟,說、思、讀、寫結合,體會童話特點,訓練編童話、寫童話的語文要素。
18、三年級上冊課文11一塊奶酪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與反思
三年級上冊課文11一塊奶酪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與反思
教材分析
《一塊奶酪》是統(tǒng)編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是一篇情節(jié)生動、富有懸念的童話故事。課文記述了螞蟻隊長召集小螞蟻們搬運奶酪時,不小心拽掉了奶酪的一角,螞蟻隊長戰(zhàn)勝了自己想偷嘴的心理,最終命令最小的螞蟻吃掉了奶酪渣。贊揚了螞蟻隊長以身作則,關心幼小的美好品質。
課文共有13個自然段,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講述。第1-3自然段寫螞蟻隊長莊嚴宣布紀律,大家開始搬運糧食。第4-12自然段寫螞蟻隊長不小心拽掉了奶酪的一角,他戰(zhàn)勝自己內心偷嘴的念頭,命令最小的螞蟻吃掉那塊奶酪渣,做到了以身作則。第13自然段交代了故事的結果:大家干活勁頭更足,奶酪一會兒就被搬進洞里了。
課文對螞蟻隊長的語言、動作、心理進行了細致生動的描繪,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對小螞蟻們語言、動作、心理的描寫,也從側面烘托了螞蟻隊長的形象。
學情分析
進入三年級,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自主閱讀能力,讀書時能做到不指讀、不唱讀。此前,學生已經學習了《不懂就要問》《聽聽,秋的聲音》《那一定會很好》三篇略讀課文,對略讀課文的學習已有初步實踐,了解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基本掌握默讀的方法,初步具備獨立默讀的能力,能做到邊默讀邊思考,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目標
1.認識宣、誘等10個生字,讀準多音字處、稍、禁。
2.默讀課文,能了解課文大意,結合課文內容對螞蟻隊長做出簡單的評價。
3.感受螞蟻隊長面對奶酪時的心理變化過程,同時體會他遵守紀律、嚴于律己、關心幼小的美好精神品質。
教學重點
1.默讀課文,能按照事情發(fā)展順序梳理課文主要內容。
2.能對螞蟻隊長做出簡單的評價,并結合課文內容闡述自己的理由。
突破方法:在研讀課文的過程中,重點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螞蟻隊長面對奶酪時前后一共四次給螞蟻們下達命令,從中感受他下命令時內心最真實的情感體驗,并抓住最能反映內心活動的詞語七上八下、生氣、猶豫等,深入體會其心理所發(fā)生的變化及原因。
教學難點
能對螞蟻隊長做出簡單的評價,并結合課文內容闡述自己的理由。
突破方法:引導學生將螞蟻隊長面對奶酪時前后的不同態(tài)度與其他螞蟻的反應進行比較,感受螞蟻們因為螞蟻隊長首先做到遵守紀律、以身作則、嚴于律己、關愛幼小才激發(fā)更多小螞蟻的敬重之情。
教法與學法
教法:以讀代講,讀中感悟:結合略讀課文的教學特點,抓住課文螞蟻隊長的心理變化這根主線組織學生進行品讀感悟,實現(xiàn)對故事內容及主旨的準確感知;創(chuàng)設情境,體會形象:借助精心提煉的問題作為學生探究交流學習的突破口,引導他們深入到故事中,感受故事所蘊含的深刻主旨,從螞蟻隊長的身上受到情感價值觀的教育。
學法:自主探究與朗讀感悟:在閱讀故事的過程中,通過自主探究學習,感知故事內容,通過與同學、老師的交流,不斷深化對故事內涵的體會,再將從課文中獲得的感悟延伸到生活中,實現(xiàn)認知的內化;想象體驗法:感悟螞蟻們面對誘惑時的表現(xiàn),學生需要將自己假想成故事角色,從而深入到螞蟻們的內心世界,體會他們所表現(xiàn)出來的毅力和紀律性的可貴。
教學準備
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預習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謎語引入,激發(fā)興趣
師:同學們,有位偉人曾經告訴我們:學習知識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愛因斯坦。那么你是一個善于思考的孩子嗎?我們一起來猜個謎語,比比看誰猜得最準。
師(ppt出示):忙碌小兵丁,工事勤又精,力量何其大,合作又熱忱。 生:猜謎
師:你對螞蟻有多少了解呢?(生:介紹螞蟻的相關知識)螞蟻雖小,但他們卻是一個非常有組織、有紀律的群體。表現(xiàn)這么棒,老師要給你們一個特殊的獎品:看看這是什么?(ppt出示:奶酪圖)這是一塊怎樣的奶酪?
生1: 生2:
師:奶酪是螞蟻最喜歡的食品之一,一群螞蟻面對這樣一塊誘人的奶酪時會發(fā)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讓我們一起走進童話故事《一塊奶酪》,伸出右手食指跟著老師一起書空課題。
生:書空 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孩子的心靈上,用謎語導入,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了他們的閱讀欲望,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進入課堂。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想想我們平時是如何學習略讀課文的?
生:思考發(fā)言
生匯報:學習略讀課文我們首先得關注閱讀提示(板書:關注提示)然后帶著問題去讀課文,最后解決問題。(板書:讀文思考)師:誰來給我們讀讀本課的閱讀提示,想一想閱讀提示給我們提出了怎樣的要求,畫上橫線。(ppt出示默讀要求)現(xiàn)在請同學們認真地默讀課文,注意不出聲、不指讀,讀通句子,遇到有拼音的字詞多讀幾遍。思考:課文圍繞一塊奶酪講了一件什么事?
生:默讀思考
師:檢測字詞
生:開火車讀、齊讀
師:強調嘀咕和多音字的讀音及舔的書寫。(pp出示字音大闖關)
設計意圖:三年級學生有一定的預習能力,通過檢查,然后進行有針對性的識字教學,提高識字效率。
師:多音字的讀音可以根據具體語言環(huán)境、表達的意思來選擇。接下來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圍繞一塊奶酪講了一件什么事?為了理清文章脈絡,我們先來說說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經過是什么,結果又是什么?
生:同桌交流
師:我們把起因、經過、結果像串珠子一樣串聯(lián)在一起,加以概括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這種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我們把它叫作要素串聯(lián)法(板書:要素串聯(lián))今后我們在概括一些故事主要內容的時候,就可以采用這種方法。
設計意圖:初讀課文,讓學生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獲得對文本的初步感知,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探究文本的過程。
三、研讀課文,重點探究
師:讀完課文,故事中的哪個人物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板書:螞蟻隊長)它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請你在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畫上橫線,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看書的習慣。
生:讀文找句子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自讀課文,從文中找出關于螞蟻隊長動作和語言描寫的句子,走進螞蟻隊長的內心,體會螞蟻隊長的品質。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教學力求在學生充分研讀的基礎上,自主感悟,自覺內化理解和感受文本所承載的價值內涵,同時也潛移默化的對學生進行人格熏陶。
小結:螞蟻隊長嚴于律己、以身作則、關愛幼小,大家都喜歡他。正所謂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在螞蟻隊長的影響下,大家又干起活來了,勁頭比剛才更足,奶酪一會兒就被搬進洞里去了。
板書設計
11. 一塊奶酪
螞蟻隊長 關注提示
以身作則 讀文思考
關愛幼小 要素串聯(lián)
嚴于律己 聯(lián)系上下文
抓住詞句
19、三年級上冊課文10在牛肚子里旅行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與反思
三年級上冊課文10在牛肚子里旅行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與反思
一、課文簡析:
本文是一篇有趣的科普小品文。文章通過兩只蟋蟀玩捉迷藏,其中一只不幸被牛吞進肚里,在牛肚子里旅行了一次,最后僥幸逃脫的危險經歷,告訴學生一個科學小知識:牛有四只胃,牛吃食具有反芻現(xiàn)象。
二、說教學目標:
(1)在閱讀中獨立認識6個生字,并積累有關的詞語。
(2)概括1~7小節(jié)的主要意思。
(3)了解牛胃的特殊構造及功能,并能用準確的語言表達。
(4)通過閱讀,體會紅頭在旅行中的心情,了解青頭對他的鼓勵和援助,感受青頭對朋友充滿真摯的情感,用自己的指揮熱心幫助伙伴擺脫困境。并有感情地進行朗讀。
三、說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
1、出示:旅行
這個旅雖然不是生字,可有的小朋友經常寫錯,尤其要注意右下部分的寫法書空。
2、旅行是一件讓人感到快樂的事,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講述的是
出示課題:在牛肚子里旅行
3、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
我們已經預習了課文,知道是一只蟋蟀在牛肚子里旅行。
出示:蟋蟀指導蟀右半部分的書寫。
師:這是一個童話故事,通過它,我們會獲得一些科學知識。
4、課文雖然很長,有20個小節(jié),可它就是分成兩個部分來寫的蟋蟀紅頭是怎么跑到牛肚子里的以及他在牛肚子里旅行的過程。
默讀課文,分清課文的兩個部分,做上記號∥
(二)學習1~7小節(jié),了解并學習概括紅頭是怎么跑到牛肚子里的:
1、課文的1~7小節(jié)就告訴我們紅頭是怎么跑到牛肚子里的。指名分節(jié)讀,思考:紅頭是怎么跑到牛肚子里的?
2、交流:
3、這一切來得太突然了,可不是紅頭預料得到的,實屬意外。
紅頭不得不開始他在牛肚子里的旅行。
(三)學習8~10小節(jié)描寫紅頭的部分,知道旅行過程:
一)了解紅頭的旅行路線:
1、我們都很想知道紅頭在牛肚子里是怎么樣旅行的呢?他到了哪些地方?請你自己讀讀這些描寫紅頭的句子,看看能不能讀懂:
2、指名交流,出示圖片,在圖上用箭頭標出所經地點。
二)體會紅頭在旅行中的心情,讀好相關句子:
1、旅行應該給人帶來快樂,但是,紅頭在這次旅行中,他的心情怎樣?請你大聲地讀一讀這些句子,體會一下紅頭的心情:
2、交流并指名讀,讀出紅頭緊張、害怕、絕望的心情。
3、總結:看來紅頭的這次旅行真是
(驚心動魄、險象環(huán)生)
(四)學習描寫青頭的部分,了解關于牛胃的知識,體會青頭對朋友的友誼:
一)了解關于牛胃的知識,學習準確地表達:
1、將紅頭從害怕、絕望、痛苦中拯救出來的是他的好朋友青頭,雖然青頭沒有和他一起在牛肚子里旅行,但一直在指揮著紅頭從牛肚子里走出來。
2、青頭是怎么指揮紅頭的呢?讓我們先來讀一讀。
師生配合讀,學生讀青頭說的話,老師讀紅頭說的話。
3、出示青頭的話:
4、請學生讀媒體中出示的青頭的話,說說你從中了解了哪些知識?
5、從青頭的話中我們了解了牛的胃不同的功能,還知道了牛吃食物的一些特點,請學生連起來將了解到的說一說:
(二)再讀相關語句,體會青頭對朋友的鼓勵和援助:
1、青頭對牛胃了解得很清楚,所以才能指揮得那么準確。讓我們再來讀讀青頭說的話,青頭除了用自己的知識指揮紅頭,還給予了紅頭什么?你能讀懂嗎?
2、交流,讀好相關的句子。
3、當紅頭終于到了牛嘴里,動也不能動的時候,青頭就爬到了牛鼻子上
師:這及時的援助終于讓紅頭脫險啦!
4、青頭一邊指揮紅頭,一邊積極地鼓勵紅頭,不僅如此,還在關鍵時刻給予紅頭及時的援助。終于讓紅頭結束了這次歷險??蓯鄣那囝^還安慰紅頭說這次經歷是(讀課題)
(四)出示課后作業(yè):
找自己的朋友,一個做紅頭,一個做青頭,演一演它們之間的故事。
四、說板書:
在牛肚子里旅行
童話(科學)
(意外) 怎么會
解救
青頭 紅頭
指揮 鼓勵 牛嘴 怎么樣
援助 第二個胃 第一個胃
20、三年級上冊課文8賣火柴的小女孩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與反思
三年級上冊課文8賣火柴的小女孩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與反思
各位評委:
我要說的是人教版語文六年級第十二冊的《賣火柴的小女孩》。這是一篇童話故事,通過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凍死在街頭的敘述,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悲慘遭遇的同情。本文是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和情感教育的好材料,是落實重點訓練項目--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的重點課文。課文可以分三課時教學。
我要說的是第一課時的教學,分教材理解、教學目標和教學程序三部分。
先說說我對所教這部分教材的理解,我主要教的是課文的第一大段賣火柴,這一段內容比較散,共有四個自然段,先講小女孩怎么會赤著腳走路;接著講她已經在街上走了一整天;再講她聞到街上飄著烤鵝的香味;最后講她不敢回家。
根據課程標準要求、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確定了以下四大教學目標:
1.學會3個生字和1個多音字,理解部分詞語的意思。
2.能根據標題給課文分段。
3.能讀懂第一段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其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這既是本課時的教學重點,又是教學難點。
4.初步感受資本主義社會勞動人民的悲慘生活,激發(fā)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思想感情。
圍繞以上目標,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程序,同時把教法和學法滲透在教學程序的各個層面之中。
第一步,導言揭題。
上課開始,我以充滿感情的話語導入新課,把學生引入特定的情境,同時也自然地交代了課文所寫內容發(fā)生的時代背景,誘發(fā)學生情感,激發(fā)學習情趣,達到課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第二步,檢查預習并給課文分段。
這一課生字共3個,還有1個多音字,我有針對性地安排練習,重點正音梗和噴,理解蹣跚的含義。再通過默讀課文,安排練習,寫出大意,濃縮為小標題,降低分段的難度。
第三步,學習第一段。
第一環(huán)節(jié),整體感知,了解大意。
安排問題:小女孩留給你什么樣的印象?文中哪一句話最能概括這一印象?找出中心句可憐的小女孩,抓住這一統(tǒng)攝全段的句子,展開第一段的教學,能省時。
第二環(huán)節(jié),部分入手,精讀理解。
找描寫小女孩可憐的詞句,抓住四句描寫冷的句子,先重點指導第一句在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個光著頭赤著腳的小女孩在街上走著。后面三句放手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學習方法去體會小女孩的可憐,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欲望,嘗試使用自己的學習方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小女孩的可憐的第二方面是餓,我作略處理,進而理解無人疼愛這一方面,從而使理解句子的第一層次即理解比較簡單的句子的教學告一段落。
第二層次句子的理解是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先學第一句那是一雙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媽媽穿的。先理解句子字面的意思,講拖鞋大,再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這句話的意思,最后通過朗讀體會,之后小結學法。授之以漁,指導學生運用學法,遷移到另一句的學習,同時落實了本單元的訓練重點,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努力達到葉圣陶先生所說的逐漸去扶翼,終酬放手愿之理想境界。
第三環(huán)節(jié):回歸整體,深化理解。
首先,回顧小女孩的可憐體現(xiàn)在冷、餓、沒有歡樂、無人疼愛四個方面。
其次,運用掛圖進行訓練,加深理解,以可憐的小女孩為開頭或結尾說話。通過掛圖讓學生直觀地感受課文中描述的形象,學生在說話的過程中鞏固剛才所學的內容,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受到了一次情感的熏陶,同時培養(yǎng)了想象能力,達到一石三鳥的效果。
最后配上風聲,努力創(chuàng)設情境,齊讀第一段,使學生再一次在整體感知第一段的基礎上,充分表達出對小女孩的同情,結束第一段的教學。
總之,第一段的教學體現(xiàn)整體-部分-整體的思想,遵循教師主導、學生主體、訓練主線的原則,突出讀的訓練,努力使語言文字訓練和情感熏陶有機結合,自然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最后一步,略學第三段,切入結局,留下懸念。
21、三年級上冊課文4古詩三首之夜書所見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與反思
三年級上冊課文4古詩三首之夜書所見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與反思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的生字詞,會寫促、深兩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挑。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學習借助注釋理解詩意,體會詩人思念家鄉(xiāng)的感情,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習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
1.會寫本課的兩個生字。
2.感情朗讀,理解詩意,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通過誦讀,悟出詩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生搜集有關葉紹翁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1.出示《靜夜思》的背景圖片。
孩子們,看著這幅畫,你想起了哪首詩?
2.指一名學生來背一背。
問:李白思念誰?他看到什么想起了故鄉(xiāng)的?
3.讓我們帶著思念,一起再來讀讀這首詩。
古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瑰寶。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葉紹翁寫的夜書所見。
板書:夜書所見
二、解詩題,知作者
1.簡介作者
2.好,我們來看這首詩,一起來讀一讀詩題。
3.解詩題
(1)你知道這里的書是什么意思嗎?
這里的書,就是我們現(xiàn)在寫的意思。
(2)誰來說說夜書所見是什么意思?
(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寫下來。)
三、初讀古詩
1.一讀
(1)(好,孩子們翻到書本35頁。)自由讀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指一名學生讀詩,正音。(強調挑的讀音。)
(3)教學多音字。這個字還在哪些詞中也讀挑呢?
2.二讀
(1)快速地讀,用------標出詩人所寫的景物。
(2)指名說,板書,再讀一讀詞語。
3.三讀
(1)理解注釋
A.仔細看課文,除了文字,你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
B.①②③④與下面注釋里的①②③④對應起來的,注釋是幫助我們讀懂詩句用的。
C.看,詩句里的促織右上角有個③,我們就到下邊的注釋中找③,找到了嗎?
D.說一說促織就是什么?
E.你知道詩人為什么叫它 促織嗎?
因為它在秋天鳴叫,提醒農婦冬天快到了,快織布做衣,所以又叫促織。
(2)學生自由讀詩。
四、明詩義,悟詩情
(一)出示第一句:蕭蕭梧葉送寒聲
1.誰來說說蕭蕭指什么聲音?(風聲)
2.詩中的梧葉指的是什么?
3.鏈接詩句:
古人常用蕭蕭 梧葉來寫秋天的景象。
(1)出示詩句(師讀前一句,生接后一句)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
蕭蕭幾葉風兼雨,離人偏識長更苦。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一聲桐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
讀到這兒,老師又想起了一句諺語------
出示: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
(2)再出示詩句--------蕭蕭梧葉送寒聲, 你能把這寒聲送到句子中去嗎?
(3)指名朗讀,評價學生的朗讀
(4)出示夜晚的梧桐樹葉子。
(二)學習第二句:江上秋風動客情。
1.課件演示詩人的生活情境
2.學生想象說話。
3.板書:思親念家--------這就是詩中所說的動客情。
4.出示詩句------江上秋風動客情。
(1)這里的客指的是誰?(葉紹翁)
(2)為什么詩人稱自己為客。(因為他不在自己的家鄉(xiāng),就像是在外作客。這客就可以解釋為在他鄉(xiāng)作客。
5.練習朗讀,評價朗讀。
6.齊讀前兩句詩
7.你能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嗎?
(三)學習三、四兩句
1.課件演示一燈明。
2.說說詩人看到了什么?指名說。
3.所以詩人說夜深籬落一燈明。
4.他看著這一點燈光,想到了什么呢?
(1)猜想有兒童在捉蟋蟀。
(2)猜測有孩子在捉蟋蟀,詩人又會想到什么呢?
(3)詩人看到燈火,在猜想、在回憶。你看,古人寫詩,就是有趣,經常把話倒過來寫。那你能用我們現(xiàn)在的說法來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嗎?
(4)指名說。
5.練習趣讀
6.情感轉換
過渡:可想起自己小時候斗蟋蟀的歡快情景,詩人更是感到傷心和孤獨。你能說說這是為什么?
(四)整體感悟
1.出示整首詩。
2.孩子們,先自己練習一下。
3.配樂讀詩。指兩名學生讀------
4.我們一起來讀。
5.接下來,我們來做個小游戲。老師來說詩的意思,孩子們來對詩句,好嗎?
6.小結:那一晚,葉紹翁徹夜未眠,寫下了這首詩。學習古詩,不僅會讀,還要會背。
7.指名背誦全詩。
六、拓展
(1)出示《楓橋夜泊》
(2)自由讀詩,說說詩人寫了哪些景物?
(3)快速讀,詩中的哪個字最能說明詩人的心情?(愁)
(4)張繼和葉紹翁生活在不同的年代,但是,他們寫的詩都表達了自己客居他鄉(xiāng),思親念家的心情。孩子們,你能讀出張繼心中的愁嗎?先自己練習一下。
(5)指名讀。
(6)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八、總結:指名讀詩。
自古以來,懷鄉(xiāng)思親的詩句好多好多,孩子們,課外再去找一找,下節(jié)課,我們再來交流。
板書:
梧葉
江 秋風 思鄉(xiāng)之情
夜書所見 兒童 促織 回憶童年
籬落 燈
22、三年級上冊課文4古詩三首之贈劉景文說課稿教案教學反思
三年級上冊課文4古詩三首之贈劉景文說課稿教案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
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我把本單元關于秋天的重點詞句加以整合,然后通過復習鞏固這種不常見的引入方式展開新課的學習。在本堂課中我主要采取對比法讓學生自己去感悟詩意,在感悟詩意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看圖說完整一句話及幾句話的能力。綜觀全課,有成功有失敗。我覺得提高課堂效率上還是很成功的,復習了本單元重點,積累了古詩,學寫了四個生字,還進行了我仿佛的句式訓練以及看圖說話訓練。失敗之一是學生看圖說話不太會說,只關注了荷花忽視了荷葉,對擎雨蓋的理解產生了困難,這或者是由于圖片的不清晰,又或許是由于學生生活經驗的缺乏,更或許是我的引導不到位。失敗之二是由于我的不放心,我讓學生事先在家里進行了預習并讓家長指導朗讀,造成上課前朗讀基本已經到位,在已經基本到位的情況下要體現(xiàn)本堂課的古詩朗誦上的一個明顯的進步梯度就比較困難了,這讓我原先的設想基本泡湯。人無完人,課無完課。每堂課總是有缺陷的,在缺陷中不斷提高自己才是正道!
23、三年級上冊課文4古詩三首之贈劉景文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三年級上冊課文4古詩三首之贈劉景文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學情分析:
《贈劉景文》寫的是秋末的景色。荷枯,菊敗,橙黃,橘綠,色彩鮮明,突出了秋天的特點。第一句贊美了菊花傲寒斗霜的氣慨,第二句是全詩的點睛之筆,表達了蘇軾對劉景文的鼓勵。
二年級的學生雖小,但對于古詩有著天生的喜愛之情,這首詩在預習過的情況下有不少學生早已會吟誦。教學時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實際經驗,借助圖片創(chuàng)設特定的情境,在反復誦讀中,引導學生感悟詩的意境。在此基礎上,激發(fā)學生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豐富學生的積累。
教學目標:
1、鞏固本單元描寫秋天的詞和句,訓練學生口頭表達能力
2、會認10個生字,會寫本首詩中的4個生字。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 對朋友的鼓勵。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朗讀感悟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揭示課題
1、回憶本單元描寫秋天的詞,交流后齊讀
2、回憶本單元描寫秋天的句子,交流并引導用上我仿佛的句式說話。
3、借描寫秋天的詞句引到古人描寫秋天的詩,板書課題《古詩兩首》,齊讀課題后給首組詞并學習首的書寫。
二、學習古詩《贈劉景文》
?。ㄒ唬┽岊}
1、板書古詩題目《贈劉景文》
(注意重點字音:贈)學習劉的書寫
2、師簡介詩人蘇軾并強調蘇軾的讀音
?。ǘ┏踝x感知,讀通古詩
1、自讀,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同桌糾音
2、圈出詩中生字,和同桌一起把古詩讀兩遍
3、檢查生字讀音,抽生讀,請生說說哪些字要注意讀音并加以強調
4、抽生讀古詩
5、師范讀古詩
6、請生比較老師和同學讀得有什么不一樣,借機指導朗讀
7、再請生讀古詩
(三)再讀感悟,理解詩意
1、學習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a、這句詩中寫了哪幾種花?請生框出荷和菊
b、看課件夏天的荷花,請生說說夏天的荷花是怎樣的?重點理解擎雨蓋
c、到了深秋,荷花怎樣了?荷葉怎樣了?借助課件讓學生自然而然地領會荷盡已無擎雨蓋的意思
d、同法學習菊殘猶有傲霜枝
e、課件顯示深秋時的荷花和菊花,展開對比,找到詩中反義詞框出來,領悟菊花不怕冷的精神并指導朗讀
2、學習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a、這句詩中寫了哪幾種水果?請生框出橙和橘
b、讓生看課件說橙黃就是什么,橘綠就是什么
c、橙黃橘綠的時節(jié)就是秋季,秋季是豐收的季節(jié),詩人蘇軾想借這句詩告訴劉景文要對生活充滿希望,借此理解君指的就是劉景文。
d、指導朗讀,讓我們一起來鼓勵鼓勵劉景文吧!
(四)感情背誦,積累古詩
1、聽老師配樂有感情讀古詩
2、男生配樂有感情讀古詩
3、女生配樂有感情讀古詩
4、全體起立,閉上眼邊想象畫面邊有感情背誦古詩
(五)學寫生字,掌握字型
1、學習枝
a、如何記憶枝?
b、師范寫學生書空,提出注意點
c、書上描一個寫一個
2、同法學習記
24、三年級上冊課文1大青樹下的小學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與反思
三年級上冊課文1大青樹下的小學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與反思
一、說教材。
《大青樹下的小學》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一課。本組課文的專題是在快樂的生活里,我們一天天長大,引導學生一起去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
《大青樹下的小學》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通過描寫西南邊疆的一所民族小學的孩子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現(xiàn)了祖國各民族之間的友愛和團結。課文層次清晰、段落分明。先寫上學的路上和來學校的情景;再寫上課時和下課后的情景,最后以自豪贊美的文字點題。學習本課我將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句的理解,了解我國各民族兒童的友愛團結及他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貫穿全文的自豪和贊美之情。
二、說教學目標 。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1. 會認壩、傣等5個生字,會寫坪、壩、戴等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坪壩、穿戴、打扮等詞語,并能利用工具書理解詞語的意思。
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把喜歡的部分背下來且積累好詞佳句。
3. 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句的理解,了解我國各民族兒童的友愛團結及他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貫穿全文的自豪和贊美之情。
以上教學目標中,我認為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句的理解,了解我國各民族兒童的友愛團結及他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貫穿全文的自豪和贊美之情。是教學的重點,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說理解能力差,所以體會描寫窗外的安靜和小動物的熱鬧的句子的表達效果是本課教學難點。
三、說教法學法 。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為了突出教學重點,解決教學難點,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征。我主要采取想象感悟法、朗讀感悟法、品詞析句法這三種教學方法。運用想象感悟法可以挖掘教材的空白處,開啟學生想象的閘門,在研讀中通過換位思考體驗人物的內心,豐滿任務在學生心中的形象,真正做到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同時發(fā)展學生的語言和思維;運用朗讀感悟法可以以讀激情,以讀促悟,以情助讀,讓學生在讀中理解感悟;運用品詞賞析法可以讓學生抓住關鍵詞加以揣摩、推敲、咀嚼,感悟字里行間所蘊含的情感。
四、說教學過程。
(一) 揭示課題,激發(fā)興趣
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本課的興趣,我是這樣導入新課的:出示民族小學內學生穿戴不同的場景的圖片,我問學生:圖片上的小學和我們的小學有什么不同呢?學生應該很快的發(fā)現(xiàn)穿著不同等等。那我們一起去看看《大青樹下的小學》是怎么樣的呢?(板書:《大青樹下的小學》),生讀題。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首先給學生充裕的時間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讀準生字詞,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并思考我們的名族小學都寫了什么呢?
等學生讀完之后,我課件逐組出示詞語:
第一組:蝴蝶 孔雀舞 鳳尾竹 坪壩(注意蝴蝶都是蟲字旁,理解蝴蝶是一種昆蟲;舞字的書寫,當場書空)
第二組:傣族 景頗族 阿昌族 德昂族 漢族(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這組都是名族的名稱,順勢引導學生說出我國有56個民族)
然后,請學生說說作者從那幾個方面寫了《大青樹下的小學》?學生各抒己見之后,我總結概括:課文先寫上學的路上和來學校的情景;再寫上課時和下課后的情景,最后以自豪贊美的文字點題。
(三) 精讀課文,品味語言
上學的路上和來學校的情景 。
首先學生默讀課文,畫出描寫上學路上和來學校時所看到的句子。之后學生匯報,我總結并逐句出示句子:
第一句:走來了許多小學生,有漢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頗族的,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齊讀句子,問學生體會到了什么?(學生可能會回答:小學生很多,小學生來自不同的民族)我繼續(xù)追問你從哪里可以看出?再抓住有,有,有,還有。讓學生再次體會小學生的多。然后我出示:下課了,操場上可熱鬧了。有 有 有 還有 。在順勢引導學生用有,有,有,還有。造句,更深刻的體會民族學校的學生多,而且都來自不同的民族。
第二句:大家穿戴不同、語言不同、來到學校,都成了好朋友。
齊讀句子,問學生體會到了什么?(學生可能會回答:大家都非常友好等)我繼續(xù)追問從哪里可以看出?學生各抒己見;然后我抓住大家指的是誰?(各民族的小學生)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各個民族之間的團結友愛。
第三句:那鮮艷的民族服裝,把學校打扮的更加絢麗多彩。
齊讀句子:問學生體會到了什么?從哪些詞語體會到得?結合課文上下文理解絢麗多彩的含義,并引導學生用絢麗多彩說一句話。
第四句:同學們向在校園里歡唱的小鳥打招呼,向敬愛的老師問好,向高高飄揚的國旗敬禮。
齊讀句子:問學生體會到了什么?從哪里體會到?
再齊讀第一自然段,讀出各民族直接的友愛,讀出校園中穿戴不同,美麗的場景,讀出同學們快樂的心情。引導學生更深切感受《大青樹下的小學》里各民族小學生的團結友愛,和學校的美麗。
這個環(huán)節(jié),我利用勾圈畫點的方法結合充分的讀,讓學生以讀激情,以讀促悟,以情助讀,讓學生在讀中理解感悟各民族之間的團結友愛。并引導學生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上課的情景 。
然后在引導學生一起去看看民族小學上課的情景又是怎么樣的呢?
在剛才的課文內容的概括的基礎上,學生已知曉文章的脈絡。所以我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用橫線迅速畫出能概括民族小學上課的情景的句子。學生匯報,我出示句子:大家一起讀課文,聲音真好聽!
然后我繼續(xù)追問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聲音真好聽?學生交流匯報,我逐句出示:
第一句:這時候,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
齊讀句子:圈出描寫窗外環(huán)境的詞語(安靜)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從哪里可以體會到聲音真好聽呢?(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同學們能不能讀出窗外的安靜呢?齊讀句子,指名讀。
第二句:最有趣的是,跑來了幾只猴子。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樣的好奇地聽著同學們讀課文。
齊讀句子:你體會到了什么?從哪里可以看出同學們的聲音真好聽?
再次齊讀描寫上課情景的句子,引導學生讀出同學生好聽的聲音,讀出周圍環(huán)境的安靜。通過多次的讀,引領學生感悟民族小學里學生上課的認真,讀書聲的好聽
課堂練筆
同學們,我們一起來看課文插圖,看到插圖,你想說些什么呢?那我們一起來寫一寫,可以寫一寫校園的環(huán)境是怎么樣的,同學們上課的情景是怎么樣的等等?這個環(huán)節(jié),不僅給學生提供了鍛煉語言表達能力的平臺,也深化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思想情感的升華。
這節(jié)課,我們感受到了民族小學上學路上的快樂,上課時的安靜;那下課后又是怎么樣的呢?讓我們下節(jié)課一起來學習。
五、說板書設計 。
最后我來談談我的板書,板書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課文精華的體現(xiàn),針對這篇課文,我采用了詞語式板書。首先整體概括了課文寫了上學的路上,上課時,下課后的情景,然后提煉出上學路上孩子們是快樂的,上課時周圍是安靜。這樣,這則板書就成了理清課文脈絡的載體,可以一目了然地理清課文內容,領悟文章的重點。
大青樹下的小學
上學路上 快樂
上課時 安靜
下課后 ?
25、三年級上冊課文4古詩三首之夜書所見評課教學反思
三年級上冊課文4古詩三首之夜書所見評課教學反思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的生字詞,會寫促、深兩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挑。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學習借助注釋理解詩意,體會詩人思念家鄉(xiāng)的感情,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習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
1.會寫本課的兩個生字。
2.感情朗讀,理解詩意,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通過誦讀,悟出詩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生搜集有關葉紹翁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1.出示《靜夜思》的背景圖片。
孩子們,看著這幅畫,你想起了哪首詩?
2.指一名學生來背一背。
問:李白思念誰?他看到什么想起了故鄉(xiāng)的?
3.讓我們帶著思念,一起再來讀讀這首詩。
古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瑰寶。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葉紹翁寫的夜書所見。
板書:夜書所見
二、解詩題,知作者
1.簡介作者
2.好,我們來看這首詩,一起來讀一讀詩題。
3.解詩題
(1)你知道這里的書是什么意思嗎?
這里的書,就是我們現(xiàn)在寫的意思。
(2)誰來說說夜書所見是什么意思?
(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寫下來。)
三、初讀古詩
1.一讀
(1)(好,孩子們翻到書本35頁。)自由讀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指一名學生讀詩,正音。(強調挑的讀音。)
(3)教學多音字。這個字還在哪些詞中也讀挑呢?
2.二讀
(1)快速地讀,用------標出詩人所寫的景物。
(2)指名說,板書,再讀一讀詞語。
3.三讀
(1)理解注釋
A.仔細看課文,除了文字,你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
B.①②③④與下面注釋里的①②③④對應起來的,注釋是幫助我們讀懂詩句用的。
C.看,詩句里的促織右上角有個③,我們就到下邊的注釋中找③,找到了嗎?
D.說一說促織就是什么?
E.你知道詩人為什么叫它 促織嗎?
因為它在秋天鳴叫,提醒農婦冬天快到了,快織布做衣,所以又叫促織。
(2)學生自由讀詩。
四、明詩義,悟詩情
(一)出示第一句:蕭蕭梧葉送寒聲
1.誰來說說蕭蕭指什么聲音?(風聲)
2.詩中的梧葉指的是什么?
3.鏈接詩句:
古人常用蕭蕭 梧葉來寫秋天的景象。
(1)出示詩句(師讀前一句,生接后一句)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
蕭蕭幾葉風兼雨,離人偏識長更苦。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一聲桐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
讀到這兒,老師又想起了一句諺語------
出示: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
(2)再出示詩句--------蕭蕭梧葉送寒聲, 你能把這寒聲送到句子中去嗎?
(3)指名朗讀,評價學生的朗讀
(4)出示夜晚的梧桐樹葉子。
(二)學習第二句:江上秋風動客情。
1.課件演示詩人的生活情境
2.學生想象說話。
3.板書:思親念家--------這就是詩中所說的動客情。
4.出示詩句------江上秋風動客情。
(1)這里的客指的是誰?(葉紹翁)
(2)為什么詩人稱自己為客。(因為他不在自己的家鄉(xiāng),就像是在外作客。這客就可以解釋為在他鄉(xiāng)作客。
5.練習朗讀,評價朗讀。
6.齊讀前兩句詩
7.你能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嗎?
(三)學習三、四兩句
1.課件演示一燈明。
2.說說詩人看到了什么?指名說。
3.所以詩人說夜深籬落一燈明。
4.他看著這一點燈光,想到了什么呢?
(1)猜想有兒童在捉蟋蟀。
(2)猜測有孩子在捉蟋蟀,詩人又會想到什么呢?
(3)詩人看到燈火,在猜想、在回憶。你看,古人寫詩,就是有趣,經常把話倒過來寫。那你能用我們現(xiàn)在的說法來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嗎?
(4)指名說。
5.練習趣讀
6.情感轉換
過渡:可想起自己小時候斗蟋蟀的歡快情景,詩人更是感到傷心和孤獨。你能說說這是為什么?
(四)整體感悟
1.出示整首詩。
2.孩子們,先自己練習一下。
3.配樂讀詩。指兩名學生讀------
4.我們一起來讀。
5.接下來,我們來做個小游戲。老師來說詩的意思,孩子們來對詩句,好嗎?
6.小結:那一晚,葉紹翁徹夜未眠,寫下了這首詩。學習古詩,不僅會讀,還要會背。
7.指名背誦全詩。
六、拓展
(1)出示《楓橋夜泊》
(2)自由讀詩,說說詩人寫了哪些景物?
(3)快速讀,詩中的哪個字最能說明詩人的心情?(愁)
(4)張繼和葉紹翁生活在不同的年代,但是,他們寫的詩都表達了自己客居他鄉(xiāng),思親念家的心情。孩子們,你能讀出張繼心中的愁嗎?先自己練習一下。
(5)指名讀。
(6)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八、總結:指名讀詩。
自古以來,懷鄉(xiāng)思親的詩句好多好多,孩子們,課外再去找一找,下節(jié)課,我們再來交流。
26、三年級上冊17課古詩三首之望天門山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三年級上冊17課古詩三首之望天門山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師出示一組祖國美好河山圖片,讓學生欣賞。)
師:上課
生:老師好
師:同學們好,請坐。課前我們欣賞了祖國壯麗的大好河山,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如果給你一個機會,你會選擇去哪里?
生1:我會選擇去大海。
大海邊,大海你去不了。(師及時補充)
師:為什么選擇去大海邊?你想看什么?你能說說嗎?
生:我想看到大海與藍天相連之間的船只。
師:很好,有想法!
生2:我想到山峰上去,從山頂上往下看風景。
師:不錯。
生3:我想到草原上去,去看看動物在草原上到底在干嘛?我還想去草原上騎馬。
師:嗯,策馬奔騰,那簡直是太爽了!
生4、5、6:我也想去草原,去看看草原上萬馬奔騰,還有看牛羊吃草。
師:瞧!咱們的小手好多好多啊,說明一個問題,大家都喜歡旅行是不是?
師: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也有一個喜歡周游天下的人。他字太白,號謫仙人 ,被后世稱為詩仙 ,你們知道他是誰嗎?
生齊呼:李白。
師:對呀,他就是李白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同時與杜甫并稱為李杜。今天我們就追隨李白的足跡,一起游天門山去。
(師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
師:這個望是什么意思?
生:看(心領神會)
師:對,遠遠地看??词裁茨??
生:天門山
師:既然是遠遠地看,那我們的聲音就得放出去,就應該讀出向遠看的意思,我們再來讀一遍,齊。
生:望-天門山
師:讀完課題后,你有什么想問的?
生1:天門山在哪里?
2:天門山上有什么?
3:李白在哪里望天門山?
4:天門山上的景色怎么樣呢?
二、初讀古詩、讀準讀通
師:好了,今天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來學習這首古詩。但是,學之前首先要學會怎樣去讀詩,怎么樣讀呢?有幾個要求,請同學們看看大屏幕。(課件出示自讀提示)
(學生自由朗讀,老師強調自由讀,讀出自己的風格和特點。)
師:老師剛才看了一下,有搖頭晃腦的讀,有抱成一團的讀,那有沒有誰來展示一下呢?
生(紛紛舉手)
(師指名朗讀。)
師:同學們,剛才他讀的怎么樣?有沒有誰來評一評?
生1:我覺得他沒有讀出斷句。
師:(故作驚訝狀)哦,那你來試試,把他的斷句讀出來好嗎?
生反饋讀: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師:同學們,我們再來評評他讀的怎么樣?
生2:他剛才重音沒有讀出來。
師:嗯,也就是說停頓有了,重音卻沒讀出來,那你來給同學們演示一下。
(生抑揚頓挫、激情高昂地讀。)
師:同學們,他讀的好不好啊?
生大聲呼道:好并且掌聲鼓勵。
師:看著你們讀,楊老師心里癢癢的也想來試一試,你們來評評,楊老師讀的怎么樣吧?
(師范讀古詩。)
師:同學們,老師讀得怎么樣?。浚ㄉ蠛籼貏e好)
師:謝謝同學們的鼓勵,請你們學著楊老師的樣子再讀一讀,好嗎?(生大聲齊讀,讀出古詩的韻味。)
教學反思
一次我教李白的《望天門山》,因為這是我非常熟悉的一首唐詩,所以我草草地備一下課,就走上了講臺,開始了滔滔不絕的講解: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第一句寫山,天門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沖擊而從中間豁然斷開,江水從斷口奔涌而出。第二句寫水,浩浩蕩蕩的長江被天門山阻擋,激起滔天的波浪正當我講的盡興時,一個學生的問話打斷了我的思路:老師,天門山高嗎?為了突出下面我要講的氣氛,我不假思索地說高,太高了,不然就叫天門山了嗎?于是我在黑板上畫出了高高的東梁山和西梁山,并畫出了長江的走勢,學生都很贊嘆地點了點頭。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去了蕪湖,并有幸目睹了天門山風姿,想象著當年李白乘舟欲行的豪邁,我親自爬到山頂上,沒一會,只幾分鐘的時間,我就爬到了山頂上,感覺這山并沒有我想象的高,但為什么李白寫的那么有氣勢呢?觀察的角度不同,當年李白是乘船,現(xiàn)在你在山頂上,感受當然不一樣了。一個同事提醒了我。于是我下了山,租了船,重溫了一下乘舟將欲行的感覺。此時,我想起了我曾和學生講過的天門山的事,一種愧疚油然而生,揮之不去。
想想自己參加工作也已經十多年了,教育教學中,我總是兢兢業(yè)業(yè),認認真真,所以心里一直很坦然,雖然沒有取得過什么優(yōu)異的成績,但也從來沒出過什么差錯,可自從我教過唐代大詩人李白的《望天門山》,并親眼目睹天門山的風姿時,我的心里就覺得很愧疚。
從此,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教學需要一種求真務實的態(tài)度,不能僅憑自己的感覺。
27、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4古詩三首之夜書所見課堂筆記近義詞反義詞
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4古詩三首之夜書所見課堂筆記近義詞反義詞
反義詞
上下 動靜 明暗
28、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4古詩三首之贈劉景文課堂筆記課后生字組詞
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4古詩三首之贈劉景文課堂筆記課后生字組詞
我會寫:
贈zng(贈言、贈送、回贈)
劉li(姓劉、劉海兒)
蓋gi(蓋樓、蓋章、掩蓋)
菊j(菊花、賞菊、春蘭秋菊)
殘cn(殘缺、殘害、殘酷)
君jūn(君子、君臣、國君)
橙chng(橙紅、橙色、鮮橙)
二、我會認:
猶yu(猶如、猶有、記憶猶新)
傲o(驕傲、傲骨、傲慢無禮)
橘j(橘子、橘紅色、橙黃橘綠)
29、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4古詩三首之山行課堂筆記近義詞反義詞
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4古詩三首之山行課堂筆記近義詞反義詞
反義詞
遠近 白黑 坐站
30、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4古詩三首之山行課堂筆記常見多音字
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4古詩三首之山行課堂筆記常見多音字
行hng(銀行)xng(不行)
31、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17古詩三首之望洞庭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17古詩三首之望洞庭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1.《望洞庭》作者望到了哪些景物,又是怎么望的?《望洞庭》作者站在遠處看到了:湖光、秋月、洞庭湖、君山島,是按照從近到遠的順序看的。
2.《望洞庭》的作者是從什么角度望洞庭的?與《望天門山》不同,作者是從不同的角度望洞庭的。先近望,看到了水月交融、湖平如鏡的景象;接著遙望,看到了山水青翠、君山如青螺的景象。潭面如鏡,湖水如盤,君山如螺,觀察細致,描寫生動。
32、三年級上冊古詩三首贈劉景文課堂筆記
三年級上冊古詩三首贈劉景文課堂筆記
詩文簡析:
1.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詩的前兩句寫景,抓住荷盡菊殘描繪出秋末冬初的蕭瑟景象。已無與猶有形成強烈對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2.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后兩句議景,揭示贈詩的目的。說明冬景雖然蕭瑟冷落,但也有碩果累累、成熟豐收的一面,而這一點恰恰是其他季節(jié)無法相比的。
重難點:
1.《贈劉景文》寫的是那個季節(jié)的景色?從哪里看出來?
《贈劉景文》寫的是那個秋末的景色,從荷盡荷花凋謝,菊殘菊花開敗可以看出來。
2.這首詩明明描寫的是秋天的景色,為什么題目是《贈劉景文》呢?
這首詩其實是通過描寫景物來抒發(fā)情感的,這種方法叫作借景抒情。詩人抓住荷盡菊殘等景物描繪了秋末的蕭瑟景象,在景物中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自然引出贈詩的目的說明秋景雖然蕭瑟景象,但也有碩果累累、成熟豐收的一面,而這一點恰恰是其他季節(jié)無法相比的。詩人這樣寫,用來比喻人到壯年,雖青春已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所為的黃金階段,從而勉勵朋友珍惜這大好時光,希望他能樂觀向上、努力不懈。所以題目是《贈劉景文》。
33、語文三年級上古詩三首贈劉景文課堂生字詞筆記
語文三年級上古詩三首贈劉景文課堂生字詞筆記
多音字
挑 tiāo 挑選 挑食 行 hnɡ 銀行 行業(yè)
tiǎo 挑唆 挑撥離間 xnɡ 行走 行人
字詞解釋:
劉景文:劉季孫,字景文,工,時任兩浙兵馬都監(jiān),駐杭州。蘇軾視他為國士,曾上表推薦,并以詩歌唱酬往來。
荷盡:荷花枯萎,殘敗凋謝。 擎:舉,向上托。
雨蓋:詩中比喻荷葉舒展的樣子。 菊殘:菊花凋謝。
猶:仍然。 傲霜:不怕霜動寒冷,堅強不屈。
君:對對方的尊稱,相當于您。 須記:一定要記住。
正是:一作最是。
橙黃橘綠時:指橙子發(fā)黃、橘子將黃猶綠的時候,指農歷秋末冬初。
34、贈劉景文評課說課稿教學反思
贈劉景文評課說課稿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一:
《贈劉景文》是蘇軾的詩,蘇軾這個名字對二年級的孩子而言不陌生,所以,在作者背景介紹這一塊兒相對而言比較省力.古人寫秋,一般悲傷情緒較濃,可是蘇軾卻一反悲秋的基調,突出了秋天是個收獲的季節(jié),讀他的這首贈劉景文,你會沉醉在深秋的美麗景色之中,雖然荷盡菊殘,然而那開敗了的菊花枝還傲寒斗霜,那橙黃橘綠,更有別有一番風味。傲霜枝更是贊頌了傲霜凌寒的氣概。
傳統(tǒng)的古詩教學要求字字落實,解釋詩句更是成了重點任務,然而這樣一來就會將充滿著深刻意蘊、豐富感情、詩情畫意的古詩支解得零離破碎。更何況面對的是一群剛剛進入二年級的小學生,對于他們的要求:首先會認,會讀,會背;其次是借助圖片、音樂、老師的講解和自己由反復朗讀所感悟到的進入詩歌所描繪的景象之中,了解詩意,會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和自己的體會;還有就是要體會古詩的韻味并用自己的朗誦將其表現(xiàn)出來。
我在教授這首古詩時,就是以這三個要求為目標的.前兩個目標實現(xiàn)的都不錯,唯有在引導學生的深情朗讀中,我覺得還是有所欠缺。學生的情感始終激發(fā)不起,老師的深情朗讀帶動不了學生的激情,因此在朗讀教學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整個課堂氛圍不是很好,學生不夠投入,顯得有點乏味。到底該如何去引導學生的朗讀呢?開展形式多樣的朗讀比賽?還是我曾經做過很多嘗試,可效果都不是很好,能響應你的永遠是那幾個朗讀基礎好的學生。
在經過一番探索后,我決定今后在指導學生朗讀古詩的時候再做一番嘗試,那就是:
一、重視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
我覺得以后可以采用這種方式:你喜歡哪幾句,就站起來表演朗讀給大家看,其他同學欣賞,提醒學生讀的時候要有快慢、有輕重、有節(jié)奏,像音樂那種朗讀。
二、重視老師的率先示范
老師率先范讀時,好像聽音樂一樣,請學生欣賞。然后請學生當我的小老師,說說老師是怎么讀的?哪里讀得好?為什么要這樣讀?讓學生感到是一種享受,是一種樂趣,一種榮譽,在老師入情入境的朗讀中接受語知和語感。
期待今后我的這個嘗試會收到好的效果。
教學反思二:
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我把本單元關于秋天的重點詞句加以整合,然后通過復習鞏固這種不常見的引入方式展開新課的學習。在本堂課中我主要采取對比法讓學生自己去感悟詩意,在感悟詩意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看圖說完整一句話及幾句話的能力。綜觀全課,有成功有失敗。我覺得提高課堂效率上還是很成功的,復習了本單元重點,積累了古詩,學寫了四個生字,還進行了我仿佛的句式訓練以及看圖說話訓練。失敗之一是學生看圖說話不太會說,只關注了荷花忽視了荷葉,對擎雨蓋的理解產生了困難,這或者是由于圖片的不清晰,又或許是由于學生生活經驗的缺乏,更或許是我的引導不到位。失敗之二是由于我的不放心,我讓學生事先在家里進行了預習并讓家長指導朗讀,造成上課前朗讀基本已經到位,在已經基本到位的情況下要體現(xiàn)本堂課的古詩朗誦上的一個明顯的進步梯度就比較困難了,這讓我原先的設想基本泡湯。人無完人,課無完課。每堂課總是有缺陷的,在缺陷中不斷提高自己才是正道!
35、四年級上冊9課古詩三首之題西林壁說課稿課案教學設計
四年級上冊9課古詩三首之題西林壁說課稿課案教學設計
開場白: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鞠躬),我是面試小學語文教師的1號考生,今天我要說課的題目是《題西林壁》(板書課題),接下來,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難點,說教學方法,說教學過程,以及說板書設計這七個方面來進行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對于《題西林壁》這篇課文,我是這樣解讀的:它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本單元一共包含四篇文章,這四篇課文都講的是通過細心觀察和仔細思考發(fā)現(xiàn)新現(xiàn)象的故事?!额}西林壁》是一首哲理詩,作者通過描寫游覽廬山的經歷,總結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的道理。
二、說學情:
對于學生的情況,我是這樣認為的:四年級的學生,他們的思維以具象思維為主,因此他們對于文中描寫的景物有自己的感觸。但是他們抽象思維能力較弱,而本詩又是一首哲理詩,學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這就需要教師加以引導。除此之外,學生的有意注意力和穩(wěn)定性還是較差的,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運用多媒體、圖片等來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內容和學生情況,我設立了如下三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理解題、橫看、側、緣等詞的意思;翻譯全詩;有感情的朗讀并背誦這首詩。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朗讀與體會,學習作者從自然景物中總結出真理。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領悟詩中所蘊含的觀察問題要客觀全面的道理,學會從全局的角度出發(fā)看問題。
四、說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在于:理解詩句,走進詩句的意境
本課的教學難點在于:體會與領悟全詩中所蘊含的哲理。
五、說教學方法:
美國教育家杜威也說過教育不是一件告知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個學生主動性建設的過程。為此,我主要采用了小組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配合朗讀法、點撥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合作中學會探索。
接下來我將重點闡述我的教學過程,它分為以下五個環(huán)節(jié):
環(huán)節(jié)一:營造氛圍,導入新課
良好的導入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求知欲和探究心理的有效方法。對此我會采用溫故知新導入,給學生朗讀《登鸛雀樓》這首詩,具體過程如下: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同學們,這首詩告訴了我們一個怎么樣的道理???對,這首詩告訴我們想要看得遠,就要站的高。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的這首詩也是一首哲理詩,那么我們就一起來讀一讀,看看能夠從中讀出哪些哲理。(板書:題西林壁)
環(huán)節(jié)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我會給學生十分鐘時間自由朗讀課文,并讓學生自主解決以下3個問題:
1.借助相關工具書,理清字詞。
2.自主翻譯全文。
3.查閱相關資料,了解本詩寫作背景。
讀畢,我會對學生的自學情況進行檢查,字詞方面重點強調橫、側、緣等詞的意思。
接著我會引導學生在師生互動中翻譯全文: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xiàn)各種不同的樣子。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
最后理清本詩的寫作背景:蘇軾由黃州貶所改遷汝州團練副使,赴汝州時經過九江,與友人同游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fā)逸興壯思,于是寫下了若干首廬山記游詩?!额}西林壁》是游觀廬山后的總結。
環(huán)節(jié)三:析讀課文,整體感悟
首先我給學生播放錄音,跟隨名家朗讀這首詩,掌握詩歌的朗讀技巧。
針對前兩句,我會向學生提問是什么導致了廬山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接著我會向學生展示廬山不同角度拍攝照片,讓學生對這些照片自主描述,根據學生的描述,總結出觀察角度的不同,導致所看到的景色不同。隨后,我會接著問你們有過對事物或者事情觀察角度的不同,得到的答案也不同的經歷嗎,請學生分享他們的經歷,并引導學生要多角度看問題。(板書:看問題、多角度)
針對后兩句,我會向學生提問為什么作者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在這里我引導學生從他們登山的經歷出發(fā),總結出是在深山中無法看清山的全貌,所以就不識廬山真面目。接著我又會說我們有一個成語叫做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個成語的意思是當事人被碰到的事情搞糊涂了,旁觀的人卻看得很清楚。結合本詩和這個成語,分小組討論你們是否有過類似的經歷,你們有什么感受,并且是怎么做的。通過小組討論,引導學生總結出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范圍,從全局出發(fā),擺脫主觀成見。(板書:解決問題 、全局)
環(huán)節(jié)四:品讀課文,領悟升華
我會讓學再次生品讀這首詩,想一想你還能夠總結出哪里哲理。
環(huán)節(jié)五:課堂小結,拓展延伸
我會引導學生根據板書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進行歸納和梳理,讓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有一個更加系統(tǒng)全面的認識。
并布置這樣一份作業(yè):背誦全詩;記敘一件你從中發(fā)現(xiàn)哲理的小事。
六、說板書設計(略)
36、四年級上冊21課古詩三首之夏日絕句說課稿課案教學設計
四年級上冊21課古詩三首之夏日絕句說課稿課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
1、有感情、有節(jié)奏地朗讀,并背誦古詩。讀出對文中項羽寧死不屈、李清照愛國情懷的贊美、敬佩情感。
2、朗讀課文,結合注釋,說說詩句的意思。
3、理解人杰、鬼雄,明白古詩大意。
4、感受項羽寧死不屈的英雄氣概,體會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的人生價值。
5、了解歷史背景,感受民族豪情。
教學重點
1、朗讀課文,結合注釋,說說詩句的意思。
2、、感受項羽寧死不屈的英雄氣概及李清照的愛國情懷。
教學難點
結合時代背景,把握詩人復雜情感,提高鑒賞詩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誰記住了本單元的主題?為什么稱為民族之魂,這三首古詩分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他們所反映的民族魂是什么呢?我想通過第一課的學習,大家一定會有所了解。
(二)新課
1.學習《夏日絕句》
(1)讀古詩,有韻味
①讀正確、通順。
今天,我們先來學習第一首古詩《夏日絕句》。自由讀兩遍這首古詩,注意在讀第一遍時可以查字典、看注釋讀準字音;讀第二遍時注意讀準停頓,把古詩讀通順。
指名讀。
②讀出古詩的韻律。
同學們,這首詩是幾言詩?誰還記得五言詩怎樣讀,才能讀出古詩的韻律?(前二后三)板書;有韻味
自己讀,指名讀。
(2)知作者,解詩題
想一想,讀好了古詩,接下來做什么?
(了解作者及題目的意思。)板書;知作者,解詩題。哪位同學能帶領大家學習?
引導學生答出:
① 絕句:
絕句?有五言或七言兩種。
② 學生根據查找的資料介紹李清照
李清照南宋女詞人,號易安居士,歷城(山東濟南)人。她少年時就頗有詩名。她的文學作品可分為前后兩個時期。前期作品情調活潑優(yōu)美,主要抒寫少女、少婦閨情與對自然景物的喜愛。后期金兵入侵,丈夫去世,她只身漂泊,在愁苦中度過晚年,作品情調低沉、凄苦、深厚的故土之情,悲涼的身世之感和慷慨的國家興亡之痛,一并抒發(fā)其中。其詞清新俊逸,擅長白描,善用口語,風格獨特。我們看看,猜猜這首詞是屬于哪一時期的作品?(也可出示李清照前期作品,對照讓學生發(fā)現(xiàn)其不同。)
(3)明詩意,悟詩情
①明詩意:
A、了解了詩的作者和詩歌的題目的意思,接下來你打算怎樣
學?(可通過看注釋、查字典、小組學習、與老師交流等方法學習)(板書:明詩意。)
B、自學古詩
提出不懂的問題
C、請同學匯報,教師相機指導。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人杰:人中的豪杰。鬼雄:鬼中的英雄,指壯烈死去的人。這句詩的意思是:活著的時候,應該做人中的豪杰;就是死了,也要成為鬼中的英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思:懷念。直到今天,人們還懷
念思憶著項羽,他在慘遭失敗之時,寧可自殺,也不逃回江東。
D、請12位同學把整首詩的意思講一講。
② 悟詩情:抓住至今、思感受詩的情感
A、學古詩,僅僅知道意思是遠遠不夠的。你還要怎樣學?
引導學生認識到通過想象,體會詩歌的意境。板書:悟詩情
B、教師引導:凡是歷史上膾炙人口的詩歌,都有著獨特的思想藝術魅力。這首絕句,是李清照的傳世名作,我們就品一品這首詩的絕妙之處。請你邊讀邊想,你有什么感受?
你先感受到什么?(項羽是英雄豪杰,他雖然失敗,但不屈服。)
你是從哪感受到的?(至今、思:到現(xiàn)在人們還懷念項羽。人們贊美項羽什么?)
C、這首詩為什么寫項羽?為什么詩人要至今思項羽呢?深入思考一下。提示:可以結合李清照生活的時代背景來體會,你又體會到什么?
引導學生感受到:在動蕩的年代,李清照親眼看到宋朝統(tǒng)治者倉皇逃竄,北方淪入敵手,與項羽形成了鮮明的對照。詩人借贊揚項羽來批評南宋王朝的投降、逃跑,茍且偷生的可鄙行徑。從詩中,體會出李清照的抗擊侵略、收復故土的愛國之情。
教師小結:正像同學所體會的那樣,詩人把滿腔的愛國情,集中在對項羽這一英雄形象的思念與贊美中。你能把詩中含著的意思讀給大家嗎?
總結學法;你是怎樣體會出詩人深層的含義?(先看字面上的意思。再抓住重點詞語體會句子、聯(lián)系時代背景體會詩歌的深層含義。)
(4)總結全文,感情朗讀
①品味了這首詩,你感受到作者怎樣的情感?
②你會怎樣讀,表達出詩人這復雜的情感?自己讀,指名讀,背誦。
(5)總結學法,拓展閱讀
①總結學法:
回憶我們剛學的古詩,我們怎么學的?
②你能試著用剛剛學到的方法分小組讀下面兩首古詩,試著品一品這兩首詩,感受詩人的情感嗎?
(6)自學古詩
①介紹兩首詩的作者.
②解決字詞。
出示:千錘萬鑿、焚燒、粉身碎骨、千鑿萬擊讀詞語。
拓展詞語:千()萬()
③朗讀古詩。想一想古詩的意思,想一想這兩首古詩的特點?
37、四年級上冊21課古詩三首之涼州詞說課稿課案教學設計
四年級上冊21課古詩三首之涼州詞說課稿課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①、指導學生能有板有眼、入情入境地朗讀古詩。
2.過程與方法目標
①、了解古詩的大意,想象詩中描繪的景物,感受古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情感。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①、培養(yǎng)學生閱讀古詩的興趣和對古詩的熱愛之情。
②、引導學生在誦讀實踐中增加積累,培養(yǎng)語感,加深體驗,提升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了解古詩的大意,體會戍邊將士思念家鄉(xiāng),思念親人的情感。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在積累誦讀中,發(fā)展語感,加深體驗,提升審美情趣。感受古詩的意境,讀出古詩蘊含的情感。
教學方法:引導法、 情境教學法、 點撥討論法
學習方法:自讀感悟、討論探究 、誦讀法
教 具: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談話,揭題導入
1、古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瑰寶,古代那些才華橫溢的詩人們,為我們留下了無數(shù)的優(yōu)秀詩篇,使每一個中國人為之驕傲。今天我們再來感受一下古詩的魅力,咱們來個賽詩會,看誰記的古詩多。
(1)誰能背出和黃河或者長江有關的詩?
(2)老師開詩頭,看誰能接下去:
▲王昌齡的《從軍行七首》其四: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王翰《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琶琵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2、出示課件唐代地圖,介紹邊塞地理位置及歷史背景,引出邊塞詩?!?/p>
3、了解詩人及涼州詞這種曲調名。
(1)簡介王之渙。
(2)涼州詞不是詩題,是涼州歌的唱詞,它是盛唐時流行的一種曲調名,后來許多詩人都喜歡這個曲調,為它填寫新詞,因此唐代許多詩人都寫有《涼州詞》。
【設計意圖:學生在小學階段接觸到的邊塞詩很少,對于當時的歷史、地理情況了解甚少。從幾首反映戰(zhàn)爭的邊塞詩引入,出示唐代地圖,幫助學生了解中原地區(qū)和塞外的區(qū)域劃分,了解邊塞地理位置和歷史情況,為學生更好的理解古詩中戍卒的怨情打好感情基礎?!?/p>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自由讀,多讀幾遍,讀到字正腔圓為止。
2、指名讀。
3、指導仞的讀音和羌的書寫。
4、讀詩不僅要讀的字正腔圓,還要讀的有板有眼,讀出節(jié)奏。誰來試試?
5、師生合作讀古詩。
6、齊讀古詩。
7、讀詩,不僅要讀出節(jié)奏、讀出味道來,更要讀出感覺、讀出情緒來。如果請你用一個詞來表達你讀完這首詩的感覺,你想到的是哪個詞語?(學生自由匯報,并將詞語板書到黑板上)
8、請大家靜靜地默讀《涼州詞》,想一想,詩的哪些地方向你傳遞著這樣的感覺和情緒?!?/p>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分層次、按步驟進行練讀,每個環(huán)節(jié)注重落實,做到讀有層次,讀有要求,讀有指導,讀有評價。把學習的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引導學生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自讀自悟,讀出感覺,讀出情緒,然后引導學生在古詩詞句中捕捉感受的來源,體現(xiàn)了自主學習的理念?!?/p>
三、抓詩象,入詩境,悟詩情
根據學生的匯報,相機引導學生感悟古詩的意境和情感:
預設一:學生對孤的感悟
1、詩象:孤城、萬仞山
(1)這座孤單單的城。指的是哪座城?引導學生從注釋中獲取玉門關相關知識,師補充介紹玉門關。(出示圖片?。?/p>
(2)為什么作者稱之為孤城?
引導感受:a看荒漠圖景,感受玉門關的荒涼與寂寞 。玉門關在茫茫戈壁灘上,四周荒無人煙,顯得那么荒涼、孤寂、冷清――這就是詩句中所說的――孤城。
b這樣的一座城,不遠處就是萬仞高山,在萬仞高山的襯托下,顯得那么(渺小、孤單)這就是詩句中說的孤城。
(3)了解片的用意。
師拋疑:片在這可以換成什么詞?詩人這里為什么不用座而用片?(一片是唐詩習慣用詞,往往與孤連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這里相當于一座,而在詞采上多一層單薄的意思。孤城在萬仞高山的襯托下,像一片落葉,顯得單薄。)
(4)指導朗讀本句,可以把一片孤城 和萬仞高山對比讀,讀出戍邊城堡的孤。
引導:孤城周圍除了高山,還有什么?
2、詩象:黃河
(1)讀讀這句詩,你的眼前浮現(xiàn)出了怎樣的畫面?
(2)回顧黃河入海流的觀察角度,了解本句詩的視角:逆著黃河流向,自下而上遠眺黃河。
(3)遼闊的高原上,黃河奔騰而來,遠遠向西望去,好像是從白云中流出來的。
閉上眼睛想象一下,從白云中流出來的黃河像 。(想象練說,引導學生用比喻句表達)
(4)你能用哪些詞語來形容這條黃河?
(5)指導朗讀:讓我們讀出黃河的源遠流長,讀出黃河奔騰萬里的氣勢。
3、深化孤城的意境。
巍巍高山、滾滾黃河,荒涼的地理環(huán)境,更加襯托了這座戍邊城堡的孤!僅僅是城孤孤單單嗎?(守城將士的心更是孤獨的)與其說城孤,不如說人孤、心孤、情孤??!
4、帶著我們的感覺,自由讀兩句,讀出古詩的意境。
預設二:學生對怨的感悟。
1、感悟楊柳的雙關。
(1)理解怨,思考:埋怨楊柳什么?(不發(fā)芽)為什么楊柳不發(fā)芽呢?――春風不度玉門關!春風吹不到,楊柳自然不會發(fā)芽。戰(zhàn)士們是多么盼望見到春風輕拂,楊柳吐綠?。康谶@茫茫高原,那只是奢望。埋怨楊柳有用嗎?所以作者說讀后兩句
(2)楊柳在這里還有另外一層意思。指的是戰(zhàn)士吹奏的是《折楊柳》曲子。介紹古人臨別折柳相贈的風俗。
(3)在古詩中,有許多詩句都提到了折柳風俗。(課件出示:出示跟楊柳有關的一些詩句,讓學生和老師輕聲誦讀。)
長安陌上無窮樹,惟有垂楊管別離。――唐劉禹錫《楊柳枝詞》
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隋代無名氏《送別》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4)當戍邊將士聽到羌笛吹奏的悲涼的折楊曲時,會是怎樣的心情?理解后兩句的意思。
(5)指導讀后兩句。
2、感悟春風 的深意。
春風,表面指的是自然界的風。它另一種意思即是朝廷的恩惠和關心。戍邊將士們盼望著朝廷早點讓他們回家,可是,春風不度玉門關,朝廷似乎忘記了他們的存在,根本不顧他們的死活。很多將士魂歸關外。
3、拓展:有關描寫戰(zhàn)爭的詩句。輕聲地跟老師一起讀。(配哀傷的樂曲)
年年戰(zhàn)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
――唐李頎《古從軍行》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晚唐曹松《已亥歲二首》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
――陳陶《隴西行》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王翰《涼州詞》
4、 激情創(chuàng)境,配樂齊讀古詩。
【設計意圖:根據學生的初讀感悟,以情為突破口,以孤城為主要意象,引導學生體會邊塞的荒涼地理環(huán)境,感悟戍卒的離愁別恨。以讀為依托,引導學生品讀感悟,進入古詩的情境,感悟詩人的情感。以一首帶動多首古詩進行教學,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古詩,同時深化了古詩的內涵,讓學生在陶冶情操的同時也積淀了古詩的文化底蘊。】
四、情感渲染,拓展運用
1、寫話練習:羌笛發(fā)出的悲切之音,讓將士黯然淚下。如果他家有年邁的父母,如果他已經有了妻兒,他會對父母妻兒說些什么?請你任選一種角色,寫一寫戍邊將士的心里話。(寫好后交流)
2、親人們能聽到他的訴說嗎?將士們只好把滔滔的思念寄托在幽幽的羌笛聲里,含淚回憶那依依惜別的情景!有感情背誦《涼州詞》。
3、結課升華:連年的戰(zhàn)爭,長年的戍邊,毀掉了原本幸福的家庭。戰(zhàn)爭帶給人們多少苦難?。∽屛覀兎磳?zhàn)爭,維護和平,讓天下所有的家庭幸福安寧!
【設計意圖:充分挖掘文本內涵,引導學生寫一寫戍邊將士的心里話,學生情之所至,定會言之有物,讀寫結合,對學生進行扎實的語言文字訓練。深化古詩內涵,將立意提升至反對戰(zhàn)爭,維護和平,賦予了古詩新意?!?/p>
五、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課文。
2.積累其它的邊塞詩。
板書設計:
涼州詞
唐王之渙
一片城 孤 萬仞山
羌笛 怨 楊柳
38、五年級上冊21課古詩詞三首之山居秋暝教案教學設計
五年級上冊21課古詩詞三首之山居秋暝教案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了解作者,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通過合作與交流,體會詩句中的靜態(tài)描寫和動態(tài)描寫,想象詩歌描繪的景象。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悟王維詩歌中流露出來的隱逸傾向,培養(yǎng)熱愛自然的生活情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習作者詩歌動靜結合的寫作手法,想象詩歌意境。
教學難點:培養(yǎng)熱愛自然的生活情趣。
三、詩詞導入
提問學生:說一說你知道哪些田園詩歌?(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進而引出古詩《山居秋暝》。
四、初讀
1.題目:《山居秋暝》怎么理解?(詩人在山中居住時所看到的秋天傍晚時的景色)
2.知作者:王維,字摩詰,人稱詩佛,唐代山水田園詩人。
3.點名讀,指導朗讀節(jié)奏。
五、析讀
以小組為單位,合作討論:這首詩中描繪了哪些畫面?
(一)雨后秋山圖
1.你從哪句詩體會到的?(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2.首聯(lián)寫出了什么樣的意境呢?(山雨初霽,萬物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氣清新,景色美妙)
3.這給全詩創(chuàng)造了一個怎樣的環(huán)境?(創(chuàng)造了一個寂靜,清新,幽雅的環(huán)境)
4.指導朗讀,讀出詩人的淡雅。
(二)明月清泉圖
1.頷聯(lián)都寫了哪些景物?(明月、松、清泉、石)
2.這兩句詩你怎么理解?(皎皎明月從松隙間灑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流淌)
3.試著想象,詩人在這樣的優(yōu)美景色中會聽到什么?(聽到淙淙的流水聲,晚歸的鳥鳴聲)
4.配樂朗讀,讀出幽靜。
(三)浣女漁舟圖
1.這里具體寫了哪些景?(竹、蓮、浣女、漁舟)2.頸聯(lián)寫得十分熱鬧,這與作者要創(chuàng)造一個寂靜,清新,幽雅的環(huán)境是否相矛盾?(不矛盾)
3.你能試著說明原因嗎?(寫浣女、漁舟的熱鬧,正是為了烘托出山村環(huán)境的寂靜、清幽)
六、品讀
這首詩讓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詩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里有動有靜,動靜結合,以動襯靜)
七、小結作業(yè)
作業(yè):將詩中描繪的景色用手中的筆畫出來。
八、板書設計(略)
39、五年級上冊12課古詩三首之題臨安邸說課稿課案教學設計
五年級上冊12課古詩三首之題臨安邸說課稿課案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題臨安邸》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內容。本詩是宋代詩人林升題寫在臨安一家旅店墻壁上的詩,作者先通過山、樓兩個疊詞的運用,讓鱗次櫛比的亭臺樓閣,重重疊疊的青山,彷佛出現(xiàn)在眼前,給人以美好的感受。但是面對國家大好河山被金人踐踏,南宋官員卻不思故土,詩人的憤怒之情躍然紙上西湖歌舞幾時休?而暖風熏得游人醉中,暖風一語雙關,不但介紹了當時的自然春風,又指出了當時的淫靡之風;游人在這里不是指一般游客,而是特指那些忘了國難、茍且偷安、尋歡作樂的南宋權貴。最后以只把杭州作汴州結尾,諷刺了南宋權貴們忘記了自己的國家正處于為難之中,被淫靡之風熏得紙醉金迷,醉生夢死,茍且偷安,更表達出詩人強烈的愛國情感。
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已有較好的古詩學習基礎,對古詩有一定的學習熱情。他們能借助注釋、工具書、想象畫面等多種方法來讀懂古詩的大意,但由思悟,在學生充分閱讀思考、質疑的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來了解一段歷史,感悟一種民族情懷,帶領學生充分學習。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文,讀出古詩的韻律美。
2.引導學生借助圖片和注釋理解詩句意思及詩中蘊含的情感。
3.感受詩人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方法與策略:
1.借助教材注釋,結合課內外資料,通過獨立自主地學習,正確理解古詩的大概意思。
2.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體會情景,合理想象,感受詩歌的情緒和意境,感悟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并受到心靈的熏陶。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文,讀出古詩的韻律美。
2.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感悟歷史背景,體會詩人的情感。
教學準備:白板課件
教學過程:
一、了解一座城市
1.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你們都去過哪些地方呢,能否把印象最深的一處介紹給大家呢?
(生自由發(fā)言。)
2.下面老師也給大家推薦一個地方,請看大屏幕。
(播放杭州宣傳片)
3.這是哪里?覺得怎么樣呢?
(生自由發(fā)言。)
4.你們用了最簡單最簡約的一個詞來表達對這座城的印象,其實啊,單單一個美字不足以評價這座城,俗話說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上牒贾菰谌藗冃闹械牡胤绞切U高的,自古以來,多少文人墨客都為它寫下過濃濃的一筆。比如說
(出示描寫杭州的名句)
5.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關于杭州的詩,它的名字叫《題臨安邸》。
(板書課題,指導臨和邸字)
(生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教師運用談話的方式引出杭州,并利用視頻讓學生感受杭州城的繁華,不但提高了學生學習本文的興趣,還為學習詩意以及領悟詩情做出了很好的鋪墊。】
二、學會一首古詩
1.大家看這個題字,我們在四年級曾經學過一首關于題字的詩。
(齊背《題西林壁》)
2.揭示詩題。
3.出示詩文,提出要求:用喜歡的方式讀讀這首詩,要求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
(生讀詩文)
4.誰能給大家讀一下?
(生展示讀,在讀好停頓的基礎上師指導讀長短音的技巧。)
【設計意圖:檢查學生預習效果,在多次朗讀中感受古詩的韻律美,進而為后面的詩文理解,與作者產生共鳴做好夯實的基礎?!?/p>
5.師:讀了這么多遍,你讀懂了嗎,透過這首詩,你仿佛看到了關于杭州的哪些畫面?
師板書山,樓,歌舞。
6.出示圖片。
何為山外青山?一座連著一座,此時此刻你能否想到一句符合畫面的詩句?
7.出示圖片。
(1).我們再看,樓是什么樣的樓?
(2).穿越到宋朝,透過這些樓,你感受到了一座怎樣的城市?
(3).人們在這座繁華的城市里干什么呢?
(4). 此城,此風,此景,此歌舞給游人怎樣的感受呢?
生:暖風熏得游人醉。
8.是香風吹到我們的面頰上讓我們陶醉了嗎?
生:是美酒。
生:是美景。
生:是繁華的城市。
生:是美女。
生:是這種生活狀態(tài)。
生: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借助注釋理解詩句的能力,透過圖片,文字去探索詩中更深刻的內涵。】
三、記住一段歷史
1.再看這首詩,題目提到了一座城臨安,詩文寫了一座城杭州,貌似文不對題??!其實這里有一段屈辱的歷史。
(師講解杭州的歷史以及臨安的名字由來)
(播放短片)
2.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暖風熏得游人醉中的游人僅僅只指到杭州游玩的游客嗎?
(指當時居住在杭州城里的人們。指當時的朝廷里的官員們。指當朝的皇帝。)
3.那么這個醉字貌似有了另一層含義?
(指當時杭州從上到下的一種生活狀態(tài)。紙醉金迷的生活風氣,茍且偷生的生活風氣,不思復國的生活狀態(tài))
【設計意圖:通過寫作背景,了解南宋權貴們不思復國,茍且偷安,進而去感受詩人憂國憂民的偉大愛國情懷?!?/p>
四、認識一位詩人
1.這一切,被一個人看到了,他就是林升,也就有了這首傳世千古的古詩《題臨安邸》。(生齊讀詩文。)
2.假如你是林升,你想說些什么嗎?
生:杭州的人們,醒醒吧,我們應該停止這種生活,要發(fā)奮圖強,去收復舊山河。
3.所以說詩人寫出了三個字幾時休?
(師板書)
4.當林升看到杭州城里的人們沉迷于這種安于現(xiàn)狀的生活,發(fā)出了感嘆。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5.當林升看到南宋小朝廷不思復國,一味的求和,用文字做出了這樣的諷刺。
(暖風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做汴州。)
6.林升擔心這樣長此下去,這個羸弱的小朝廷又能堅持多久呢?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設計意圖:通過再讀詩文,達到讀者與文本共鳴,與作者共鳴,感受詩人憂國憂民的偉大愛國情懷?!?/p>
五、傳承一種精神
1.西湖歌舞幾時休?直把杭州作汴州。同學們,我們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延續(xù)了五千年,那是因為我們華夏子孫有著一種氣節(jié),每當國難當頭的時候,總會有些愛國之士站出來,宋代也如此,林升只是其中之一。
(出示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2.是啊,盼了一年又一年,宋朝的軍隊怎么還不回來收復失地呢,最后等到了白發(fā)蒼蒼,久臥病床,將死之時帶著遺憾寫下了
(出示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3.林升的擔憂成了現(xiàn)實,茍且偷生只換來了短暫的安定,臨安府后來被攻破了,南宋亡國了,愛國詩人文天祥誓死不降,臨死前寫下了
(出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同學們,今天我們通過一首詩了解了一座城市,一段歷史,一位詩人,知道了國家強大的重要性,我們要好好學習,長大了報效祖國,絕對不能讓歷史重演。最后我們以齊誦的方式致敬林升!
(生齊誦《題臨安邸》)
【設計意圖:通過拓展,進一步感受詩人們的愛國情懷,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們的愛國主義情感?!?/p>
板書設計:
題臨安邸
山 樓
歌 舞 幾時休
權貴 醉生夢死 林升 憂國憂民
暖 風 游人醉
杭 州
作業(yè)設計:
1.背誦并默寫《題臨安邸》。
2.收集描寫西湖的古詩,互相交流。
40、五年級上冊21課古詩詞三首之長相思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五年級上冊21課古詩詞三首之長相思說課稿課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
1、通過創(chuàng)設的情境,更好地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詞中的意境和詩人所表達的感情。
2.能字正腔圓、有板有眼地誦讀《長相思》,進一步感受詞的抒情韻律。
3.了解風一更,雪一更的對仗手法,感受更在古典詩詞中的特殊情味。
過程與方法
利用課文插圖、音樂渲染、多樣化朗讀和邊讀邊想象等方法來完成對詞的理解和感悟。
情感和態(tài)度
體驗詩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園的矛盾心情,感悟詩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體味故園的文化意蘊。
【教學重點】
在想象、質疑和情境誦讀中,體驗詩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園的矛盾心情,感悟詩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學難點】
在移情想象中建構故園的豐富意象,體味故園的文化意蘊。
【教學準備】
教師制作《長相思》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借助注釋,初讀詞意
(一)導入
我們已經學習了第五課的前兩首古詩,在王安石的眼中,鄉(xiāng)愁是那一片吹綠了江南岸的春風;而到了張籍的筆下,鄉(xiāng)愁又成了一封意猶未盡的家書。那么,在納蘭性德的心中,鄉(xiāng)愁又是什么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板書課題)
(二)作者簡介
(三) 初讀《長相思》
1.一讀 讀準音
請同學們將《長相思》讀兩遍,注意讀準字音
(學生自由讀文)
正音:哪位同學愿意讀(指讀)
生字正音,形近字練習
2.二讀 品節(jié)奏 (讀出長句子中的停頓)
請同學們將《長相思》再讀兩遍,請讀出長句中的停頓,看誰能讀出好聽的節(jié)奏。
請同學們到白板上標注出應該如何斷句。
3.三讀 找不同
同學們讀的很準,也讀出了好聽的節(jié)奏,老師還要請同學們將《長相思》再讀兩遍,這次請你找一找這首《長相思》和前兩首古詩有什么不同。
《長相思》和《憶江南》都是詞,請大家再觀察,兩首詞在結構上又有什么不同。
師小結詞的概念分類 特點
二、品讀感悟 理解詞義
(一)四讀 知上闋
1.師:帶著這些印象和感覺,默讀《長相思》的上闋,結合書中的插圖,和書中的注釋想想這上闋大概講了怎樣的意思。
讀后討論:作者的身曾在何處?你們是從哪兒讀出來的?
(學生自學 討論 )
2.匯報 :曾經身處山上 身處水中身處山海關 身處軍營
師:這里站著好多位同學。作者的身在哪兒?這些站著的同學就是作者的身經過的點,他經過了崇山峻嶺,他經過了小河大川,他經過了山海關外,他經過了軍營的帳篷,他還經過了許許多多的地方,這就是作者身在何方。一句話,作者身在征途上。
(板書:身在征途)
師小結;
是啊,他怎會輕視離別?為了朝廷為了國家他不得不離,好男兒愛故園,更要愛家鄉(xiāng),納蘭性德將自己對故園的無限思念和依戀寫進了這首感人肺腑的《長相思》,《長相思》中有離愁,也有男兒為家為國建功立業(yè)的豪情壯志!
師引: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 生讀:長相思。
師引:風一更,雪一更,更更喚醒── 生讀:長相思。
師引:愛故園,愛祖國,字字化作── 生讀:長相思。
41、六年級上冊第三課古詩詞三首之宿建德江說課稿
六年級上冊第三課古詩詞三首之宿建德江說課稿
開場白: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是參加面試的8號考生,我說課的題目是《宿建德江》。接下來我將從七大板塊開始我的說課。
一、縱橫聯(lián)系,說教材
《宿建德江》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古詩詞三首》中的一首詩,本組以走進大自然為專題展開,全詩圍繞愁字,通過刻畫秋江暮色,展現(xiàn)了詩人落第而歸,仕途無望的哀愁,而暮靄曠野使詩人舊愁更添新愁。本文在本單元起著深化主題的作用。
二、聯(lián)系實際,說學情
古詩教學重在想象,品讀,悟情。六年級的學生對本詩愁不難把握,因此,教師需要在學生自主感悟的基礎上引導交流,利用媒體等巧妙點撥,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融情入景。
三、有機整合,說目標
知識與能力:正確讀寫生字詞德、渚,理解詩文意思。
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與體會,感受詩歌意境,想象詩歌描繪的畫面。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會詩人的憂愁和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
四、一課一得,說重點
我將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
教學難點:深入體會情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五、立足發(fā)展,說方法
針對詩詞韻律感強的特點,教法上我采取以讀代講、以讀促悟;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再加上教師在疑難處進行點播,經歷了讀、思、議、品、再讀的過程,深入文本,實現(xiàn)言意共生。
六、優(yōu)化教學說過程
紙上得來終覺淺,接下來,我將從五個環(huán)節(jié)展示我的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隨風潛入夜之詩詞引境
上課伊始,伴隨教師的導入:同學們,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留下了思鄉(xiāng)的佳作。如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滿目皆富有色彩感和動感的江南春景。又如舉頭望明月月是故鄉(xiāng)明等,月成為思鄉(xiāng)的寄托。還有哪些喜歡的詩句呢?鼓勵學生分享思鄉(xiāng)詩句,順勢引入《宿建德江》。詩詞串燒,動人的旋律,挑起學生記憶深處的心弦,為融情入景做好鋪墊。
環(huán)節(jié)二:潤物細無聲之感知韻律
首先,檢查預習。明確宿建德江即:夜晚停舟靠岸留宿在建德江邊。隨后學生交流孟浩然寫作相關背景,培養(yǎng)預習和查找資料的好習慣。接著,教師范讀。提示學生注意每個字的讀音,聽清古詩的停頓與節(jié)奏。隨后,學生自由地朗讀,先做到讀準、讀到位,并逐漸讀出停頓和節(jié)奏。讀畢,同桌互相檢查自學情況,我會巡視課堂,相機提供幫助。在學生嘗試挑戰(zhàn)初讀古詩時,適時對學生易讀錯的字詞進行強調。如停泊的讀音。緊接著,指名讀,男女合作,小組賽讀等多種方式在讀中初步想象畫面。這樣讓學生監(jiān)督、幫助學生,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
環(huán)節(jié)三:春種一粒粟之融情入景
反復地朗讀是品詞析句的前提,而批注則是我對話文本的法寶。
我會請學生小組合作交流討論:你最喜歡的詩句是什么?它如何打動你?在旁邊做好批注。我預設學生會分享如下觸動心靈點:
觸動點一:夜泊添愁聚焦詩句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對于此:
首先,配合多媒體背景音樂,我適時范讀此句,學生閉眼想象。隨即,請學生結合插圖,描述腦海中構思的畫面。在其闡述的過程中,提示結合注釋等明確煙渚即煙霧迷蒙的小洲,緊扣日暮這個時間點,出示相應背景圖,營造煙霧繚繞黃昏之氣氛,引導學生感受出孤單、凄涼之感,順勢指導朗讀,以讀帶領學生初步入境,其次,在入情入境的朗讀中,從日暮客愁新中抓住愁這個關鍵字。學生容易發(fā)現(xiàn)愁新也即新愁,進而通過聯(lián)系語境、結合背景明確是周遭的環(huán)境觸動了詩人對家鄉(xiāng)的思念,我相機抓住客這個字,提示學生聯(lián)系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對比朗讀,想象詩人心境,配合語用,從中更深刻地感受身處異鄉(xiāng),詩人自詡為客的愁緒和無奈。最后,指導學生朗讀,讀中感受詩人滿腔愁緒。
觸動點二:以景抒愁聚焦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诖耍?/p>
一方面,出示江邊、原野、小船一系列的圖片,指引學生結合前面讀詩的方法,聲情并茂地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這一畫面。并創(chuàng)設情境,學生可以設身處地想象如果是自己,處于獨自留宿江邊的哀愁,如臨其境,聯(lián)系實際對比居家的溫馨和幸福。進而鼓勵學生將所思、所想表達出來,與詩人產生共鳴。另一方面,在畫面欣賞的基礎上,在朗讀中抓住低和曠以及江和清這兩組詞,引導學生聯(lián)系全詩愁的基調,明確二者相互映襯與依存的關系。隨后,發(fā)散思維,圍繞月這個意象,調動學生的想象和體驗,進而明確詩人借倒映在水中的月亮與人親近的景象,抒發(fā)內心的思鄉(xiāng)和羈旅之愁。緊接著,小組讀男女賽讀等多種方式,在讀中體會擬人、對比促進情感抒發(fā)的精妙。升華體驗。
環(huán)節(jié)四、秋收萬顆子之拓展品情
出示其他思鄉(xiāng)類的詩,與本詩對比異同,鞏固學詩的方法,提高詩歌閱讀能力。并請學生跟著配樂,將自己想象成詩人,邊讀邊與詩人對話。
這樣層層深入的設計引導學生入境釋意,從而真正提高詩詞鑒賞能力。
環(huán)節(jié)五:千樹萬樹梨花開之總結延伸
課的最后,學生匯報本課的收獲,我予以補充,并請學生課下結合本詞的內容,用簡筆畫將其表示出來。
七、畫龍點睛,說板書
結束語:各位評委老師,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感謝各位評委老師的耐心傾聽。請問,我需要擦黑板嗎?
42、六年級上冊22課文言文二則之伯牙鼓琴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六年級上冊22課文言文二則之伯牙鼓琴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我說課的內容是六年級上《伯牙鼓琴》這篇文言文,講述了一個千古流傳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伯牙與鐘子期的真摯情誼讓人感動。本文行文簡潔流暢,只有百余字。
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借助注釋了解文言文的大意;二是感受朋友間相互理解的純真友情。本文教學的重點放在全文的重點字詞理解和全文的翻譯,并在此基礎上記誦積累。教學難點在于讓學生體會伯牙、子期之間真摯的友情。
二、分析學生特點:
到現(xiàn)在為止,學生已經接觸過不少文言文,他們已初步掌握了通過多讀、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讀懂文言文的學習方法。雖然有部分學生的基礎較差,但是他們的學習能力還是很強的,教師教會他們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后讓他們自學,有助于培養(yǎng)他們的自學能力。至于課文所包含的人文內涵學生未必能深入理解,只要讓他們有所體會就可以了。
三、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2.根據注釋和輔助資料理解詞句意思,分小組合作翻譯全文。
3.感受伯牙和鐘子期之間真摯的友情。
1.重點:學生能憑借注釋和工具書讀通、讀懂課文內容,在此基礎上記誦積累。
2.難點:感受朋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純真友情。
四、教學理念:
新課標對文言文教學的要求是讓學生吸收祖國語言文化的珍貴遺產,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另外,新課標提出的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以指導為主的教學理念,因此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學習的效果是比較好的。而老師在這個過程中,只是一個組織者,而不是主導者,因此我把全班同學分為了八個小組,每個小組6個同學。
在講述第七單元文言文的時候,我嘗試著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來上課。然后為每個小組預設好具體的任務,并把每個任務的要求寫在一張紙上,讓各個小組抽簽。而這些任務就是文言文學習的過程和方法,而重點就放在了字詞意義的理解和全文的翻譯。任務當中有簡單的,有的是課本注解找不到的,這樣適當?shù)亟o他們一些有難度的題目,會讓學生覺得有挑戰(zhàn)性。第一課時主要是讓學生合作完成任務,并讓他們舉手請求老師的幫忙;第二課時主要是匯報他們學習的成果。
五、教學準備:學生完成的學習任務、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播放《高山流水》水墨動畫,這個動畫只有三分多鐘,大致講述的是伯牙和鐘子期兩人相遇到相知的過程。可以作為學生學習本文的一個輔助資料,又可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導入本節(jié)課的內容。
(二)朗讀課文
1.先讓學生自由朗讀,并根據自己的理解讀準課文節(jié)奏,讀出感情。
2.師范讀,學生齊讀,引導學生感受文言文的節(jié)奏和韻味,在讀正確的基礎上讀流暢。
重點指導難句: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三)小組合作,完成學習任務
我為每個小組設定好了他們要完成的任務,有了明確的題目和要求,學生自學起來就有了目的性。從題解、文章出處的簡介,到重點字義的解釋,每一句話得翻譯,再到涉及本文的相關問題,文章寓意等,都由學生通過合作自主學習。
而在他們匯報學習成果的過程中,有的字義理解或句子翻譯會出現(xiàn)錯誤,這時讓學生自己去判斷、討論、解決,而老師就作為一個助手幫他們做出一些補充說明。
此外,我會適當穿插一些問題讓他們思考和解決。而在本課,由于課文中有一些文言虛詞是他們沒有接觸過的,例如哉兮夫這些詞語,尤其是語氣詞,對文章的感情抒發(fā)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借此可以指導他們的朗讀;此外,在此基礎上,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語言的拓展和運用,例如形容山高的峨峨兮形容水勢盛大的洋洋兮可以換成其他詞,再為他們創(chuàng)設伯牙鼓琴的情境,讓學生仿造句式完成句子。
最后,把每個小組提出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挑選一些有代表性的展示出來,讓學生共同解決。
(四)學生質疑,共同探討
在學習的過程中,由各小組提出問題;并讓全班共同解決問題,老師作點撥。
1.伯牙和子期是怎么相遇認識的?
(師適當補充伯牙和鐘子期相遇相知的背景資料)
2.為什么題目是《伯牙善鼓琴》,而寫得更多的是鐘子期?
3.何是知音?何是知己?兩者是否一樣?
有一個小組提到,為什么題目是《伯牙善鼓琴》,而文中多次寫鐘子期。通過這個題目的解答,可以讓學生拓展一些文言知識,通過舉例子讓學生知道有一些篇目是沒有題目的,而后人在整理編輯的時候常常用文章的首句作為題目,例如《論語》中的《學而篇》,還有《古詩十九首》中的《迢迢牽牛星》等。而還有一個小組提出知音和知己有何不同,雖然這個問題似乎有點咬文嚼字和鉆牛角尖,但是通過補充一些資料對他們進行點撥,會讓課文起到升華主題的作用。
(五)教師總結
總結伯牙和鐘子期相遇相知的過程,引導學生體會二人之間的深厚情誼。
(六)課外拓展
讓學生收集有關知音知己的詩歌。
(七)布置作業(yè):背誦全文。
43、六年級上冊21課三黑和土地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六年級上冊21課三黑和土地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一、說教材
《三黑和土地》是部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一篇略讀課文。這是一首現(xiàn)代詩歌,描述了翻身農民三黑重獲土地的喜悅心情,對土地的無比熱愛之情,以及有了土地后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本文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總體寫出三黑得到土地后,視若珍寶、愛不釋手的情感。認真地侍弄土地:仔細地翻地,來回地耙地,把土地弄得非常松散,簡直像一張柔軟的床。非常適合種子在上面生長。第二部分介紹三黑把蕎麥種子播種到地里,看到麥苗的良好長勢,聽到地里的蟈蟈叫,想起心酸的童年生活,第三部分,展望未來,向往美好的生活。
二、說目標
1.教學目標
(1)訓練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2)掌握作者比喻的修辭手法。
(3)了解三黑對土地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2.重難點
(1)通過課文的學習,感受三黑對土地的熱愛之情和重獲土地的喜悅。
(2)想象文字描寫的景物,體會作者的感情,感受農民對土地的感情。
(3)通過理解重點詞語來體會詩人描繪的景物。
三、說教法
自主朗讀感悟法:要用好課文這個例,少分析,多揣摩,多感受,多體驗。教師引領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深入到文本的語言中,感受語言,熟悉語言,理解語言,借鑒語言。
情境教學法:借助多媒體提供,通過語言渲染等途徑,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感受文章內容,理解重點語句,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四、說教學過程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將安排兩課時來引導學生達到預設的教學目標
課時一分為5個環(huán)節(jié):
(一)師生談話,導入課題。
1.每個人都有非常喜歡和珍愛的東西,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農民三黑,看看他所珍愛的東西是什么?(板書課題:三黑和土地)
2.蘇金傘介,學生初步了解。
蘇金傘(1906-1997),原名蘇鶴田,河南睢縣人,是中國五四以來最杰出的詩人之一,1932年開始發(fā)表作品。1946年,《大公報》介紹蘇金傘時說,他的詩諷刺深刻得體,當世無第二人。
194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曾任河南省文聯(lián)第一屆主席,著有詩集《地層廠》、《窗外》、《鵓鴣鳥》、《蘇金傘詩選》、《蘇金傘詩文集》等。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A.初讀,解決字詞。
1.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識生字詞語,掃除字詞障礙。
2.出示詞語。
旱天 恨不得 土疙瘩 順溜 松散 麥籽 白霎霎 蕎麥 耙地 癢抓抓 蹚壞 閨女
3. 指名讀詞語,相機解釋詞語意思。
B.讀懂文意
1.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出感情。
邊讀邊想象作者所描繪的景物畫面,讀給同桌聽,兩人互相評價。
2.理清思路,把握詩歌的主要內容。
(1)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主要寫了農民三黑得到土地后,愛不釋手,認真侍弄土地,種上蕎麥,等到豐收。)
(2)課文可以分為幾個部分?請給每個部分加個標題。
第一部分:(1-6小節(jié))農民三黑有了土地,視若珍寶,把整個生命投入到土地上,翻地、耙地。標題:翻地耙地
第二部分:(7-12小節(jié))三黑把蕎麥種到地里,聽到蟈蟈叫,想起童年的生活。標題想起童年生活
第三部分:(13-15小節(jié))三黑展望美好的未來。
標題:展望未來
(板書:翻地、耙地 播種,蟈蟈和童年 展望未來)
(三)再讀課文,深入分析。
1.詩歌塑造了三黑怎樣的人物形象?(翻身做主人的老農民形象。)讀出最能打動你的地方,多讀幾遍,讀出自己的感受。
2.你最喜歡詩歌的哪些語句?圈點勾畫出自己喜歡的語句。想一想這些語句好在哪里?
(1)活像旱天的鵝,一見了水就連頭帶尾巴鉆進水里。
(2)地翻好,又耙了幾遍,耙得又平又順溜,看起來,好像婦女剛梳的頭。
以上兩個句子,都用到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農民見到土地比作旱天的鵝見到了水;把耙過的土地比作婦女剛梳的頭。
3.從來沒有睡過這么好的床是什么意思?
預設:這里的床是指翻過后耙平整的土地,很松散、很柔和。
預設:三黑太熱愛自己的土地,把整過的土地比作一張床,一張非常適合種子生長的溫暖的床。
4.讀了這篇課文,你對腳下的土地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也對土地產生了感情,非常熱愛它。)
(四)分組探討,體悟感情。
1.小組討論:這篇課文表達了三黑什么感情?
(學生結合課文討論,教師巡視)
2.學生反饋匯報,教師指導:
這首詩歌表達了重獲土地的農民喜悅心情以及對土地的無比熱愛和對未來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之情。(板書:熱愛土地 憧憬未來)
(五)總結全文。
1.自讀課文后,說說三黑是怎樣看待土地的?
(把土地看作一張床,一張非常適合莊稼生長的溫床。)
2.說一說你學到了什么?
(學習本文比喻、擬人的寫法)
五、說板書設計
翻地、耙地
三黑和土地 播種,蟈蟈和童年 熱愛土地,憧憬未來
展望未來
44、三上古詩三首贈劉景文課堂課文解析筆記
三上古詩三首贈劉景文課堂課文解析筆記
主要內容:
《贈劉景文》是詩人寫贈給好友劉景文的。詩人用高度概括的筆墨描繪了一幅殘秋的圖景:荷枯,菊敗,橙黃,橘綠,色彩鮮明,突出了秋天的特點。其中描寫菊花傲寒斗霜的氣慨,間接表達了對人的敬佩之情。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其文汪洋恣肆,豪邁奔放,與韓愈并稱韓潮蘇海。其詩題材廣闊,清新雄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 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
字詞解釋:
劉景文:劉季孫,字景文,工,時任兩浙兵馬都監(jiān),駐杭州。蘇軾視他為國士,曾上表推薦,并以詩歌唱酬往來。
荷盡:荷花枯萎,殘敗凋謝。 擎:舉,向上托。
雨蓋:詩中比喻荷葉舒展的樣子。 菊殘:菊花凋謝。
猶:仍然。 傲霜:不怕霜動寒冷,堅強不屈。
君:對對方的尊稱,相當于您。 須記:一定要記住。
正是:一作最是。
橙黃橘綠時:指橙子發(fā)黃、橘子將黃猶綠的時候,指農歷秋末冬初。
古詩大意:
荷花凋謝連那擎雨的荷葉也枯萎了,只有那開敗了菊花的花枝還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記住,最美景是在秋末初冬橙黃桔綠的時節(jié)啊。
詩文簡析:
1.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詩的前兩句寫景,抓住荷盡菊殘描繪出秋末冬初的蕭瑟景象。已無與猶有形成強烈對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2.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后兩句議景,揭示贈詩的目的。說明冬景雖然蕭瑟冷落,但也有碩果累累、成熟豐收的一面,而這一點恰恰是其他季節(jié)無法相比的。
重難點:
1.《贈劉景文》寫的是那個季節(jié)的景色?從哪里看出來?
《贈劉景文》寫的是那個秋末的景色,從荷盡荷花凋謝,菊殘菊花開敗可以看出來。
2.這首詩明明描寫的是秋天的景色,為什么題目是《贈劉景文》呢?
這首詩其實是通過描寫景物來抒發(fā)情感的,這種方法叫作借景抒情。詩人抓住荷盡菊殘等景物描繪了秋末的蕭瑟景象,在景物中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自然引出贈詩的目的說明秋景雖然蕭瑟景象,但也有碩果累累、成熟豐收的一面,而這一點恰恰是其他季節(jié)無法相比的。詩人這樣寫,用來比喻人到壯年,雖青春已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所為的黃金階段,從而勉勵朋友珍惜這大好時光,希望他能樂觀向上、努力不懈。所以題目是《贈劉景文》。
- 紅潤的反義詞
- 二年級下冊語文古詩二首字詞解釋
- 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練習四》 1.螞蟻沿圖形的邊線走一圈,請將它們走的路線描出來。
- 三年級上冊那一定會很好課堂筆記課堂筆記之課文主題思想
- 四年級語文上冊23課梅蘭芳蓄須讀后感
- 四年級上冊爬山虎的腳課堂筆記
- 太陽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 自相矛盾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來說一說
-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詩句是什么意思
- 雨點兒全部的生字拼音詞語怎么寫
- 四下語文古詩詞三首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生字組詞
- 富饒的西沙群島課堂課文解析筆記
- 一年級語文下12課古詩二首池上詞句復習筆記
- 公司勞務合同樣本
- 修繕修理合同范本
- 公園秋色
- 2030年的水果
- 小娃娃魚
- 游萬綠湖
- 有用的護欄
- 大班社會教案《有趣的指紋》反思
- 幼兒園教案大班體育活動狼與三只小豬反思
- 中班社會活動教案《逛公園》反思
- 宣傳膳食營養(yǎng)補充劑的朋友圈文案32句
- 游戲家族名字統(tǒng)一格式的315個
- 三年級上冊課文4古詩三首之之贈劉景文評課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 三年級上冊課文4古詩三首之山行說課稿教案教學反思
- 五年級上冊12課古詩三首之題臨安邸說課稿課案教學設計
- 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4古詩三首之贈劉景文課堂筆記課后生字組詞
- 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4古詩三首之贈劉景文課堂筆記本課知識點
- 五年級上冊21課古詩詞三首之長相思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 四年級上冊21課古詩三首之出塞說課稿課案教學設計
- 五年級上冊12課古詩三首之己亥雜詩說課稿課案教學設計
- 五年級上冊21課古詩詞三首之楓橋夜泊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 二年級上冊課文8古詩二首登鸛雀樓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 二年級上冊課文19古詩二首夜宿山寺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與反思
- 三年級上冊課文2花的學校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與反思
- 三年級上冊課文11一塊奶酪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與反思
- 二年級上冊課文4曹沖稱象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與反思
- 三年級上冊17課古詩三首之飲湖上初晴后雨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 五年級上冊21課古詩詞三首之山居秋暝評課稿教學反思